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滚动 | 互联网 | 电信 | 业界 | 硬件 | 学园 | 软件 | 数码 | 手机 | 无线 | 下载 | 笔记本 | 台式机 |
首页 | 专题 | 封面秀 | 国际名刊 | 总裁在线 | 总编在线 | 品牌观察 | 调查 | 评论 | IT论坛 | 每日精品 | 产品大全 | 半导体
 新浪科技通信展特别策划:2004年5-10月,电信业十大争议热点
 变革中的行业注定充满争议,中国电信业发展至今,恰恰如此。经过5.17电信日改革十年探讨之后,本次我们将目光再次聚拢,将时间拉近,2004年5月到10月,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已经滋生了众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东西。>>通信展大讨论
 10月26日,中国国际通信展这一历年盛会将再次光临,新浪科技将以全新风格、多角度报道本届盛会。-
策划/撰写 曹增辉
 争议焦点:手机牌照该不该取消  专家看争议问题
62号文件的出台将手机牌照制度推到了旋涡的中心,而随后奥克斯的公开挑衅无疑将其变的更加迫切。面对借牌现象的趋于严重,手机牌照到底该不该取消还是修改,怎么改,留下了太多悬念。到目前为止,信产部一共颁发了49张牌照,GSM手机牌照30张,CDMA手机牌照19张,有14家企业同时取得了GSM及CDMA牌照。>>大讨论 ·评论:手机牌照风波应成为产业模式的转折点
·观点:奥克斯公开反对信产部非明智之举
·观点:撤消牌照并非根本解决之道
·观点:手机牌照弃与留 可否不要太极端
·杨海峰:改良5号文件更利于我国手机业发展
·庾志成:手机牌照制度应调整但不宜马上废止
·郑宏:取消手机牌照四大群体会受益
·张九陆:手机牌照将不再是铁饭碗
 争议焦点:超低资费该不该叫停  专家看争议问题
2004年6月,信产部拟硬性叫停手机资费战的消息充斥各大媒体,运营商以各种套餐形式在全国各地推行的低资费形式该不该叫停备受关注,低资费是适应了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还是扰乱了原本安静的市场竞争,难以定论,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当前手机资费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发展新用户及提高单用户消费的阻隔。>>大讨论 ·分析:试解我国电信资费管制的误区及出路
·专家认为应当允许适度的电信资费价格战存在
·常欣:引入竞争与所有制改革根除“价格病”
·周光斌:资费降价竞争 政府不亮黄牌不行
·新闻调查:谁来监管“电信价格监管者”
·分析:电信资费的政策监管会否带来行政垄断
·专家剖析:“204号文件”只是权宜之策
·专家称“204号文件”并不涉嫌越权与违法
 争议焦点:混网会不会失掉国标  专家看争议问题
风水轮流转,TD-SCDMA这个从产生就充满争议的中国民族标准在2004年迎来了转机,2004年8月,中国3G标准有望混合组网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代表欧洲势力的WCDMA以及美国所主导的CDMA2000标准在排斥了几年之后开始抛出橄榄枝,而关键的问题是,3G混合组网后,中国3G标准还有多大独立发展的胜算。>>大讨论 ·混合组网四方激辩:独立与混合之争
·3G混合组网不是1+1概念 中国3G部署不可急
·宿建光:中国“3G混合组网”未必利大于弊
·专家驳斥“3G混合组网”方案 操作难度很大
·3G上演新“三国演义”混合组网下的变局
·3G频率分配研究低调公布 暗示混合组网几率
·3G标准拟用混合组网 TD-SCDMA有望成为大网
·“3G混合组网”并非易事 各方反映参差不齐
 争议焦点:电信霸王条款何时废除  专家看争议问题
中消协的一再坚持让身出五大行业的企业焦躁不安,电信霸王条款风声鹤唳,2004年9月,在中消协对“霸王条款”点评没得到太多回应之后,消协拿出了自认为颇具杀伤力的一招,转请行政机关处罚,然后这种方式效果还有待考验。不管结果怎么样,对国内数亿电信用户而言,都是不折不扣的好事,好的开端。>>大讨论 ·观点:别把新标准出台与根除霸王条款划等号
·评论:中消协搞不定霸王条款
·严宝康:行业“霸王条款”还能走多远?
·分析:电信垄断问题不仅仅是霸王条款
·六大霸王条款解析:电信指定银行缴费不公平
·综述:离了“霸王条款”运营商还能不能活
·电信业要搞赔偿机制 霸王条款走向穷途末路
·分析电信霸王条款、带号转网与3G的频段资源
 争议焦点:新网间结算体系是否合理  专家看争议问题
作为关注网间结算问题的行外专家,中国社科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是对电信业务进行定量分析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未来的电信监管将越来越多地依赖定量信息。然后他的这一看法显然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认可,而有不少业内人士干脆称其根本“不懂电信”,不过这一体系离实施还很遥远。>>大讨论 ·各方激辩网间结算改制 张昕竹成漩涡人物
·陈金桥:网间结算是调整企业关系的重头戏
·专家:网间结算法对移动联通利润影响不大
·评论:网间结算新体系将启用 运营商得失几何
·分析:互联骨干网网间结算方案的理论思考
·王煜全:网间结算费率可以讨价还价
·新网间结算方案被指不懂电信 离实施仍很遥远
·综述:电信运营商网间结算的八个观点
 争议焦点:过期与额该不该退  专家看争议问题
虽然表面上看电话卡该不该设时限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实际情况却很复杂。既要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也要考虑整个行业的发展,如果取消了时限,对于消费者而言很方便,但对运营商来说则大大增加了经营风险,一场关于电话卡过期余额如何处理的大讨论如火如荼。相信这种讨论对即将出台的电信法颇具意义。>>大讨论

·分析:电信卡设置期限有利于消费
·电信卡余额问题辨析:退还处理并非国际惯例
·分析:退还电信卡余额是否为良策
·人民邮电报:电信卡余额处理的法律途径探讨
·专家指出电话卡过期作废不合法 余额应退还
·电话卡余额该归谁 政府主管部门意见不一
·方廷钰委员建议电话卡余额不能过期作废
·电话卡余额该归谁 政府主管部门意见不一

 争议焦点:高价选号费是否合理  专家看争议问题
2003年,信产部颁布《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时规定,03年3月1日以后电信运营商未经电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拍卖码号资源,并不得向用户收选号费或占用费。在这样的政策下。手机选号费仍然是当前电信消费市场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现象,且高价选号费愈演愈烈,那么选号费是用户需求还是不该存在?>>大讨论 ·谁来监管手机选号费:仍有叫卖20万的天价号
·分析:选号费“阴魂不散”整肃力度有待加强
·评论:手机选号费暴涨的法律透视
·北京手机选号费屡禁不止 信产部监管犹豫不决
·号码稀缺监管无奈 手机“选号费”屡禁不止
·调查显示47.40%网友赞成严打乱收电话选号费
·分析与建议:应重视电信网码号资源规划工作
·新闻背景:选号费的由来
 争议焦点:来电显示是否侵犯隐私  专家看争议问题
来电显示业务是否侵犯了主叫用户的个人隐私;如果来电号码看不见了,用户花钱买来的来电显示服务是不是就打了折扣。显然在这两个出发点上,来电显示业务变的越来越矛盾。一场关于主叫用户隐私权和被叫用户知情权的冲突浮出水面,讨论的终点,运营商在提供业务的同时,如何考虑用户的隐私?>>大讨论 ·来电显示遭局部反击 “号码隐藏”悄然兴起
·“来电显示”引发诉讼案 习惯性业务遭质疑
·律师“较真” 来电显示是否侵犯隐私权
·来电显示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权 九成观众否定
·来电显示侵犯隐私 电信“来电显示”惹官司
·调查显示仅两成网友认为来电显示侵犯隐私
·广东试验号码隐藏业务 解决来电显示隐私问题
·全国首例状告来电显示侵权案引起广泛关注
 争议焦点:宽带电话是否违规  专家看争议问题
由于未能获得当地主管部门的批准,宽带电话这一超低价电信业务在北京地区嘎然而止,然而,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话音业务,在南方已经开始呈现燎原之势。所谓宽带电话,实际上就是抛弃传统电话线,转而使用宽带传送话音,因为成本较低,价格相当便宜。那么对于宽带电话这种新业务又该如何对待呢?>>大讨论 ·宽带电话市场呼声不断 监管政策落后招争议
·宽带电话被叫停 运营商密谋语音增值新平台
·宽带电话叩响电信市场 慎重监管实属必要
·宽带电话并未全面遭禁 监管政策在谨慎制定
·王建芹:宽带电话被叫停,行业垄断合理
·分析:宽带电话 动了谁的奶酪
·专家称宽带电话是否为基础电信服务难确定
·宽带电话冲击波引发争议 政策盲点期待扫除
 争议原委:用户是否具备选择权  专家看争议问题
运营商与开发商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就是为了不让其他运营商抢占市场份额,而电信运营商在谈判中会给开发商不少好处,我们关心的是,在这场交易中,用户的选择权跑哪去了?备受关注的电信业“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经过了多少年之后,以新的形式有冒了出来,而政策目前对此还是一片空白。>>大讨论 ·小区业主无权选电信运营商 政府监管仍空白
·地产商乱收“买路钱”八大运营商秘下封杀令
·蒋明全:电信“最后一公里”三大疑问
·分析:电信市场“最后一公里”缘何多纠纷
·业主装电话可自由选择运营商
·成都最后一公里案例揭示用户权益不容侵犯
·业主状告地产商电话垄断 最后一公里争端升级
·广东通信与铁通小区圈地 固网市场酝酿变局


新浪科技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6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