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专题 > 正文

陶世龙在中国科协“破迷反伪”研讨会上的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11:25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陶世龙在中国科协“破迷反伪”研讨会上的发言
陶世龙在中国科协“破迷反伪”研讨会上发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题目:冷看“敬畏”热

  冷看“敬畏”热,我们带着情绪化的看“敬畏”。非典期间有一种观点,借科幻名义宣传不能把病毒消灭掉,要跟它保持平衡,甚至有教授说非典会给人类造成毁灭。

  第一个问题,我不主张敬畏,苏教授将主张敬畏自然者和主张无须敬畏自然者划为
我用UC,何需电话 05年火项目赚钱最快!
新浪推出点点通阅读器 我用UC,何需电话
两大阵营,前者以环保人士为主体,后者是科学主义阵营。反对敬畏的人都是科学主义者吗?这样的划分,是不是科学主义者就反对环保?毫无根据。我1959年发表一篇文章大讲环保,提出人类历史上凡是要发展就要付出代价。美国自然基金会在中国的分会网站里有一句话“通过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方法、对话及合作以达其环保目标”。按照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的“科学文化人”标准,苏教授把这个基金会划到哪边?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天人和谐”,敬畏自然,从字面上看“和谐”和“和易”也不一样。

  很多文章把“敬”、“畏”分开辩论。廖晓义同志提倡敬畏。敬畏在中国传统中作为一个词是连起来的,不是分开的,就是“敬畏天命”,武王受命于天帝之庭,布其道以佑助四方”,敬畏就是敬畏天命,就是一种迷信,而且在中国古代大量的实践活动,像海啸、地震的时候皇帝都要祷告、上香。新浪的调查本身就不科学,因为它主张“敬畏”。主张敬畏的人有多种情况,在网络上反对敬畏的占多数,在报纸上主张敬畏的占多数,但是三分之二是新京报发布的,最近又有科技报、经济周刊发布。

  只能以人类为中心。网上有一篇文章关于“人类为中心”,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环保权都是以人为中心,没有不以人为中心。

  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人定胜天和天定胜人,天定是一个词,人定是一个词,中国古代原来是“天定可以胜人,人定也可以胜天”,我们承认过去片面强调“人定胜天”,这是错误的,但是不能倒过来片面强调“天定胜人”,最早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见于《史记伍子胥传》。

  急需普及科学提高科学素养,中国历史上信徒很多,当时的社会人们思想混乱,这中间两部分人起重要作用,一部分是领导,一部分就是信徒。如果我们领导思想工作者思想混乱,就会传播迷信。现在很多基础知识都是错误的,比如汪永晨责问何祚庥“不知道何先生知道不知道还有生物链?”生物链看起来是很残忍的,但是没有生物链生态是不能平衡的,存在这个关系生物圈才能平衡,各种生物因此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所以这些环保人士根本没有科学的态度,所谓环保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不可能按照从情感因素提出的方案办事情。比如不吃不行,不砍树不行,否则社会就不能发展了。河的中游两岸有阶梯平原,像三峡是绝对不宜修水坝,科学并不是今天才认识到的,上游两边是荒山,地壳一直在上升形成峡谷,不能开拓成平原,这些关系他们并不清楚,只是笼统地反对,因此我们新闻媒体在这方面需要提高素质,领导干部也要提高素质。

  现在一方面宣传科学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宣传人类的沦陷,几十年之后世界末日,60年之后煤会都烧完。对这些问题我都抱乐观的态度。去年美国统计,如果全世界生活水平达到美国的程度,需要三个地球的资源,那就是说别人都不要达到,但是是可以达到的,必须要依靠科学。我们要抱乐观的态度,还要依靠科学,发现问题要依靠科学,解决问题还要依靠科学。

  谢谢!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