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专题 > 正文

副教授:敬畏自然体现了兼容并蓄的环境伦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07:36 新京报

  刊登于1月31日新京报

  □杨国斌(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在这场讨论中,有论者说,“敬畏大自然”不是环保意识,在自然面前生畏,简直是迷信。汉语言有丰富和广泛的含义,我们不妨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敬畏大自然”的意义。
从字面看,批评者对敬似乎尚可接受,但接受不了畏。畏不就是害怕自然吗?其实在现代汉语里,畏有两种意思,一是畏惧,二是佩服(见1979年版社科院语言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1188页)。敬畏、后生可畏中的畏,是佩服。

  再说了,即使畏有畏惧的含义,人就不该敬畏大自然了吗?我以为,当前的中国社会,有些方面畏得太多,有的则畏得太少。畏得太少的方面,就需要增加点敬畏之心。畏官畏富,这是畏得太多之处;不畏法、不畏道德、我行我素等,层出不穷。所以,人多一点畏惧之心,生活中就会少一点缺德的行为。

  又有论者说,“敬畏大自然”就是提倡无所作为,反科学。汪永晨问:科学为什么不能反?我赞成她的观点。有的时候,人们对科学的迷信,甚于对自然的迷信;再有的时候,科学被说成是真理的代名词,有人便以科学的名义,对别人加以压迫;更有甚者,科学本身竟也成为压迫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就需要反一反了。

  其实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是20世纪思想史上的大课题,深刻的论述很多。比如法兰克福学派对欧洲启蒙主义的批判,就贯穿了对科学主义的批判;阿多纳和霍克海墨在《启蒙主义的辩证法》一书中,说启蒙运动本来是要通过张扬人的理性,使人类摆脱神话和宗教教条的束缚,获得自由。这在神权和皇权统治的18世纪,是革命性的口号。到了20世纪,科学似乎进步了,人类似乎文明了,但是作为科学和文明基石的工具理性,给人类造成的束缚和带来的灾难,更甚于神话与宗教;德国当代学者西格蒙·鲍曼讲得更透彻,他在《大屠杀与现代性》一书中,论述了这样一个主题: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业文明对理性和效率的盲目崇拜,为纳粹德国建集中营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这里重提这样的论述,并不是我不尊重科学,而是要说明科学应该受到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制约。不受道德伦理制约的科学,是危险的科学。所以说,自然是可以敬畏的,科学也是可以反的。与其以科学之名反对敬畏大自然之心,倒不妨以敬畏大自然之心,去做科学的工作。

  敬畏大自然是一种人生境界,它体现了一种兼容并蓄环境伦理,还体现了一种人生的道德境界。以下三个因素似乎应该包含在道德境界内。一,敬畏大自然,所敬者不局限于自然,它也包括对人的尊敬。对人的尊敬,内容极广,从尊重人的生存权到尊重不同的观点,都属此列。因此可以说,敬畏大自然,就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尊重环境。二,对自然和人的尊敬,包含了一种与人为善的谦卑意识。在某些历史条件下,谦卑不足取。但在当代社会里提倡谦卑的意识,是有必要的。它既是对社会上种种大无畏的恶行的抵制,也是对骚动不安的社会情绪的消解。三,敬畏大自然还表达了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对人与自然的尊重,自己所表现出来的谦卑,没有兼容并蓄的精神是不行的。兼容并蓄不是提倡简单的容忍,更不是否定批判的精神。它所倡导的,是多元的文化、自由的空气、多角度的思维与探索。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