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摘要
[>>
点此下载报告全文] |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二、对互联网的看法和态度
2.1 网上的信息是否可靠?
2.2 对互联网的态度
2.3 互联网的管理和控制
2.3.1 互联网是否需要管理和控制?
2.3.2 哪些网络内容需要管理和控制?
2.3.3 谁应该对网络管理和控制起主要作用
三、互联网的采用
3.1
七城市互联网普及率
3.2
互联网采用的人口分布
3.3
互联网使用经验
四、互联网的使用
4.1
上网地点 4.2
在家上网方式
4.3
上网时间
4.4
网络行为
4.4.1
人际交流 4.4.2
查询信息
4.4.3
娱乐 4.4.4
网上交易
4.4.5
网上学习
4.5
经常使用的网站
4.6
搜索引擎
4.6.1 谁使用搜索引擎?
4.6.2 最常使用的搜索引擎
4.6.3 搜索的内容
4.6.4 对搜索引擎的满意程度
五、互联网与媒介
5.1 网络与媒介使用
5.1.1 媒介渗透率
5.1.2 媒介使用时间
5.2 媒介的作用
5.2.1媒介作为信息来源
5.2.2媒介作为娱乐来源
5.3 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5.4 媒介信任
六、互联网与人际交往
6.1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的交往方式及其应用
6.1.1 手机通话与短信 6.1.2 电子邮件
6.1.3 MSN 6.1.4 QQ
6.2 交往对象与交往方式
6.3 互联网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6.3.1网民交往的范围和非网民的区别
6.3.2 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
6.3.3 网络会影响面对面的交往吗?
七、互联网与政治及电子政务
7.1 互联网与政治参与
7.2 电子政务
7.2.1 对电子政务的认知
7.2.2电子政务的使用 |
|
◆
对互联网的态度
>> |
人们对互联网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人们是否使用互联网以及如何使用。在社科院以往的调查中,通过分析网民和非网民对互联网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发现对互联网的消极态度影响了普通民众对互联网的采用。
网民无例外地比非网民更加了解和赞同互联网的积极方面;而非网民则比网民更多地看到了网络的消极方面。
 |
◆
网民网络行为
>> |
访网民最普遍的网络行为是漫无目的的一般浏览,其平均使用频率超过了每周一次(3.5)。接近平均每周一次的网络行为是阅读国内和本地新闻、下载或听音乐以及使用即时聊天工具QQ(大约在2.8左右),接下来的则是查找国际新闻、下载或者观看电影、玩游戏和收发电子邮件。由此可见,被访网民上网的主要内容仍然还是阅读新闻和娱乐两大项。同时,我们在问卷中还问到了阅读新闻的类型,结果发现网民阅读最多的新闻还是有关娱乐的新闻。由此更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使用的娱乐特性。>>详细 |
◆
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 |
互联网对传统媒介的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网络影响最多的是看电视的时间,超过半数的网民认为自己上网后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22.5%的网民认为自己上网后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很多,32.5%的网民认为自己上网后看电视的时间有点减少。其次是杂志,有35.2%的被访网民认为自己上网后阅读杂志的时间减少了。认为自己上网后读报纸、听广播和读书的时间减少的网民也都超过了30%。>>详细 |
◆
互联网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 |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且也带来了人际交往的一场革命。在美国,My space,You
tube等网站为网民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交友的多媒介平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散,我国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不仅在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上出现了网络社区,而且还涌现了天涯、猫扑、百度贴吧等大型虚拟社区。利用互联网的多种传播功能,网民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维系各种社会关系,构建个性化的社会网络。>>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