『新闻背景』
哥伦比亚号失事
挑战者号失事
『发现号执行任务』
1.送粮:给国际空间站送去仪器和用品 2.拍照:对航天飞机某些敏感部位拍照 3.试验:太空行走更换空间站损坏零件 4.证明:NASA需要重新树立公众信心 >> 详细
『安全隐患和救援方案』
安全隐患: 1.未完全排除泡沫绝缘材料等在起飞时从外挂燃料箱脱落和撞击飞机的可能性; 2.没有采取充分措施加固航天飞机外壳以避免和减轻脱落碎片对飞机的损害; 3.不具备在太空对航天飞机进行紧急维修的可靠技术。>>> 详细
救援方案: 1.启用太空修补工具修补损坏的绝热瓦 2.宇航员避难国际空间站 3.“亚特兰蒂斯”号升空接人 >> 详细
『焦点人物』
此次临危受命指挥“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的,正是美国第一位女机长艾琳·柯林斯。>> 详情 三人来自军方
8月3日,任务专家史蒂芬-罗宾逊将对发现号腹部的凸起进行维修,此举将开创航天飞行历史的新篇章。>> 详情
发现号9日安全着陆 美国人眼中的发现号
北京时间19:06发现号点燃制动火箭,开始减速和下降,脱离轨道,大约25分钟后进入返航的最危险阶段:穿越大气层。20:12在爱德华兹安全着陆。[评论][调查][图集]
视频:着陆前5分钟 通过防热关5分钟 NASA新闻发布会
·评论:美国掀科学与政治之争 继续前进仍要迈两道坎 ·发现号让美国发现了什么 看到航天飞机继续起飞的希望 ·航天飞机老了 让人担惊受怕 着陆渗透着人文精神力量
·分析:泡沫问题一时难解决 9月不可能再发射航天飞机 ·发现号着陆也难逃停飞命运 新一代载人航天器呼之欲出 ·发现号并未解决航天飞机的困境 隔热瓦为何是罪魁祸首
>>全程回放
·8月09日 20:12 发现号在爱德华兹安全着陆 ·8月08日 15:53 发现号着陆时间被推24小时 ·8月06日 15:24 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顺利脱离 ·8月03日 16:48 第三次太空行走:太空维修 ·8月01日 16:42 第二次太空行走:更换陀螺仪 ·7月30日 17:46 第一次太空行走:隔热瓦实验 ·7月28日 19:18 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7月26日 22:39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 ·7月21日 08:40 NASA宣布发现号7月26日恢复发射 ·7月14日 01:39 NASA因技术故障延迟发现号发射
·朱毅麟教授9日聊发现号返航和着陆实录 视频 ·北大焦维新教授聊发现号着陆危险性实录 视频 ·李龙臣作客新浪聊航天飞机发展历程实录 视频 ·庞之浩聊太空行走 吴国兴、杨孝文聊修复 视频 ·北大焦维新教授聊发现号对接国际空间站 视频 ·庞之浩聊发现号隔热瓦脱落和美暂停发射 视频 ·登月宇航员、发现号前指令长新浪聊天实录 视频 ·朱毅麟院士作客新浪谈发现号为何推迟发射 视频 ·庞之浩、吴国兴聊发现号准备重返太空实录 视频
·我们更要清醒看待发现号复飞 渗透人文精神力量 ·航天飞机老了 让人担惊受怕 短期内复飞是必然 ·发现号之旅并未解决航天飞机困境 返航喜忧参半 ·吴国兴:发现号,一次承载人类航天前途的飞行 ·看到航天飞机继续起飞的希望 隔热瓦为何是祸首 ·航天霸主的现实之痛 美不会放弃月球和火星计划 ·绝热泡沫会引发美航天巨变? 隔热瓦为何是祸首 ·关系美航天局未来命运 美航天的未来全仗发现号
·接近地面 即将着陆 着陆瞬间 宇航员走出发现号 ·发现号宇航员拍的国际空间站全貌 飘在勤务舱 ·在发现号中舱工作 机组成员在轨道实验室里说笑 ·回转马达 受伤的合金巨鸟 完成第二次太空行走 ·发现号宇航员进行首次太空行走 日本宇航员自拍 ·远征11号宇航员摇铃欢迎远道而来的发现号宇航员 ·发现号连续两次碎片脱落 一只鸟可能撞击燃料箱 ·升空水中倒影 与燃料箱分离瞬间 飞行轨迹 尾迹
·视频:着陆前5分钟 进入大气层 准备对准跑道 ·视频:发现航天飞机25处损伤 成功安装陀螺仪 ·视频:太空行走准备 开始太空行走 隔热瓦实验 ·视频:希望年内再发射航天飞机 清除腹部凸起 ·视频: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将延长一天返航 ·视频:发现号面临考验 民众目睹发现号重返太空 ·视频:美宇航局新闻发布会 专家谈脱落碎片隐患 ·视频:录像显示发现号升空过程又有两碎片脱落 ·视频:发射前半小时 升空精彩4分钟 进入预轨道
专家访谈
观点聚焦
返航着陆
朱毅麟
焦维新
李龙臣
·连线专家李龙臣:看到航天飞机继续起飞的希望 ·发现号降落后难逃停飞命运 下一代将加速推出 ·杨孝文:美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全仗发现号这一降 ·杨孝文:发现号命悬一线 航天霸主的现实之痛 ·美宇航局不会因为发现号事件放弃月球火星计划 ·焦维新:美宇航局为何在三天时间内有大改变 ·杨孝文:绝热泡沫真的会引发美国航天巨变? ·庞之浩:发现号航天飞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杨孝文:发现号成功 布什将增加一块政治筹码 ·杨孝文:美宇航局新掌门用发现号点第一把火 ·颜亮:发现号没有失败理由 期待释放两年压抑 ·庞之浩:发现号需要技术保障也需要精神支持
太空行走
杨孝文 吴国兴
庞之浩
·新华网科技点评:航天飞机老了 让人担惊受怕 ·新华网分析:发现号之旅并未解决航天飞机困境 ·国际先驱导报:“发现”号让美国发现了什么 ·新民周刊:重拾太空探索信心 航天不能承受之重 ·第一财经:发现号深度撞击困境中的中国科普 ·江南时报:他们的一小步 人类的一大步 ·新华网科技点评:梦想使人类变得更加伟大 ·东方早报:隔热瓦脱落挑起NASA心理战 ·中国新闻周刊:发现号发射意义不亚于首次登月 ·新京报:美国航天飞机孤独飞行于后冷战时代 ·第一财经日报:发现号的升空与发现者的使命 ·《新科学家》:发现号的安全港无法保证绝对安全
发射之前和发射第二天
杜克 博尔登
吴国兴 庞之浩
·网友:发现号回来后勇士们应好好享受日常生活 ·网友:每一次探索都是全人类宝贵的财富 ·网友:亚特兰蒂斯号的绝热系统就不会损坏吗 ·网友:航天飞机可靠性在设计之初就存在问题 ·网友:缺乏华人支撑 美国航天是否后继无人 ·网友:美国载人太空飞行中的第一 ·网友:人类的发展应该是更广阔的宇宙空间 ·网友爱好者2004:航天飞机事业是不能不付代价的 ·网友:我们也可以从美国的成功里学到东西 ·网友:恭喜人家成功同时自己努力才是正常心态 ·网友:我为两次航天飞机惨剧震撼 ·网友:为女性从事科学探索的历史书写新的篇章 ·网友:美航天局带病发射开创了一个危险先例
发现号着陆前5分钟视频 发现号再次进入大气层 发现号安全通过防热关 发现号准备对准跑道 发现号航天飞机点火脱轨 发现号升空四分钟视频 清除发现号腹部两凸起 发现号绝热系统25处伤 安装新的空间站陀螺仪 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升空后美宇航局发布会 升空中又有两碎片脱落
你认为9月份亚特兰蒂斯号还应继续发射吗? 不应发射 可以发射
你认为航天飞机是安全的航天工具吗? 安全,还能用 不安全,要淘汰 不好说 你对航天飞机的未来有信心吗? 有信心 没信心
国际空间站档案 ·国际空间站由来 ·国际空间站组成 ·国际空间站结构 ·国际空间站建造 ·和平号空间站坠毁
『航天飞机纵览』
『推荐图书』』
向太空长征
太空漂流记
短信看新闻
专题策划与制作
雷永青 刘允
·轨道器 航天飞机的主体,形状像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人们往往把它称为“航天飞机”。轨道器能在轨道上运行7~30天,可重复使用100次以上。
·助推器 由两台平行安装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组成,位于轨道器双翼下、外燃料箱两侧,每台推力为1300吨。助推器工作结束后,溅落海上回收,可重复使用20次。
·外燃料箱 置于轨道器的机身下面,内装液体推进剂,供轨道器三台主发动机使用。它是航天飞机上唯一不可重复使用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