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专题 > 正文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建造过程和基本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13:13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报道,1983年,“发现号”航天飞机(代号OV-103)首次进驻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该型号飞机是美国第三架实际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飞机。

  1984年8月30日,在经过严格的测试与检查后,“发现号”航天飞机首次发射升空,执行代号为41-D的任务,将3颗通讯卫星送上了太空。

  自1984年投入使用后,“发现号”航天飞机共成功地执行了30多次发射任务,其发射次数比航空航天局其它型号的飞机要多很多。与其它航天飞机一样,“发现号”自问世以来,历经多次大幅度的修理与调查。最近一次的修整是在2002年,主要工作是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完成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共进行了99次升级及88次特别测试,这些新的改动使得太空飞行变得更加安全。

  由于连续两次成功的完成返回式太空飞行,“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航空航天局确立了显赫的地位。1988年,“发现号”航天飞机执行代号为STS-26的飞行任务,不久,它又搭载航天员返回国际太空站。

  之所以选择“发现号”作为航天飞机的名称,主要是根据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探险船的名称而来的。17世纪早期,探险者的先驱人物亨利-胡德森在胡德森湾进行探险活动,希望在大西洋的西北部找到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当时他使用的船只名称就是“发现号”。

  18世纪70年代,英国探险家杰姆斯-库克再次乘坐“发现号”船,在南太平洋附近从事探险活动,最后发现了夏威夷群岛。另外,英国皇家地理协会在北级及大西洋地区探险时,使用船只的名称也是“发现号”。

  在多年的飞行生涯中,“发现号”航天飞机多次将人造卫星及太空仓等送到预定位置,同时还执行了无数次的科学实验。“发现号”航天飞机投入使用后,美国航空航天局在总结“企业号”、“哥伦比亚号”及“挑战者”经验的基础上,多次对它进行改造与升级。正式投入使用后,“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总重量比“哥伦比亚号”轻了约3120公斤,其空重为68,744公斤,加装3部发动机后总重为77,634公斤。

  1995年秋天,“发现号”航天飞机首次在加尼福利亚的棕榈谷进行升级,加装了低温贮罐及外部气囊以执行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任务。只到1996年6月,一架经过改装的波音747型飞机才将“发现号”航天飞机运回肯尼迪航天中心。

  以下是“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整个建造过程:

  1979年1月29日,与制造商签署建造合同。

  1979年8月24日,开始设计制造航天员生活仓。

  1980年6月20日,开始设计装配飞机下半部分。

  1980年11月10日,开始装配飞机机身后半部分。

  1980年12月8日,首次进行机仓系统安装。

  1981年3月2日,开始载货仓的安装工作。

  1981年10月26日,开始进行后半部分系统及航天员生活仓的安装工作。

  1982年1月4日,开始进行前半部分系统的安装工作。

  1982年3月16日,装配航天飞机的中间部分。

  1982年3月30日,航天飞机的升降舵补助翼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4月30日,机翼自格鲁曼公司送抵棕榈谷。

  1982年7月16日,前段机身上半部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8月5日,垂直尾翼在棕榈谷就位。

  1982年9月3日,开始最后组装工作。

  1982年10月15日,机身副翼在棕榈谷就位。

  1983年1月11日,后段机身在棕榈谷就位。

  1983年2月25日,完成最后组装工作。

  1983年2月28日,开始初步次系统测试与启动动力测试。

  1983年5月13日,初步完成系统测试。

  1983年7月26日,完成系统测试。

  1983年8月12日,航空航天局签收。

  1983年10月16日,自棕榈谷完工出厂。

  1983年11月5日,以陆上运输的方式从棕榈谷送抵爱德华兹。

  1983年11月9日,以空运的方式运至甘迺迪太空中心。

  1984年6月2日,飞行准备点火测试。

  1984年8月30日,首次飞行(执行STS-41D任务)。 (王顺义)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