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分析:退还电信卡余额是否为良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 10:52 中国经济时报

  -韩永军

  最近,有消息称,银行卡拟于7月1日起开始收取10元年费。一石激起千层浪。继电信卡余额问题之后,中消协将矛头再指银行卡,称之为“霸王条款”。

  其实,无论是电信卡还是银行卡,当一张小小的卡片牵涉到千万用户的切身利益时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E歌时代来临了!
香水首饰装扮物质女人 Diggi数字盛典
,人们所关注的就远非卡片上所标注的10元、20元了。银行卡属于金融领域,与电信卡有本质的不同,这里不作探讨。我们力图通过分析,找到解决电信卡余额问题的最佳法律途径。

  久拖难解,症结何在?

  电信卡余额能不能退?这是消费者以及电信运营商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今,对于电信卡余额,退有退的理由,不退也有不退的说法。

  “这种做法构成不当得利”,全国政协委员方廷钰称,电信卡过期作废、余额不退的做法,在法律上称为不当得利,不受法律保护。不当得利应返还给用户,用户也有权要求企业返还不当得利。电话卡内余额包含着运营商还未提供服务的对等价值,如果消费者要求退还,并愿意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运营商应扣除相应成本后归还给消费者,而不能随意侵吞。此外,“预付款性质说”和“电信服务所有权说”也成为支持退还余额的法律依据。

  不退的理由主要有“权利放弃说”,认为电信用户购买的是电信服务,当合同成立时金额就已经转化为服务,用户未能在约定的期限内消费尽话费,视为在使用期限届满对债权的自动放弃,合同因失效而不再履行,此时余额不退视为电信企业因用户放弃债权从而免除了剩下的债务,而非企业侵吞用户的财产。不退的理由还有“违约金说”和“国际惯例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吕廷杰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电信卡尤其是要求退余额呼声高的IP电话卡等,其实并不属于预付费性质,而是一种电信商品的消费凭证。判断哪些电信卡属于商品而不是预付费性质,关键在于这些卡是否可以打折以及卡的收入是否要纳税。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首先只有商品才能打折,货币是不可能打折的。其次,货币与商品发生了市场交换关系就要纳税,而没有交换是不纳税的。

  电信卡余额,退还是不退?尽管有关部门多次召开协调论证会,但由于难以找到平衡企业利益和用户利益的最佳结合点,电信卡余额处理就成为一个久拖难解的棘手问题。

  电信卡:有价证券还是服务合同?

  如何破解这一棘手难题?笔者认为,法律定性是关键。辨明电信卡的法律性质以及电信卡余额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对于电信卡的法律性质,目前有两种说法:有价证券和电信服务合同。笔者的观点是:电信卡不是有价证券,而是电信服务合同,其法律关系受《民法通则》及《合同法》调整。

  一般而言,证券可以分为金额券、资格证券和有价证券三类。典型的金额券是邮票和印花。可以看出,电信卡不属于金额券,因为金额券有三个特征,即为特殊目的而使用、由国家或国家授权机构制作、证券形式和证券权利密不可分。这种“密不可分”体现为:若丢失邮票,则无法寄信;若失去印花,则无法表示缴纳了印花税。但丢失了电信卡,只要记住了账号和密码,同样可以享有电信服务。电信卡也不属于资格证券。资格证券,是指表明证券持有人具有行使一定权利资格的证券。其典型形式是银行存折、车船票、存车票、行李票等。如飞机票持有人必须向检票人出示飞机票,才能乘坐飞机,这时可以推定飞机票持有人是享有并有资格行使权力的人。电信卡持有人无须向电信运营商出示电信卡也能享有电信服务,因此电信卡不是资格证券。

  有价证券是指设定并证明某项财产权利并且能够流通的一种书面凭证。它包括1设定一定股份权利的有价证券,如股票;2设定一定物权的有价证券,如抵押单;3设定一定债权的有价证券,如公债券、本票、汇票、支票等。有价证券具有三个法律特征,电信卡并不符合这三个法律特征,因此,电信卡不是有价证券。

  那么,为什么说电信卡的性质是合同呢?我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而电信卡正是电信业务经营者和电信卡使用者之间设定电信服务的协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格式合同。其各阶段的法律意义是:

  ——合同成立阶段。《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电信业务经营者发行附有价款、履行期限的电信卡,内容具体确定,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明确,属于要约。用户购买电信卡,取得了电信卡的所有权,同时,这一行为是用户对电信业务经营者所发出要约的承诺,这时,双方所订立的电信服务合同宣告成立。

  ——合同生效、履行、终止阶段。《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一般说来,电信卡所附的期限属于终止期限。《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也就是说,持卡人在购买电信卡,取得账号、密码时,电信服务合同成立并生效。持卡人可以在终止期限届满前随时享有电信服务。如果电信用户一次或数次使用完电信卡上的金额,那么,双方合同终止,不存在电信卡余额处理问题。但如果用户在终止期限届满时仍未使用完电信卡上的金额,就产生了如何处理电信卡余额的问题了。

  电信卡余额:“退”是否为良策?

  笔者认为,电信卡余额,其实有两种形态:一是人为形态,即由持卡人的行为引起的余额,即持卡人由于出国、丢失、遗忘等原因,难以在电信卡有效期届满时使用完的金额。二是自然形态,即由于计费产生的差额,如IC卡等电话卡快使用完毕时,剩余的钱不足以打一次电话。

  对于自然形态的余额——因计费的原因使剩下的余额不够一次计费数额的零头,美国1934年通信法提出了“不得切断”原理,通信公司不得因用户未支付任何一种按次付费业务的费用而切断或中断用户的本地电话交换业务或长途电话业务。运用到电信卡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得因持卡人卡面资费用尽或不足而切断或中断该持卡人尚未结束的通话,发卡人依然具有为持卡人提供最后一个时间单位电信服务的义务。

  实际上,关于电信卡余额要求退还的最激烈的争议属于第一种人为形态,即因为持卡人出国、懈怠行使权力等情形所产生的余额。

  “电信卡金额属于预付款,到期应退还。”“电信卡余额属于不当得利,电信企业应当予以退还。”这是目前要求退还余额的两种法律观点。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7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实际上,支付预付款主要目的是一方资金融通有问题,为达到合同目的预先支付部分而非全部数额的款项,在合同履行阶段,预付款可以抵作价款。如房屋买卖一般可以先交付20%的预付款,其余部分可以按揭贷款。因此,电信卡金额不是预收款。退一步讲,即使认定电信卡面金额是预收款,退还的前提也应属于电信业务经营者未按照约定提供电信服务,而现在恰恰是消费者的原因导致余额产生。

  我国《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失效,即为合同关系不复存在,其产生的法律后果就是使当事人摆脱了合同关系的拘束,合同不再进行履行。由于用户最初以支付一定金额的方式取得电信卡,这时通过购买行为使得原有金额转化为享有服务的权利,因此,当使用期限届满,这种权利也就消失了,不存在余额返还。但也有观点认为,在此情况下,当事人一方已经部分或全部履行了债务,对方却未履行对待给付,或者虽然也履行了债务,但双方各自的履行数量不对等。

  如果仅仅是观点之争,问题倒并不复杂。关键是放弃了孰对孰错的争论后,问题可能会发生这样的转化:

  第一种情形是电信卡成为紧俏商品。即使电信企业后退一步,自愿提供电信卡余额退还服务,也无疑会增加专门的机构和大量的人员,去仓促应对每天所存在的人数不确定、金额不确定的退还服务……如果电信卡仍然持续打折的话,大量投机者将应运而生——因为余额本身就是一个伸缩性很强的概念,从折扣与余额之间谋取差价将会成为一种获取暴利的捷径。同时,电信卡期限如同虚设,而一旦不设置退款有效期,电信企业就需要为不断沉淀的卡号添置服务器,成本高昂……

  第二种情形是电信卡从此消失。法律并没有规定电信企业必须提供电信卡业务的义务,电信卡只是电信服务营销的一种手段,如果法律强行规定电信卡过期余额必须退还的话,电信企业必然会考虑因此而增加的管理成本和交易风险,如果这种成本或风险是企业难以承受的话,电信企业极有可能在退还所有电信卡余额之后放弃电信卡这种业务或服务,这时,先前设定的法律强行性规定就成为一纸空文。而法律又不可能以干预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为目的,再强行规定电信企业必须提供电信卡服务,那样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2004年广博会官方网站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中超 奥运男排落选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