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股票 | 科技 | 博客 | 播客 | 宽频 | 汽车 | 房产 | 游戏 | 女性 | 读书 | 考试 | 星座 | 天气 | 短信 | 爱问 | 邮箱 | 导航 | 通行证

朱毅麟教授聊发现号8日推迟着陆实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 12:57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朱毅麟教授聊发现号8日推迟着陆实录(组图)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朱毅麟教授

  视频:朱毅麟教授聊发现号8日推迟着陆

  新浪科技讯 8月9日上午10点30分-11点30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教授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发现号航天飞机推迟着陆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以下是聊天实录:

  主持人雷永青: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我们到场嘉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教授。今天我们聊天的话题依然是发现号,凑巧的是前一次我们请朱院士聊天是想让朱院士聊一下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一些情况,结果没有料到那天推迟发射了。今天本来想请朱院士聊一聊着陆之后的情况,结果又推迟着陆了。关于推迟着陆我们先来看一条网友的评论。这位网友说:“从发现号发射到即将返航制造了太多的悬念,一个字:悬!”

  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朱院士,根据您的分析,您怎么来看发现号返航推迟的过程?

  朱毅麟:由于发现号航天飞机它是一架比较老的飞机了,这次飞行已经第31次飞行,再加上过去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后,从美国航天局上上下下都十分谨慎小心,哪怕有一点点不如意的地方就让它采取一些措施或者推迟发射。这我想不是像拍电影、拍电视人为制造一些悬念,而是确确实实要把很多工作认真严格、周到细致地做好。像这一次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间,防热材料掉下来一些,是否坏了航天飞机做了一些检查以后,从根本上来说没有损害。但是在航行过程中间也看到了航天飞机有两个地方凸起,防热瓦下面的装填材料有冒出来的,凸出出来有1.5公分,另外一个有2.5公分,在回到大气层以后,凸起和大气层发生激烈摩擦的那个地方可能产生很高的温度,产生一两千度的温度,会烧坏防热材料,所以把它去掉了。

  除了航天飞机本身的防热材料绝对没有问题以外,下面发射场,着陆场上的天气情况也是很重要的。过去也曾经发生过,由于天气不好把着陆场改在西部的爱德华空军基地,这也是经常有的。这一次临时决定要改变返回日期,如果再改变着陆场可能着陆场准备工作来不及,现在基本上都是选择主着陆场,也就是原来起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是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一再准备着,而且据美国人报道,那些航天员的家属、观众都集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临时马上一改变,可能也打乱了下面的步骤,也不是很好。

  主持人:昨天天气原因没有配合发现号航天飞机能够如人们所愿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因为昨天肯尼迪航天飞机上空天气,用美国宇航局一个表述就是“不确定”或者“不稳定”。昨天天气,低低的云层,还下着阵雨,这样的天气情况为什么就不适宜着陆?

  朱毅麟:着陆最担心、最怕就是怕层云层里面有雷电,有闪电,有雷击,这对于航天飞机来说,像我们平时乘飞机也是这样,万一有闪电,有打雷,飞机不能起飞,不能降落,航天飞机因为它本身里面有很多都是电子部件,无线电通信,这些都是靠自动控制来驾驶的,万一有些雷电、闪电就会造成危险。

  至于说是有一些雨水,应当说不是太大问题,如果不是大暴雨,应当说不是很大问题。

  主持人:朱教授能不能再给我们分析一下,从高空到大气层,再下来,这样一个过程是怎样一个过程?它最怕包括雷击之内的天气原因,还会在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朱毅麟:航天飞机和其它的返回型航天器是一样的,回来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过程。我们知道一般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也好,载人飞船也好,它一个是发射起飞发射这个阶段是危险性比较大的阶段,第二就是返回载入大气层这个阶段比较危险的阶段。航天飞机它的返回过程现在在轨道飞行,惯性速度每秒钟8公里左右速度,返回之前首先把速度降低一点,降低不是很多,这样受地球引力吸引向下飞行,从三百多公里慢慢降到一百多公里,从八九十公里高度上进入大气层,之后还是每秒8公里左右,进入大气层有两个要求,一个速度它的方向应该向着地面,不能完全水平,但是这个角度又不能太大,角度太大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加速度、热度都很大,角度太小就会被大气层给反弹出去,控制速度的方向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被大气层反弹回去给我们网友解释一下。

  朱毅麟:像我们打水漂,大气层反作用把它弹出去了。所以这个角度要控制的比较好,如果你太大了就直接往大气层冲进去,这个过载也很高,加热也很强,像流星进入大气层就烧掉了,它进入大气层角度很大,甚至有的垂下来,这是第一个控制好。

  最主要经过大气层高温关,高温这一关主要靠防热瓦来控制它。航天飞机它全身布满了两万多片防热瓦,它是的形状是三维的复杂机构,每一片都不相同,一片一片给它贴上去,片与片之间往往有一些缝隙。像我们砌砖墙,之间都有缝隙,把它密封起来,免得有缝隙。每秒公里左右,也就是说时速是28800公里这样高度进入大气层。航天飞机过去觉得防热瓦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看来防热瓦虽然每一次航天飞机飞行回来以后都要换掉一些,特别头部烧蚀情况比较恶劣,其它腹部受热地方不是很厉害就不换了,不换也经过高温考验以后的,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因此这次发现号非常小心,哪怕有一点不合适地方,就要采取措施。过了这个大气层,大气高温这一关以后就比较安全了。另外在高温这个阶段里面,还有一个叫做热障,有时候产生一段时间热障,大气层在这周围形成一个热等离子体,是不投电波的,不透电磁波。无线电进不来,也出不去,这段时间很短,对航天飞机飞机来说很短,可能一向分钟样子。过了这段所谓黑障就没有问题了就靠滑翔,航天飞机完全滑翔机作用,自己没有再有推力,只有滑翔的作用。

  主持人:驾驶员能否控制飞行方向?

  朱毅麟:利用航天飞机襟翼和尾舵调整方向,但调整距离不可能很宽,左右方向大概几公里范围。

  主持人:我想这也是航天飞机之所以是飞机特性,在滑翔过程还是可以稍微控制一下。

  朱毅麟:而且水平着陆,对航天员来说,他的过载要轻一些,过载1.5个G,人体感受重量比原来增加50%。如果从飞船下来至少三倍重量。另外按照有横向、纵向调整能力,虽然范围不大,但可以调整几公里、十几公里,如果说你飞船就没有这种调整能力,掉在什么地方就算什么地方,而且他用降落伞下落的时候,飞吹到哪就飘到哪,航天飞机就有这个好处,水平着陆,而且可以调整他着陆点。

  主持人:昨天发现号航天飞机在非常有希望看来能够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但是老天不作美,报道上说突然飘过来云彩,结果下起雨来。本来天气预报说下雨概率很小的,但是就在这个很小概率里面发生这样天气

  网友:如果今天依然碰到这样天气,有时候天气预报也不是他们准,而且据我们了解肯尼迪航天中心天气情况变化还是很大,并且其它两个后备着陆场降落也降落不了,是不是在天空继续飞行?

  朱毅麟:看你地面最指挥判断能力,如果还是出现昨天情况,仅仅 是一些云或者小雨,有可能冒一次险,干脆回来。如果判断这样冒险还是有风险,在天上停留一天到两天,不可能再多。航天飞机最长15天左右,不是燃料准备,准备是七名宇航员的食物、饮水都是有限的,按照一般15天或者16天准备,飞行13天,但有两三天余度,即使再推迟最多只能推迟一天,不可能无限期推迟三五天。很重要地面中心指挥下决心,你老拖对地面、天上人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并不好。

  主持人:昨天美国一些媒体报道,很多美国家长都不让他们孩子看电视直播发现号返航着陆过程。对此朱教授您评论一下?

  朱毅麟:这确实是心理上压力,因为2003年那次哥伦比亚回来的时候,美国人家家户户都在收看,亲自目击爆炸过程,心理上影响很难去掉。特别孩子看到悲惨局面,大人很害怕。

  很多人也知道哥伦比亚失事,但他并不是亲眼当场目击,事后知道这个情况,心理压力小一些。对美国人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

  主持人:刚才说到指挥官,我们从新闻报道上来看,美国宇航局这次安排的发现号着陆返航的飞行指挥官依然是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那一次的飞行指挥官,他名字叫凯恩。您认为美国宇航局为什么依然派这位飞行指挥官,是不是有哪些方面考虑?

  朱毅麟:作为指挥官凯恩,不仅仅是哥伦比亚或失事那次降落,有很多次降落都是他指挥。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不在于他指挥错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由于防热瓦这个地方破损,高温气流进去引起爆炸,这个不是指挥的失误。而且对凯恩来说,他指挥方面,在其它方面,能不能回来,天气情况如何,主着陆场好还是副着陆场好,选择问题上他应当还是很有经验,还是让他来指挥这次返回,我想可能更合适。如果换一个新手可能要有很多不敢确定的问题,判断能力也好,下决心能力可能要薄弱一些。

  网友:我们从时间上来看,着陆的第一时间在美国的东部时间5点多钟,在日出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请问朱教授,发现号航天飞机在黑暗中降落是不是风险性更大?

  朱毅麟:夏季四五点钟天已经亮了,不是黑夜了,五点比四点更天亮了,不是黑夜,还基本上是拂晓的时候降落。我们神舟5号飞船回来也是一清早,比它时间稍微晚一点,冬天可能暗一些。

朱毅麟教授聊发现号8日推迟着陆实录(组图)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朱毅麟教授8月9日作客新浪聊天

  主持人:我们从一些资料上看,航天飞机最后着陆的时候,会有一个降落伞,这个有什么用途?

  朱毅麟:减速用的,航天飞机经过大气层高温烘烤以后,它的速度每秒8公理,时速28800公里速度,一方面受热,一方面受到很大阻力,到低空二三十公里的时候它的速度还有几百公里,着陆的时候还得使它速度下降,怎么办?再放出一个降落伞,产生阻力,从航天飞机尾巴后面放出一个降落伞,降落伞圆顶降落伞,主要是拖着它产生很大空气阻力,使它的速度下降,这是临着陆之前让它速度降低。

  主持人:减速过程,除了降落伞之外,空中还有一些各种角度的摆动操作,这些都是为了减速吗?

  朱毅麟:利用空气减速。两种方法,一种通过高温以后,动能转化成热能以后速度降低。第二个航天飞机它的机翼有一个襟翼,也可以翻起来,像我们看到飞机降落的时候,两旁的机翼小的机翼可以向上翻,这样增加迎风面积产生阻力。最后一道就是放出一个降落伞,产生更大阻力。

  网友:一个着陆场天气不好,航天飞机如何到达另外一个着陆场。

  主持人:这里我追加问一下,航天飞机有一个脱轨的过程,一脱轨是不是已经决定它在哪一个时间段,哪一个着陆场进行着陆?

  朱毅麟:基本上就是这样,什么时候脱轨,它的速度降低,离开那个轨道往地面方向飞行,这时候它已经决定应当在哪个着陆场着陆,它确定在哪个轨道上开始离开。中间如果再变着陆场很困难,没有那么大距离,因为着陆场都是几百公里、几千公里,并不是很近,所以它很难再改变了,这是定了的。

  网友:民航飞机、战斗机它都可以全天候飞机,可以在雨中降落。但作为高科技航天飞机为什么一点雨天把它拒之大气层之外?

  朱毅麟:飞机从设计角度来看,考虑到各种气流的变化,它在大气层中飞行,大气层中各种变化,包括暴风、下雨、雷电都有一些考虑,事先就考虑了。航天飞机主要考虑大的大气层外工作,空间环境要求和大气层要求不完全一样,更好是相反方向。所以对航天飞机来说它在大气层中只是滑翔机作用,相当于滑翔机,没有动力,一般飞机有动力,可以左拐右拐,有自己发动机,有自己操纵装置。航天飞机没有这种装置,没有这种在大气层中自由飞行这种条件。

  主持人:我们从资料上可以看到美国宇航局为这次发现号着陆做了很多准备,其中有一个准备,有一架侦察机为发现号航天飞机服务,具体它能够做哪些工作?

  朱毅麟:这个侦察机可能航天飞机到了低空的时候,穿越高温部分以后,进入低空以后可以及时同它保持联系,进一步同航天飞机进行一个交换意见,进行通信,起这样一个作用。

  网友:哥伦比亚号发生解体爆炸的时候是在离着陆时间第16分钟,这个时段是发现号航天飞机着陆过程哪一个阶段?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个阶段?

  朱毅麟:这个阶段我觉得是有点随机性的,并不是16分钟这个时间是最危险的时段,主要是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高温燃料,高温的气体通过防热瓦缝隙,破损的地方钻入航天飞机,引起了航天飞机爆炸,这个时间和你载入大气层的时间是有关系的。

  网友:这次发现号航天飞机返回过程中,一直就充满了期待,人们对这个期待也引起全世界各地关注发现号航天飞机飞行。我们从一条新闻可以了解到发现号今天就8月9号有七次经过北京,北京天文爱好者如果有机会都可以进行观看。今天可能因为天气下雨的原因,北京的爱好者机会观看的机会可能性比较少。想请问,发现号在天上飞行路线是怎么样?

  朱毅麟:它围绕飞行平面是不变,在原轨道说飞行。地球在自转,我们可以想一下,对任何一个地点来说,每天24小时可以有两次机会看到航天飞机。对北京来说每天有两次航天飞机正好是飞过头顶,一次从南往北飞过去,简单说从西南往东北飞,下一次12小时以后,就从北往南飞,从西北往东南飞这样两个过程。如果说它正好经过头顶,还有的情况可能是在北京附近,左侧右侧,在东侧或者在西侧经过。这时候我在北京来讲我可以斜角看见,或者甚至在地平线上我可以看到它,这就比较远了,这样的前后加起来大概有六次、七次左右。真正能够经过的就是每天两次,为什么说发现号航天飞机每天到着陆场着陆有两次?就是这个概念。如果你偏的很远,你着陆回来,如果你像飞机当然可以拐弯进来,对航天飞机没有这样大能力。如果说你说地面来看可以在地平线上可以看到它,也是可能的。

  网友:朱教授您认为发现号这次着陆成功率有多大?会不会发生事故?

  朱毅麟:我个人比较乐观,我认为今天非回来不可了,不能再往后推了,从心理上来说,从准备工作来说,一鼓作气最好。另外我估计成功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像这种哥伦比亚号危险事情不会再发生了,我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主持人:从分析报道上来说发现号能否安全着陆,影响着美国宇航局的未来一些航天计划。这个话题从发射之前一直到发射一直在谈,但是现在有一个说法,不管发现号航天飞机这次是不是安全,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计划都可能再次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会推迟或者暂停。朱教授您认为影响航天飞机计划有多大?

  朱毅麟:尽管发现号航天飞机如果成功回来,还有一个问题是没有解决的,就是航天飞机它储箱的绝热材料,每次飞行都掉下来,这是产生问题的根源。为什么发现号也担心,储箱绝热材料,这个要想办法要解决,如果说老是还是要掉的话,对以后几架飞机也是有影响的,航天局局长说,那莎也发表谈话,这个问题解决之前,可能下一个要停飞,是有这个想法,不管怎么样,我想泡沫材料掉下来问题要解决,不能让它掉,这是产生问题根源。

  主持人:这个问题如果解决时间短,其它航天飞机发射计划可能会提前一点。如果始终解决不了,是不是航天飞机可能就会暂时停的时间很长,或者甚至全部叫停?

  朱毅麟:下一次有一个计划叫亚特兰蒂斯号,9月份发射。我想航天飞机不管两架、三架总是要用的,因为在2010年退役之前非要它不可。因为现在美国和俄罗斯为首的国际空间站正在建造过程中,现在航天飞机停飞两年半中间就是靠俄罗斯联盟号飞机提供一些货物,来运送一些人员。但是大的部件是没有办法运,还得靠航天飞机运。国际空间站基本上建了了一半,还有大舱没有建,一个是生活舱,还有一个日本的实验舱,欧洲的哥伦布舱,现在除了航天飞机还没有什么运载火箭或者飞船把它运上去,不管航天飞机拖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我想航天飞机还是想办法完成国际间站建造任务以后才能够退役。

  网友:美国航天飞机一共五架,虽然已经失事两架。航天飞机缺陷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它的任务没有完成,新的替代航天飞机的新的飞行器现在还在设计当中,并没有马上替代航天飞机上空,航天飞机还是要飞。

  朱毅麟:这位网友说的是对的,即使现在正在设计的CEV,乘员探索飞行计,这是布什新太空计划里面提到,将来不再用航天飞机,用CEV,这样飞船只能够运人,最多4个人、6个人,像大的建造国际空间大部件,CEV用不了。下一步大型构建怎么办?目前对国际空间站非要用不同只能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建成以后是不是还要建类似大的空间站现在没有这个计划,现在下一步布什计划,我仍要上月球,重返月球,上月球基地,到火星去,主要解决载人航行问题。

  主持人:影响美国宇航局未来航天计划不仅仅是发现号航天飞机一些情况,实际上限制和影响美国宇航局还有美国国会的议员他们政治性术语影响非常大,美国国会控制美国宇航局经费预算,他们意见能够左右航天飞机的计划。

  美国宇航员这些事业曾经遭到国会很多议员抱怨,他们说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纯粹是一个烧钱的事业。

  朱毅麟:对美国来说,美国是很自由的社会,各种意见都可以发表,航天飞机有反对,有支持。很重大作用,航天飞机尽管有很多缺陷,但是它有两方面的作用是美国人不可否认。第一政治作用,航天飞机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够重新使用或者部分能够重新使用这样一种航天器,像俄罗斯的飞船,联盟号飞船,进步号飞船,以及美国过去阿波罗飞船等等这些都是一次性使用,只有航天飞机它的轨道器能够重复使用。哥伦比亚号也重复使用十几次、二十几次,发现号已经是31次了,能够重复使用在美国那才是第一家。从技术上来说,可重复使用,解决这样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美国人能够解决了,领导了航天技术的新潮流,对美国人来说,美国人都为航天飞机领导世界航天新的潮流感到骄傲,美国人也是自豪的。

  主持人:说到美国国会,我们也来提一下美国总统布什,他是对航天飞机计划还是非常支持的,把曾在去年亲自来到美国宇航局支持美国宇航局提出来重返月球、火星计划。我想请问朱教授,美国总统布什为什么这么支持这个计划?

朱毅麟教授聊发现号8日推迟着陆实录(组图)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朱毅麟教授

  朱毅麟:美国历届总统都认为航天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象征,每一届美国总统都认为美利坚何种过要在科学技术上、航天技术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历届总统都是这样思想。小布什上台以后,他也认为我们继续在航天方面,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为什么他要提出一个新的设想,他看到在离开地球几百公里范围内美国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特别像人造卫星已经发射五千多颗,载人国际空间站也建造了,下一步如果在航天上面领导新潮流要向月球进军,在火星进军,新空间开辟一个新的战场,这方面起到领先作用。过去已经上过月球,这次重返月球,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方向。

  主持人:在一些报道中我们也看到美国宇航局的官员也曾表示,他们不能接受其它我们比他们在这个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早,他们一直在这个问题还是很坚决的要走这条路线。现在随着发现号航天飞机没有到着陆的时间,还能空中左右徘徊,可以这样形容,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宇航局在这方面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在这里请问一下朱教授,中国在神舟号飞船有没有能力去向国际空间占运送货物?

  朱毅麟:既然联盟号能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没有人的飞船,应货飞船运送物资,我们这种能力有的。问题是咱们跟空间站没有任何合作关系,从能力上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网友:这一次明明知道发现号航天飞机是有危险的,为什么还要做出这么大决定让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

  主持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也谈到过。

  朱毅麟:充分太空就是为了使航天飞机继续工作,哥伦比亚号失事以后航天飞机停飞了,并不意味着航天飞机没有用了,我刚才说了,美国有个很重要,很大的一项工程就是和建造国际空间站,和俄罗斯、欧洲十几个国家,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建立国际空间站,这是美国义不容辞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刚才我也说了要想把国际空间站完成,很大大的构建只能靠航天飞机运输,航天飞机后面有很大货舱可以装得上直径6-8米,长度十几米这样构建。所以不管发现号也好,其它的航天飞机也好,总得要开始再度性,要重返太空,就是为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主持人:跟很多网友再解释一下发射航天飞机上去并不是做一个事业,发现号航天飞机能不能上空,而是它承担了历史使命,承担了建造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它受到的困境对国际空间站影响很大,所以说这次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意义一是来挽回哥伦比亚号失事人们的信心,但它具体任务还是支援国际空间站的建设。

  网友:请问朱教授,您认为发现号航天飞机安全返回地球最关键的因素是哪一点?

  朱毅麟:我想现在来看,本来航天飞机过去飞行一百多次,都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哥伦比亚号给了一个教训,那就是防热瓦可能有些地方损害,把它修补好。现在看来这一次还是成为最主要的,防热瓦是不是有损坏的地方,这还是最关键因素。载入大气层最重要,最难的问题就是防热,其它没有大的问题。黑障可能有短时间无线电通信中断,一两分钟不是问题。

  网友:公众对美国宇航局航天事业影响有多大?

  朱毅麟:美国公众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用户美国宇航局开展这些航天活动,总的来说还支持的。当然在美国这样开放性的社会反对的也有,从航天飞机一开始,从阿波罗时代一开始就对阿波罗计划都有反对意见,直到现在为止这些影响还没有消除,还是有人反对。最后最关键就是政府决策,总统决策,总统和国会之间商榷,总统有些决定到国会否定,然后再商量,这是常有的事。但是总的来说航天事业会不断发展特别在美国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科技能力比较强的国家,一直是想要居世界霸主地位,在航天方面,科技方面不会放慢发展。

  网友:航天飞机推迟发射一天是不是意味着它必须绕地球飞行更多的圈?

  朱毅麟:我刚才说了,经过一定的地方,不管经过北京或者经过肯尼迪航天中心,每天两次经过。第一次经过如果不能回来,那要下一次经过半天以后,半天飞行七天左右,一天24小时绕地球14-16圈,一个半小时一圈,所以说每次他都要,第一圈这圈如果回不来,下次再回来6圈以后,到第6圈、第7圈。原来着陆的时候从南边过来,从西南过来的,下次半天以后,应该从西北方向过来,从北往南。

  网友:未来飞船会不会设计成飞碟状?为什么现在我们看到神舟号飞船是这样一个形状?

  朱毅麟:我想飞碟状形状不利于返回时候防热,飞机的形状有一个流线型,为什么航天飞机像飞机形状?减少它的阻力,降低它加热温度。再不然像飞船那样,像联盟号或者我们飞船,有一个大的底部,从底部进来有很大防热层把它盖住,就这两个办法。

  网友:现在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什么高度飞行?这个高度有多高?

  朱毅麟:现在就在三百多公里,原来的高度上飞行。

  网友:如果一旦决定脱轨就决定它着陆的时间,等待着地面给它一个脱轨的指令。

  朱毅麟:他就开始把航天飞机调个头,使发动机能够向速度相反方向喷,也就是向后喷,降低一下速度,就可以离开三百多公里慢慢下来,从三百降到二百,二百降到一百。

  主持人:这个过程有几次点火的过程?

  朱毅麟:就点火一次,速度就降低了。

  网友:咱们国家的探月计划目前进展怎样?

  朱毅麟:现在嫦娥1号,现在已经完成了初样阶段,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预计在2006年底或者2007年初发射嫦娥1号。

  网友:火星计划我国有没有制定相应的计划?

  朱毅麟:现在这方面还没有相应的计划,有一些科学家们在做一些探索,作为国家来说没有这方面计划。

  网友:双星计划,我觉得这个计划是非常成功的,在这方面我国跟欧洲航天局有过合作的,除了双星计划跟欧洲航天局合作之外,我们跟国际其它的航天局,比如美国宇航局或者俄罗斯宇航局等等有过哪些合作的航天计划项目?

  朱毅麟:有很成功的计划,就是和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资源卫星,这个很成功的,已经打了三颗了,这是非常成功的中国和巴西合作。和俄罗斯之间合作可能没有整个卫星或者整个飞船的合作,在某些技术上和俄罗斯有很多合作项目。从美国现在只是一些接触过程,没有任何实质性接触项目。

  和欧洲宇航局主要是双星合作。还有伽利略项目我们也有合作。

  主持人:我们再回来关注发现号航天飞机,昨天因为不稳定的天气情况被推迟了24小时,今天有6次着陆的机会,在每个着陆场都有两次着陆机会。其它两个场地今天应该做好了激活的准备,昨天是因为没有激活所以错失四次机会。今天非得下降不可,因为机会也更多了。

  网友:发现号如果发生意外,航天员有没有通过自救的可能性?

  朱毅麟:现在在再入过程中间,现在很难有救助办法。特别在大气层,有些东西,高温燃料是突然爆发的,没有事先预警,很难在之中情况下救生。

  主持人:今天天气原因是否会继续影响发现号航天飞机我们不能够判断,因为天气原因确实变化很大,昨天也是因为航天飞机在最后的时段,美国航天局才做出决定,让发现号继续在空中停留一天24小时飞行,我们从发现号航天飞机晚会示意图可以看到,发现号航天飞机它的速度的过程,它在轨道上飞行速度有26498公里每小时的一个时速,最后着陆的时候它在高度4.5公里的时候速度一般是多少着陆?我看图式里面底边很低的时候速度有多大?

  朱毅麟:时速几十公里。

  主持人:从高空过程到达地面着陆过程要通过滑翔状态下把这个速度减下来,在这里给网友再解释一下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朱毅麟:原来飞行速度,我刚才说了一个大致每秒8公里,实际上是二万6千多,还要高一点,受地球引力影响,速度加快一些,总的在2万6、2万8左右,进入大气层以后主要靠大气阻力减速,从两万多公里降到时速一千多公里,在大气层慢慢滑翔到几百公里,如果再下来就到了底层大气以后上百公里这样速度。

  网友:在着陆的过程中,除了其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危险因素存在?

  朱毅麟:只要他闯过了高温关,到了低空以后,应当说没有任何其它会影响,没有太大障碍,除非气侯影响,因为进入大气层,低层大气以后主要是气侯影响,气侯影响为什么要考虑?我刚才说了因为它不像飞机,飞机它在实际的时候考虑各种变化,而且飞机各种有操纵能力,有各种盘旋能力,而航天飞机它就没有这个能力,外面刮起大风对它都有影响。但是应当说像大风不会有太大影响,本身重量也很重,不会像气球那样飘来飘去。如果闪电、雷击这个影响比较大,对它的无线电操纵系统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主持人:除了继续关注发现号航天飞机今天再次尝试着陆之外,我们希望天气能够再更配合一下航天飞机着陆,因为在地面有很多的人在关注航天飞机,包括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了航天员的家属、官员、新闻媒体,现在传媒系统也非常发达,全世界各地互联网、媒体都在关注这个事情,我们也请网友耐心一点,今天我们再继续等待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着陆。今天由于时间关系,聊天马上就要结束,非常感谢朱教授再次来到新浪嘉宾聊天室跟网友做交流,以后有机会我们还请朱教授过来,谢谢朱教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