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兴:发现号,一次承载人类航天前途的飞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1日 09:33 新京报 | |
![]() 人类航天前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美国新航天计划是在完成国际空间站组装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国际空间站没有组装完成,如果“发现”号这次飞行没有取得成功,美国的新航天计划就可能被推迟或受到严重影响。———吴国兴 在航天飞机的历史上有三次飞行特别引人瞩目:第一次是1981年4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航;第二次是1988年9月“挑战者”号失事后首次恢复飞行;第三次就是这次“发 有意思的是,1988年9月“挑战者”号失事后的首次恢复飞行也是由“发现”号来完成的。不过“挑战者”号失事后隔了32个月“发现”号才重飞,“哥伦比亚”号失事后仅隔了29个月,“发现”号就振翅重飞了。 在1988年9月的飞行中,“发现”号的任务是送一颗卫星上天,这显然是一次试验性飞行,因为送卫星上天,可以用航天飞机,也可以用运载火箭。但“发现”号这次的飞行任务,是不能用运载火箭替代的。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剩余的三架航天飞机全部停飞。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国际空间站上所有的人员运输和物资供应都由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和“进步”号货船来完成。由于飞船的运输能力有限,国际空间站上的人员由原来的3人减少到两人,空间站的物资也经常短缺。 “发现”号这次飞行的任务就是向国际空间站带去225公斤的食品,大量的消耗品和机械设备,和从空间站上带回来2.5吨的垃圾和废旧物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些垃圾和废旧物品已经快使航天员无立足之地了。 但是,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还是组装国际空间站。目前国际空间站才组装完一半,欧洲宇航局、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许多大型结构件都还没运上去。如果要将这些大型结构件全部运送上去,还需要航天飞机飞行28架次。 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按原计划是在2010年完成,也就是说,在今后5年内,航天飞机每年至少应飞行5架次。因此,如果“发现”号再次折翼,国际空间站就不能按期建成,甚至根本就建不成。 让美国人倍感沉重的是,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发起的国际性大型航天计划,美国宇航局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组装是一项国际义务。美国既然邀请俄罗斯、欧洲宇航局、日本和加拿大来参加,就必须兑现承诺,完成其承担的义务,否则它没法向这些国家交代。 2004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一项新的航天计划。新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先让航天飞机重新升空、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组装、然后到2010年让航天飞机全部退役。第二个目标是发展一种被称为“乘员探测飞行器”的新型载人航天器,以取代航天飞机,把6名航天员送上月球,然后经过改进还可以把人送上火星。 美国新航天计划是在完成国际空间站组装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国际空间站没有组装完成,如果“发现”号这次飞行没有取得成功,如果剩余的三架航天飞机一直停飞或提前退役,美国的新航天计划就可能被推迟或受到严重影响。 航天飞机有光辉的历史,也有令人心痛的记录。两次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不仅使美国人对它丧失了信心,也使美国作为航天大国的地位受到怀疑。如果“发现”号这次飞行成功,美国人的信心和美国航天大国的地位都将得到重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教授 吴国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