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一手养大的长城集团,毕竟承载了太多的理想、使命和寄托。——作为地地道道的国有企业,长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振兴PC民族产业的重任。正因为肩负重任,从1986年的长城0520CH开始,长城在科技创新方面走的是自主开发的路子,主板、电源、扩展卡、显示器,除了CPU,什么都想自己设计,形成了专注科研开发,轻视销售渠道的“长城模式”。
分析认为,在这种战略背后是长城决策层对产品和技术的执著。当时的董事长王之有一段著名的话:“长城集团不‘倒卖’产品,长城要致力于建立计算机工业制造技术体系,要踏实地做计算机制造。谁要是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谁就可以离开长城。”
陈肇雄成为长城董事长之后,曾对媒体表述过这样的观点:“长城集团和中国电子集团同属一个系统,历史沿革差不多。两个集团内部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集团中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抓住了新的技术发展和国际上产业转移的机遇,及时地实现了内部的业务重组和管理变革。而失败的企业往往都是因为守着老产品、老体制不放,没有适时改革内部管理机制、也未能适时推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新技术和产品。”
陈肇雄知道,对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发展战略、机制与体制的改革,虽然也有诸多困难,但毕竟能够找到抓手。可是,要规避企业在既有文化引导下的不良惯性则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不能不承认,尽管长城集团在创立伊始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但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长城决策者企业家精神的原动力与市场经济的脚步不能完全匹配所导致的问题接踵而至。尤其是作为其品牌重要支柱的长城电脑,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逐年下降,甚至坠入了连连亏损的深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