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新浪网友:本专题已停止更新,欲查看更多相关专题或持续跟踪的相关话题,请访问新浪科技专题汇总页查询。

『辩论双方成员』

甲方:
何祚庥
方舟子 赵南元 陶世龙 柯南 司马南 水博

乙方:
汪永晨
廖晓义 梁从诫 蒋高明 林达 唐锡阳  苏贤贵 刘华杰 刘兵 田松 艾中 杨国斌 刘军 辛普里 党国英  俞孔坚 李宝元 付涛 顾肃 杨斌 马军 郑茜 刘洪波 馨儿

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 方舟子述评

    最近,多家媒体掀起了一场由院士、学者、环保人士、普通市民等参与的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目前辩论仍未结束。[全文][评论]

何祚庥作客新浪聊天 廖晓义作客新浪聊天

    1月25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27日环保人士廖晓义和汪永晨、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中学生馨儿作客新浪聊天,就此论题展开激烈辩论。[全文][评论]

----------    『媒体报道选摘』    ----------

·新浪科技 何祚庥:对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反思

·南风窗 耶鲁大学访问学者马军:无畏说的三个误区

·科技日报 北京大学苏贤贵:光有科学是不够的

·光明日报 唐锡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人民日报 斯壮:“敬”与“畏”之间

·新浪科技 赵南元:反科学的必定是伪环保

·北京日报 顾肃:警惕科学主义的傲慢

·新京报 方舟子: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

·《环球》 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专题调查

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您的观点是:
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
对此持中庸之道
对此问题没有观点

————————— 

阅读了大家的辩论,你观点是否改变
改变了
没改变

责任编辑:雷永青


 辩论现场:人类到底要不要敬畏大自然

何祚庥作客新浪聊敬畏自然之辩 视频

我们要有什么样的“环保”

反科学的必定是伪环保

敬畏大自然不是反人类

廖晓义作客新浪聊天

不能仅仅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工具


1相关报道>>
  • 以人为本的对话:学术论争以严肃、宽容为好 (5月24日 16:19)
  • 以人为本的对话:敬畏的拟人化与神灵化 (5月24日 16:15)
  • “敬畏自然”之争: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 (5月13日 15:54)
  • 敬畏自然之辩:自然、人化自然与以人为本 (5月13日 15:51)
  • 科学斗士疾斥环保NGO人士 结怨并非一时意气 (4月20日 18:32)
  • 科学时报:敬畏与反敬畏是两种文明之争 (4月15日 14:45)
  • 院士专家深入怒江考察:富饶中极度贫困(图) (4月11日 18:30)
  • 方舟子在云南大学演讲:直击伪环保反坝人士 (4月11日 13:57)
  • 朱效民:敬畏自然之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 (4月8日 18:22)
  • 宋志坚:对自然是否应该心存敬畏 (4月1日 12:39)
  • 刘华杰 :以人的尊严质疑敬畏自然毫无道理 (4月1日 11:58)
  • 我们是否应该敬畏方舟子 有人说不和他玩了 (3月29日 17:07)
  • 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三种态度 (3月11日 08:20)
  • 南方都市报:敬畏大自然可不可以反科学 (3月1日 15:54)
  • 国际先驱导报:一场本可避免的灾难 (3月1日 15:43)
  • 读林宋瑜的《蓝思想》:我们需要敬畏自然 (3月1日 15:43)
  • 中国经济时报:“唯科学主义”是把双刃剑 (3月1日 15:34)
  • 北京科技报总编辑对话甘地和平奖获得者亲穆仪 (3月1日 15:31)
  • 汪永晨:保护大自然仅仅是为了人类吗 (3月1日 15:24)
  • 老外看中国:中国人并不敬畏自然而是喜欢改造 (3月1日 15:22)
  • 韩德民:“敬畏自然”有助于克服理性的狂妄 (3月1日 15:20)
  • 都市女报:廖晓义——以哲学为矛的环保女骑士 (3月1日 15:15)
  • 耶鲁大学访问学者马军:无畏说的三个误区 (3月1日 13:16)
  • 三学者关于“敬畏自然”的对话:武松该不该打虎 (3月1日 12:05)
  • 清华大学辛普里:需要什么样的常识? (3月1日 11:55)
  • 北京大学苏贤贵:光有科学是不够的 (3月1日 11:51)
  • 司马南在中国科协“破迷反伪”研讨会上的发言 (3月1日 11:33)
  • 张博庭在中国科协“破迷反伪”研讨会上的发言 (3月1日 11:28)
  • 方舟子在中国科协“破迷反伪”研讨会上的发言 (3月1日 11:26)
  • 陶世龙在中国科协“破迷反伪”研讨会上的发言 (3月1日 11:25)
  • 何祚庥在中国科协“破迷反伪”研讨会上的发言 (3月1日 11:23)
  • 陶世龙:冷看“敬畏热” (3月1日 11:06)
  • 何祚庥:对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若干问题的反思 (3月1日 10:59)
  • 何祚庥:是谁把极端环保主义者进行极端化描述 (3月1日 10:39)
  • 方舟子:人类是否必须敬畏大自然之争述评 (3月1日 10:30)
  • 林达:对科学最好存个怀疑 (2月26日 07:45)
  • 何祚庥:不能“为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 (2月25日 17:18)
  • 光明日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2月24日 09:32)
  • 方舟子:我们要有什么样的“环保” (2月23日 08:37)
  • 中国青年报:寻找土地之神 (2月23日 08:07)
  • 工程学博士:为大自然代言是值得敬重的美德 (2月16日 07:37)
  • 副教授:敬畏自然体现了兼容并蓄的环境伦理 (2月16日 07:36)
  • 北京大学博士:敬畏自然的“现代性”问题 (2月16日 07:30)
  • 廖晓义:和谐与平衡是环保的“自洽” (2月16日 07:27)
  • 清华大学副教授:不可操作的并非“敬畏自然” (2月16日 07:25)
  •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环境文明是制度文明的外化 (2月16日 07:22)
  • 南京大学教授:警惕科学主义的傲慢 (2月16日 07:19)
  • 何祚庥:以大自然为本是不能自洽的理论 (2月6日 09:08)
  • 蒋高明:人类属于大地 大地不属于人类 (2月4日 07:40)
  • 人民日报风云点评:“敬”与“畏”之间 (2月3日 12:03)
  • 北师大学教授:敬畏自然需要“天人合一” (2月2日 08:33)
  • 艾中:为大自然代言是值得敬重的美德 (1月28日 07:29)
  • 廖晓义汪永晨赵南元作客新浪聊天实录(组图)(3) (1月27日 18:45)
  • 廖晓义汪永晨赵南元作客新浪聊天实录(组图)(2) (1月27日 18:45)
  • 廖晓义汪永晨赵南元作客新浪聊天实录(组图) (1月27日 18:45)
  • 廖晓义回应方舟子:维护环保正义是公民责任 (1月27日 07:45)
  • 方舟子:难道搞环保就代表着正义 (1月27日 07:37)
  • 环保人士廖晓义汪永晨27日15点作客新浪聊天 (1月26日 19:04)
  • 院士学者市民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2) (1月26日 16:09)
  • 方舟子驳郑茜:科学可不可以反? (1月26日 13:35)
  • 更多内容>>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