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专题 > 正文

院士学者市民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 16:09 新浪科技

  近期,由多家媒体掀起了由院士、学者、环保人士、普通市民、中学生、记者等组成的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以及敬畏大自然是不是反科学,科学可不可以反,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论仍在激烈进行中。1月25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何祚庥作客新浪聊天,指出主张敬畏大自然、以自然为本,在理论上站不住脚、操作上不可行、态度上有些伪善,这一论说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27日下午3-4点,环保人士廖晓义和汪永晨、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中学生馨儿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新浪在线聊天中来,
广大网友也进行了踊跃发问。详细请点击:[聊天实录(组图)][发表评论]

网友愿意按时间顺序查看此次辩论的来龙去脉,请点击专题第一版

院士学者市民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2)
何祚庥聊天实录:以自然为本有些伪善

院士学者市民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2)
廖晓义汪永晨赵南元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01月11日人民网 何祚庥:人与自然以谁为本 无须敬畏大自然

01月24日 新京报 何祚庥:人类对大自然必须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

01月24日 新京报 梁从诫: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工具

01月25日 新京报 梁从诫: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

[观点争锋]:敬畏大自然是不是反科学?

汪永晨:敬畏大自然不是反科学

院士学者市民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2)

  要按照何先生的话,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要为人类服务了。树我们可以砍,动物我们可以杀,江河我们可以想怎么截断就怎么截断。不知道何先生知道不知道还有生物链,今天一个物种的灭绝对明天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承认它也是一个家庭的话,它不只有人类一个孩子,还有其他成员。只是为了人类一个孩子,这是不公平的。人类再进步,科学再发展,大自然也不仅仅为我们人类而存在。>>全文 [评论]

汪永晨:敬畏大自然不是反人类

汪永晨:敬畏自然只是态度而非手段

赵南元点评汪永晨的文章

方舟子: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

院士学者市民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2)

  原始人献祭求神免灾,古人见到灾异上书言事要皇帝反省遭到天谴,今人把天灾当成人祸,教训人要敬畏大自然,就都是想用人道影响天道。更极端点的,要人们对大自然敬而远之,反对用科学方法认识大自然,反对应用科学原理利用和改造自然,那当然更是反科学了。>> 全文 [评论]

方舟子:海啸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方舟子:敬畏敬仰崇拜自然都是反科学

方舟子:敬畏自然说是宣扬天人感应

驳廖晓义:搞环保就代表着正义?

方舟子驳郑茜:科学可不可以反?

[观点继续撞击]:大有作为无所作为? 作为与不作为?

  无须敬畏大自然是妄言

环保人士 杨斌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声称:“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此话出自中科院院士之口,不能不让笔者感到诧异。

  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本身就是以人为本,而且是以全人类为本。大自然造就了人类,人类的未来依然仰仗自然,很显然,人和自然的关系首先是个逻辑问题。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观点是将人和自然的关系分割、对立的说法,如果不是刻意的,就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全文 [评论]

付涛:以自然为本就是以人为本

赵南元点评杨斌的文章

  敬畏大自然是号召人类不作为

北京市民 柯南

  我不赞成汪永晨“旗帜鲜明地”号召“敬畏大自然”的观点。当灾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说“敬畏大自然”?

  我们的智力和建立在其上的科学,可以对未来的风险发出警报,并设法避免这颗星球遭到破坏。而“敬畏大自然”却要求人类放弃这种独一无二的能力,用不作为取而代之。我认为,我们要抛弃“敬畏大自然”的观念,用更有建设性的观点对待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保护我们的环境以及我们的未来的第一步。>>全文 [评论]
 
何祚庥:人类对大自然必须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

[观点继续撞击]:反科学与伪环保 科学可不可以反?

把科学推上神坛也是反科学

北京市民 郑茜

  在我看来,何祚庥院士以及方舟子都搞错了一件事:西方的科学精神正是在敬畏自然及宇宙的文化传统中培育起来的。

  科学将人类送上另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人类发现了自己可以支配与战胜自然的能力。这使人觉得可以成为上帝。当人用科学手段支配一切、掌控一切,以至可以制造出克隆人来的时候,人难道不觉得自己便是上帝?把科学推上神坛,难道不恰好违背了科学精神?相信科学是全能的上帝,难道不是唯心主义之一种?何院士素来是以捍卫科学者自居的。他之将科学视为神,是否恰是他做了科学的敌人?

  把科学推上神坛,难道不恰好违背了科学精神?相信科学是全能的上帝,难道不是唯心主义之一种?何院士素来是以捍卫科学者自居的。他之将科学视为神,是否恰是他做了科学的敌人?

  
方舟子称“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这个立论暗含一个前提:“科学不可反”,是谓公理;反之则为罪。此说成立否?反驳它在这里似乎并不需要深奥的理论,只需问一句:“克隆人便是科学;这样的科学该不该反?人类制造出核武器以威胁和要挟同类,这样的科学该不该反?”>>全文 [评论]

院士学者市民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2)

驳郑茜:反科学的必定是伪环保

清华教授 赵南元

  为了论证反科学的理由,郑茜问道“克隆人便是科学;这样的科学该不该反?人类制造出核武器以威胁和要挟同类,这样的科学该不该反?”我的回答是“当然不该反。克隆人有益无害,反克隆人闹剧正是反科学势力造谣生事的典型事例,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已经有很多论述,此处不赘。核武器的‘威胁和要挟同类’保障了五十多年没有大规模战争,使得二十世纪的后五十年比前五十年安全得多,自然是不该反的。”

  郑茜代替汪永晨改变了“要旗帜鲜明地与(以人为本)这一观点唱唱反调”的立场,不知汪永晨本人是否同意。无论如何,回到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还是值得欢迎的。据说环保主义者只是更关心长远利益,那么反科学就更不应该了,毕竟科学是最可靠的知识体系,根据这个知识体系可以最准确的预测长远利益的得失,这是任何环保主义或其他什么主义所望尘莫及的。靠科学搞环保才是真环保,空喊“敬畏”的只能是伪环保。>>全文 [评论]

————————————————

驳郑茜:科学可不可以反?

方舟子

  克隆人和制造核武器都属于技术应用,即使这种应用是错误的,也不能把它归结到科学头上。

  有人持刀杀人,难道要把发明、设计、制造、销售刀的人也都抓起来?何况克隆人不过是一种辅助生殖手段,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估计郑茜连“克隆”是什么意思都没搞明白),制造核武器也并非就是什么罪恶,否则中国的“两弹”发明者岂不是罪人?>>全文 [评论]

●……对于这样一个科学常识,为什么还要争来争去?

[北京中学生馨儿:敬畏大自然是科学常识]

    我是一名初中生,之所以加入到大人们的这场论战,只是为了说明一个常识。从小学的自然课到中学的生物课,老师们一直都在告诉我这个常识: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而生物圈是一个有机体,人必须依赖着别的生命系统才能生存;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人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够生存和发展。正是这个科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类要敬畏大自然。

  对大自然人类只能趋利避害,因势利导。面对海啸人们不能派出一支装甲部队去与之作战,而只能将自然灾害中的“人祸”成分降到最低。建立海啸预警系统不正是出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畏”吗?我对科学家向来是敬佩的,但对于这样一个科学常识,为什么还要争来争去?>>全文 [评论]

[何祚庥:人类对大自然必须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

 ●……我们这些长者也就不得不向“童言”提出“告诫”,“堂吉诃德向风车战斗”并不是很光彩的论战手法。

 ●……郑茜先生为什么要找一个“风车”来战斗?
  《新京报》发起了一场争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因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观点是我提出的,所以,很自然,对这场讨论,我也要参加进来,说一些意见。

  自有人类以来,在人和自然界之间就发生一个“人天关系”的哲学问题。“大自然”当然有和人相协调的一面,大自然为人类提供阳光、食物和水,没有这些起码的条件,人类根本不能生存。

  但是,大自然的确也有和人类不相协调的一面,因为大自然所提供的自然条件,并不都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人说,“以自然为本就是以人为本”。理由是“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问题是,在人天关系上,不能只强调一面。至少海啸和非典就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在“人天关系”上,不仅仅有“人天和谐”,还有“人天对抗”,并且是在“对抗”中达到“和谐”。为什么我们反对“敬畏大自然”的口号,因为正是这一口号号召我们“取消对抗”,引导我们“无所作为”。>>全文 [评论]

 ●……中庸之道、谨慎态度与最不审慎的人却在鼓吹审慎

中庸之道是对自然的正确态度

学者 姚中秋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不是害怕的意思。当我们说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传统,或敬畏某种超验的东西时,并不是说我们害怕自然、害怕生命或害怕传统。而是说,我们清醒地知道人的理性有局限性,因而,对于自然、生命、传统等应秉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我们敬畏大自然,所以,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我们应当审慎。不是说我们就不可利用自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以改进人类的处境。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应当非常小心地权衡其中可能的影响。

  ……

  归根到底,面对自然、面对生命、面对传统,正确的态度就是中庸之道。我们既不必把这些东西神秘化,完全匍匐在它们的脚下;但也不应狂妄地居于其上,以过分自信的科学或理性为名义,随意地摆弄自然、生命和传统。这就是敬畏,敬畏其实是源于理性的人的明智。>>全文 [评论]

最不审慎的人却在鼓吹审慎

赵南元

  北京学者姚中秋声称“敬畏”并不是害怕的意思,而是提倡“审慎的态度”。然而纵观那些鼓吹“敬畏”的环保主义者们所发表的言论,却通篇都是信口开河,看不到丝毫“审慎的态度”。

  姚学者否定克隆人和脑手术戒毒的研究,称之为“鲁莽”。但是姚学者在不知克隆人为何物,对大脑结构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只凭人云亦云就否定科学实验不是十分“鲁莽”的吗?更鲁莽的是把“只要是科学的,就是正确的;只要是科学的,就是我们可以大胆去做的。”这种自己瞎编出来的蠢话强加到别人头上,乱扣“唯科学主义”的大帽子,这种论法和“审慎”是不沾边的。

  “诚如苏格拉底所说,知道我们的无知,乃是一种智慧。”而姚学者所欠缺的,恰恰是这样的智慧,所以才如此习惯于对于自己不懂的东西大放厥词,丧失了起码的审慎。更荒诞的是,姚学者以自己的无知去推断他人也“仍然所知甚少”,以为他可以为理性和科学划定“界限”,对着科学和理性指手画脚,这就大大超越了鲁莽,已经到达狂妄的层次了。>>全文 [评论]

[廖晓义:敬畏自然,何罪之有]

院士学者市民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2)

  敬畏自然,表达了人类对于生命根基的敬重和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并在此基础上主张对自然趋利避害,互惠共生。赞同这一概念的人们所坚守的,不过是人在宇宙间的道德底线。这样一种态度,为什么会受到“严厉批判”?

  图左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

  在我看来,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伪科学害怕它。伪科学,是将科学放在神坛上,当做迷信来供奉。敬畏自然恰恰破除了这种迷信,提醒人类作为自然之子的真实身份,揭示科学技术的工具性和双刃性,质疑单靠科技来解决灾难,而不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杜绝和减少灾难的单向度思维;更要命的是,它企图将科学从人造的神坛上赶下来,验证科技工作者的生态伦理和道德伦理,并且让科学技术接受道德的审视和环境影响的评价。它试图建立心灵的预警系统,以避免生态崩溃、道德沦丧、甚至生化战争和核战争的种种灾难。

  环评法生效以后,还出现了这么多触目惊心的违法开工事件。环保总局的环评风暴,必然涉及到许多利益集团。我们可以想象这次环评执法行动中的压力和阻力。和谐社会的建立是需要正义来支撑的,而正义是要靠整个社会来伸张的。汪永晨们的努力值得我们敬重。>>全文 [评论]
  ————————————————————————————————

方舟子驳廖晓义:难道搞环保就代表着正义?

  廖晓义说我批评汪永晨的文章是“檄文”,其实这个标签贴在他的大作上更合适。他声讨有人反对敬畏自然的原因是因为“伪科学害怕它”、“资本仇视它”、“强权害怕它”,非常大义凛然,可惜正如何院士所言,是在战风车,而且是巨大无比的风车。迄今在《新京报》上发文反对“敬畏自然”的人,或者是科学家,或者是自由撰稿人,有的长期反对伪科学,无论如何和“伪科学”、“资本”、“强权”扯不上关系,也无人表述过廖晓义所批判的那些观点,只因为对“敬畏自然”的提法表达了不同意见,头上就多了三顶大帽子,可真够吓人的。

  这次争论的一个好处,是让我了解到中国当前的民间“环保人士”都有什么样的立场和素质。我的专业知识让我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也让我无法苟同这些“环保人士”的言论。环保应该建立在科学的认识之上,而不是靠宣扬迷信来支撑;对不同的意见应该摆事实讲道理,而不应该拿着“正义”的大棒乱舞。>>全文 [评论]

————————————————————————————————

廖晓义回应方舟子:维护环保正义是公民责任

  我在《新京报》上的“敬畏自然,何罪之有”不幸被方舟子说成是与风车作战。其实,我本无意与方舟子作战,也无意与何院士作战,只是感到这样的争论对于一个民族搞清楚自身和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谁都知道,科技迷信、资本崇拜、强权话语当然不是“风车”,而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思潮和社会力量,它使得环境恶化难以遏制,环评无法实施,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而就其哲学根源,就在于颠倒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结底是失掉了敬畏自然这个基本的态度。至于敬畏自然为什么会被伪科学所害怕、被资本所仇视、被强权所排斥,那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分析。读者如有共鸣,是作者的欣慰;如果硬要对号入座,当成“帽子”往自己头上戴,那也不是作者的过错。

  敬畏自然,是“有所作为”的尺度。有敬便有德,对于支撑人类生命系统的自然怀有感恩之心,小有借取,有借有还;有敬便有恭,明白人类在自然界中恰当的位置,尊重其他生灵的生存权利;有敬便有智,懂得遵循规律、趋利避害,发展环保科技、绿色产品;有敬便有节,取之有度,适度开发,适度消费。>>全文 [评论]

  艾中:为大自然代言是值得敬重的美德

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您的观点是:
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
对此持中庸之道
对此问题没有观点
阅读了大家的辩论,你观点是否改变
改变了
没改变
新浪科学探索特别制作  编辑:雷永青 82628888-5162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