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世界遗产”,我们应该这么做:
|
面对日趋严重的遗产隐患,不少人士忧心忡忡:当一些地方争抢申报世界遗产时,是否还记得“申遗”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当“申遗”成功之后,是否记得当初申报时的承诺有多少?不管成不成功,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世界遗产”保护做点什么?>>[发表评论]
|
别动不动就把“世界遗产”当作影视拍摄和大型活动的基地
|
高科技装备保护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
北京市政府制定出台《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严格限制利用长城这个“世界遗产”拍摄电影、电视和举办大型活动。 “世界遗产”不需要靠拍电影电视来扩大知名度,一部影视作品的价值无论如何也无法跟“世界遗产”的价值相比。别动不动就把“世界遗产”当作影视拍摄和大型活动的基地。>>[发表评论]
|
专家们利用超声、声波、地勘测、电阴率法探测以及微测探等科技手段为大佛检查病因。针对大佛的主要“病症”,着力研究造像岩体防风化技术、生物侵害与生物风化技术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近年来,政府不仅投资近百万元在天坛的中轴线和重点部位安装了电视监控和报警系统,还对天坛古建筑的防火、防雷、防虫及石材的风化等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发表评论]
|
理顺管理体制
纳入制度化轨道是当务之急
|
学习和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做法
|
如何持续、有效地保护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制度化轨道。首先,要吸取国外相关规定和条例的精髓,因地制宜地订出符合国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另外,“多龙治水则治不好水”。因此,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成为当务之急。>>[发表评论]
|
美国法律严格禁止在所有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修建索道。公园内除了按公路美学的原则修建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 在欧洲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国,世界遗产保护区内几乎见不到索道,即使有,也都远离遗产保护区。“人满为患”被国外视为破坏景观生态的严重现象。>>[发表评论]
|
●结束语:“世界遗产”要“申”更要“保”
|
一些地方“申遗”工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往往把目光盯在经济利益上,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申报前热火朝天,申报后温度下降;申报前抢“牌子”,申报后要“票子”,一旦申报成功,日思夜想的是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至于什么遗产保护、爱护遗产等等,全都抛到了脑后。 这种只“申”不“保”,借“申”生财的做法,自然给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蒙上一层阴影。应该指出,“申遗”工作是与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思想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对于文化遗产,应该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没有很好的保护,就根本谈不上开发利用,如果只“申”不“保”,不把“申遗”当作一种责任的话,则有可能落下个千古骂名。>>[全文]
>>[发表评论]
|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

|
责任编辑:雷永青 010-82628888-51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