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他们的一小步 人类的一大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1日 10:12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本报记者 黄勇 王琦 通讯员 许钧 宋北辰 于媚 近期,有关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闻不断地充斥着人类的耳朵。先是“发现”号发射升空,接着,美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第十大行星”。虽然这一结果并未最终得到认可,但它仍然让人们着实兴奋了一把,毕竟人类离征服太空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而更让南京人感到幸福的是,曾经遨游于太空中的三位美国航天员真实地来到了他们的身边——— 讲述篇 三位美国航天员“登陆”南京 昨日,三位曾遨游太空的美国宇航员杜克、博尔登和杰米森“登陆”南京。在江苏省会议中心报告厅,他们为来自江苏100多所大中专学校优秀学生代表800余人“航天谈梦”,讲述了他们各自的太空故事。 杜克:太空漫步,“精灵”结婚戒指失而复得 1972年4月16至17日,杜克担任阿波罗16号飞船登月舱驾驶员执行了第5次载人登月飞行任务,这次任务是对月球上凹凸不平的笛卡儿高地的地貌和月面物质进行首次科学勘测和考察。当航天飞机飞到离地球2.5万公里的距离时,杜克眼前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地球,它就像宇宙中美丽的蓝白色宝石。 失重状态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体验,杜克一开始很不适应,他感觉就像是乘坐在一条浪尖漂泊的船上。几个小时过后,杜克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环境,便开始享受起这一段美妙的旅程。在地球上重达140公斤的宇航服到月球上只有25公斤,所以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轻易地做“袋鼠状”的跳跃,但切忌不要兴奋过头,因为在那里十分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 杜克炫耀地拿出他的结婚戒指,给大家讲述了他最得意的太空故事,一开始执行任务时戒指的悄然丢失让他沮丧了好久,连续寻找了几天,也没见着踪影。在返程前的最后一次太空漫步时,杜克惊奇地看到戒指在窗外滑过,他伸手去捞,却因速度太快没有“得逞”,正在失望之际,杜克发现,戒指竟然神奇地绕了回来,并轻轻撞击了他的后脑勺,杜克终于抓住了机会,就像抓精灵似地将戒指给“抢”了回来。 博尔登:睡觉时,将自己挂在天花板上 为了清楚地讲述升空时的情景,博尔登干脆请来了台下的一个小观众,让他做自己的“小模特”。“当电脑发出允许发射的信号时,作为指令长的我再做出发射指令,飞机会发出‘呜———’的震动声,就像这样”,他把小观众放在演讲台上一个劲地晃,并不断地在嘴中发出模仿的剧烈声响:“这段时间的震动让人的感受最不舒服,2分钟后飞机上的飞行器就会脱离,8分半钟之后震动解除,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太空,开始飘浮起来”,他又把小观众抱起来“摇荡”,伴随着形象的模拟,下面的观众在笑声中“了解”了宇航员升空的全过程。 当被问到在太空舱内是如何生活时,博尔登介绍,“在太空刷牙其实和在地面上差不多,只不过我们刷牙后的牙膏都是吐在纸上集中丢弃”;上厕所也很有意思,由于失重我们只能用绷带将自己绑在马桶上才能解决;在太空舱内,各种垃圾都要“精心收藏”,固体废物集中在箱子里,等回到地球后再处理,而液态废物就要装在罐子里;宇航员也要保证睡眠时间,想要睡觉时就把自己装进睡袋,挂在天花板上,在他的描述下,观众们都仿佛“进入”了太空舱生活。 杰米森:失去引力,蝌蚪像只无头的苍蝇 在太空舱中,操作员成了科学家的试验对象,梅·杰米森抓住一名成员的脚轻轻转动,那个人就在那里不停地旋转,或者是把一个人绑在健身器上让他不停运动,这是要研究人类在太空中保持健康的状况。而利用一次太空的失重环境,杰米森和她的合作者还制造出地球上做不出来的材料,半导体是由很多层的结构组成,而由于地球上有引力,很难把各种材料精确地合成,而在太空中则可以精确无误地做到这一切。 而梅·杰米森认为最有意思的试验是观察青蛙在太空中的繁殖,在失重的太空中,青蛙比在水中更加自由“游动”,蝌蚪则因为缺失引力而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器皿中四处乱转。带到太空的四个青蛙卵后来也成功发育长出了青蛙。这一成果无疑给人类将来在太空中繁衍提供了一种可能。 据悉,在昨天上午,三位美国客人查尔斯·杜克、查尔斯·博尔登、梅·杰米森,还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植下四棵名为“合欢”的中美航天交流纪念树,吊唁了坐落在紫金山北麓的航空烈士纪念碑。 行动篇 “发现”号宇航员开始太空行走 新华网莫斯科7月30日电 “发现”号航天飞机的两名宇航员于莫斯科时间30日13时46分(北京时间17时46分)开始进行太空行走,他们将检查航天飞机表面的绝热系统是否有损坏。 当天的太空行走比原计划推迟了大约1个小时,这是“发现”号此次太空飞行中宇航员首次进行太空行走。预计,此次太空行走将持续6个半小时。 由于“发现”号升空时燃料箱外的大块绝热泡沫材料脱落并有可能击中航天飞机,因而美国宇航员斯蒂芬·鲁宾逊和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将在太空行走中检查航天飞机表面绝热系统是否受损,并进行绝热瓦修复实验。此外,两名宇航员还将修复国际空间站外负责调整空间站飞行姿态的陀螺仪。 据美国宇航局驻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专家介绍,对航天飞机表面绝热系统的检查将有助于判断“发现”号是否适合返回地面。专家指出,29日宇航员利用摄像头进行的检查发现,航天飞机绝热瓦之间的隔热层有翘起。专家们将在最近两天对航天飞机机腹照片作出分析。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威胁宇航员安全,这次太空行走将使用新的行走模式。宇航员走入太空后,“发现”号舱门立即关闭,而宇航员则首先来到空间站美国舱段的“寻求”号闸舱外面并打开其舱门。在太空行走期间,万一出现意外情况,两名宇航员将通过呈打开状态的“寻求”号闸舱舱门返回空间站,而不是回到航天飞机。 按照计划,“发现”号上的宇航员还将在8月1日和3日进行两次太空行走,每次行走将持续约6个半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