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主营业务在中国,因此在今后的国际化进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要适应国际竞争、国际法律等的约束
就在几年前,人们还在猜测,未来谁会代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是具有国企背景的垄断行业,还是发展迅猛的互联网企业?19日晚间,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首个交易日即受到追捧上涨。来自全球的投资者究竟在阿里巴巴身上看到了怎样的未来?
上市首日大涨38%
经历了漫长的询价过程后,阿里巴巴19日在美国纽交所以92.7美元开盘,股票代码为“BABA”,首个交易日以93.89美元报收,较发行价上涨38.07%,当日的市值已高达2314亿美元,以惊艳的表现成就美国史上融资规模最大的IPO。
阿里巴巴首秀远比市场预料的更为火爆,阿里巴巴受到美国投资者看好的主要依据之一,是阿里巴巴近日公布的2季度财报。未来资产环球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RahulChadha表示,通过财报看到,阿里巴巴已经有一套强大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它的毛利率为75%,运营利润率接近55%。但接下去5-7年,一个关键问题是管理层要到亚洲其他国家去找类似的市场机会,或者是去亚洲以外的其他国家。绕道海外上市的“尴尬”
随着阿里巴巴在美成功上市,再次引发了投资者对国内资本市场制度的热议。一家中国互联网巨头,如何与国内投资者失之交臂?
“由于A股市场种种限制,近年来,多家国内互联网高科技类企业被迫海外上市。”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的这句话,正是道出了中国概念股纷纷海外上市的“尴尬”现实。
根据我国现行证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公司法则将调整对象明确设定为“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正是注册于海外的阿里巴巴集团,不得不因其“外资企业”的身份与A股市场失之交臂的最直接原因。
另外,如果按照A股IPO相关标准,拟上市公司必须在IPO申请之前大规模清理职工持股,将股东人数减缩到200人以内。而据其向美国证交会提交的文件显示,阿里巴巴现有员工和前员工共持有26.7%的股权。很显然,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这一条也不可能做的到。
在业内分析师看来,国内资本市场制度的设计缺乏必要的弹性,A股上市发行条件“苛刻”。面对阿里巴巴等企业海外上市的选择,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曾表示,“大批中国创新型企业境外上市是严重的教训,今后不应该重蹈覆辙。”
下一站路在何方?
退去上市的繁华,融资完成后,阿里巴巴下一步将会有哪些新的布局和动向?
“未来的阿里巴巴在与零售商业相关的领域,可能存在三个层面的动向。”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总经理陈曦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首先是打破瓶颈,上市后将有利于加速其针对境内消费者的跨境零售电商的平台搭建,有利于在移动互联接口持续发力,加大导流与体验的竞争力;其次阿里巴巴会不断强化优势,其战略布局菜鸟物流、阿里云两大板块,促成其商业行为的结构性优化;第三,阿里巴巴可能延续O2O策略,在实体商业资源的捆绑与利用上,有更为深入的合作,为实现数据抓取与客户导流,不排除拓展在硬件终端领域的尝试与合作。
在华安证券投资顾问屈放看来,阿里巴巴首先要明确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最近几年大规模收购,涉及诸多行业,不利于其集中资源搞主营业务;第二,阿里巴巴主营业务在中国,因此在今后的国际化进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要适应国际竞争、国际法律等的约束;第三,创新一直是阿里巴巴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这种动力的连贯性将会成为挑战其后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