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刘湘明:Web2.0泡沫欲来风满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18:18 《IT经理世界》杂志

  - 刘湘明

  再玄妙的前景描述,也回避不开基本的商业逻辑

  最近让我很感到困惑的一件事情,就是“到底什么是Web 2.0”?

  进入2006年以后,这个词听的越来越多,我也就越来越糊涂。互联网才刚刚过了几天的舒心日子,怎么又出了个2.0?感觉好像一个昨天还流着鼻涕满地乱跑的孩子,今天突然领了个儿子出来。

  到Google上搜索一下,网络上关于这个名字的解释很多,再加上什么RSS、Blog、Podcasting、SNS、WIKI、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Social Bookmark(要是您不明白所有这些单词的含义,一点儿都别着急。有的词我也是刚认识,还没试过)等一大堆表现形式,以及与Web 1.0的差异比较,都是一大篇一大篇的论述。但是把目前还当红的Google划到一代还是二代,各个Web 2.0门派好像还有些不同意见。

  但如果您看到这个数字,可能就会明白一部分原因——2005年,在中国从事创投的境内外机构共募集40.33亿美元的新基金,成为中国创投历史上募资最多的年份,超过了此前3年的总额。热钱如此之多,以至于很多Web 1.0时代的英雄如周鸿、沈南鹏、林欣禾都要改行去做投资,有价值的项目相形之下立刻显得稀缺,而且众多投资人之间的彼此竞争也很容易造成投资界“通货膨胀”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创意成本和进入成本都相对很低的互联网又成了寻找投资的好鱼饵。为了有别于那些有“泡沫前科”的老牌互联网公司,去年在国外应运而生的Web 2.0概念自然开始走红。

  但是,几乎完全依托于互联网内容的Web 2.0面临的问题和当年他爹没有任何区别:商业机会在哪里?门槛在哪里?

  完全基于内容的互联网盈利模式,到如今都是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要知道“中国网络广告的总量也就相当于两个省级电视台”(《三联生活周刊》语)。要是没有短信和

网络游戏,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至今还会在黑暗中摸索。

  进入2006年,Google的股价开始连续下跌。有分析家指出,多数人把95%的上网时间用于搜索以外的其他事情,但搜索网站却占据了互联网广告份额的40%,这个巨大的数字差异才是极大的隐患。而Google最近对一家网络字处理软件

开发商的收购,是否可以认为是一个不那么“2.0”的动作呢?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开始的美国股灾之前,乔·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对自己说,如果连擦鞋匠都在买

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就是这一闪念,让肯尼迪家族从股市全身而退。而目前Web 2.0进入门槛之低、热钱之多,要远甚于那时。

  多年前“新经济”如日中天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曾经冷静地提了一个问题:新经济这好那也好,好像什么成本都降低了、什么界限都没有了,但是只有一点被忽略了——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后来的泡沫证实了他这个朴素的推理根据——再玄妙的前景描述,也回避不开基本的商业逻辑。

  更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后我的这个睿智的同事,也转行去做了风险投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3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