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专题 > 正文

以人为本的对话:敬畏的拟人化与神灵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 16:15 科学时报

  袁:看来您还是偏向“敬畏”一方。

  张:我以为不是这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报复”二字把自然拟人化了,当然不是说自然是神灵。如果“敬畏”二字仅只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方式,我看,说敬畏自然未尝不可;如果说“敬畏”把大自然神灵化,就回到了图腾崇拜,那是不行的。
UC:激情网络生活 05年百姓赚钱直通车!
地主牌好你就亮! 手机魔法城 看你好运

  袁:您对自然有没有敬畏之心?

  张:给你讲一件往事。上世纪80年代中,我在一个领导机关工作。当时,人们对唐山大地震的灾难记忆犹新。1985年,河北省的一个同志给领导写信,说据他的研究观察,1986年北京将发生大地震。领导交我处理这封信。我提出了这样的处理意见: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我建议请研究地震的专家评断。鉴于至今没有准确预测预报地震的方法,科学家的意见也难免受历史的局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责怪科学家。领导同意这样处理后,我将来信交给当时在地球物理研究所担任领导职务的一个朋友,请他组织专家听预报人陈述,然后将评断意见告诉我们。我与他商定,他不要参加会议,我也不出面,让评论不带任何官方色彩。专家们与这位同志交谈了近4个小时,一致认为,预报的根据不能成立。我将这个结论如实上报了。请你设想一下,一个对地震预报无知的人,受领导委派处理有关地震预报的事,我是不是会对地震怀有敬畏之情呢?

  袁:当然,无知就会恐惧,也算是敬畏吧!

  张:是后怕。当时,以为专家否定了1986年北京发生大地震的预报,还挺高兴。后来,那位提出预报的同志又多次写信给领导,领导又让我复信。反复3次以后,我有点怕了。我想,按照严格的逻辑思维,专家是说他预报的根据不能成立,但并没有论证1986年北京会不会发生大地震。如果不幸发生了地震,那就太可怕了。

  袁:您怕的是承担责任,不是怕地震。

  张:你太尖刻了。其实,怕地震和怕承担责任是紧密相关的,或者说是一回事。如果当年在北京发生大地震,国家受难,我也受难呀。当然,我会自责,也要负一定责任,但我请示过领导,不应承担太大责任。

  袁:您比较狡猾。

  张:你越来越尖刻,这不好。

  请你看一段陈颙院士(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地震预报与灾害委员会主任)的话:巨大的地震灾害多数发生在大陆地区。目前,我们对海洋已经取得了许多科学认识,特别是板块构造提供了认识海洋的理论框架;但是,对于具有漫长历史的大陆,认识它的当今的构造活动仍然是个科学的前沿,我们需要发展认识大陆的理论框架……大陆动力学中活动构造的研究,将带动新一代的地球观测技术,提出新一代的概念和理论,成为大陆地震机理和预测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发展点。

  袁:您想说明什么问题?

  张:我想说,迄今为止,我们对大陆地区地震预测还没有好办法,也就是说,对于地震发生的机理我们还有许多无知之处。对无知事物有些怕,这很正常。不过,由此而责怪现代科学很肤浅,是不公正的。把主张不要敬畏自然的学者与“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等历史上愚昧的口号等同,也是没道理的。

  科学的认识会改变、会向前发展、会不断根据新观察结果归纳成为新的科学知识。科学发展有延续性,后人站在前人肩膀上创新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拓了人的视野,牛顿力学却仍在许多领域里应用。你不能因此而说牛顿浮浅。

  (张永谦 袁园)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