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调查

李开复简介

出生日期:1961年12月3日生于中国台湾

毕业院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

职业经历:1983年-1990年曾就读于卡耐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之后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1996-1998年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总裁;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2005年7月闪电跳槽谷歌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李开复其言

谷歌业绩

谷歌近一年股价走势

    谷歌2009年第二季度营收为55.2亿美元,同比增长3%;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谷歌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谷歌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7.1亿美元。全文

谷歌简介

  • 公司类型:上市公司(Nasdaq:GOOG)
  • 成立时间:1998年9月7日
  • 总部地点:美国加州山景城
  • 口号:Don't be evil(不作恶)
  • 员工数:19,604(截至2008年6月30日)

谷歌主要产品

谷歌总部

谷歌总部

  • 谷歌网络搜索引擎google.com
  • Google Adsenseg广告计划
  • 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
  • 电子邮件服务Gmail
  • Picasa网络相册
  • Chrome开源网页浏览器
  • 谷歌拼音输入法
  • 用户自定义的个性化首页iGoogle

相关专题

李开复闪电加盟谷歌

2005年7月,李开复闪电加盟谷歌引发微软诉讼,最终得以和解。

谷歌大中华区总裁离职

2006年12月8日谷歌宣布大中华区联合总裁周韶宁离职。

盛大网络总裁唐骏离职

盛大网络宣布,由于个人发展需要,唐骏将不再担任公司总裁一职。

专访李开复 更多>>

  9月4日,谷歌全球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离职将进行创业,当晚,李开复独家接受了新浪科技视频专访,就在谷歌任职4年以及未来将成立创业资金帮助广大青少年创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详细]
·对创业者来说沟通合作比资金重要
  创业者最需要的帮助是如何做一个全方位的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反而更重要就是学习一些财务、管理,市场。理解与人沟通、合作是怎么回事,这个远远比资金更重要。[详细]
·4个星期完成创业计划及融资
  8月8号到今天这四个星期左右,一方面我还是要帮谷歌中国做一切我的职责之内需要做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要开始我的创业计划。整个创业计划和融资都是在这四个星期之内完成的。[详细]
·谷歌员工提供搞笑故事祝福李开复
但是几乎每个人提出来都是对我的关切,让我觉得真得非常感动。还有的员工说,你要安排一整天出来,每个人要跟你照相,你要再帮我们做三个讲座才能走。问了我十几个问题。[详细]
·在谷歌品牌推广上存在遗憾
  如果有一个地方做得不好,就是谷歌品牌推广、普及和认知。当一个公司它的产品都做得这么好,像谷歌中国今天应该还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虽然市场份额有涨,但是应该涨得更多。[详细]
·未来将挑选有热情的公司
  就是一定要是办这个公司需要的人才,所以我不可能去招聘一万个人,十万个人,我们到底是一个创业阶级的公司,所以我们无论资金人数都会是有限的,所以还是挑那种特别有热情。[详细]
·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
  不在乎这些人怎么说,正面负面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我认为我在乎的我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是自己是否是一个真诚的,值得别人尊敬的人。[详细]
李开复简介: 1983年-1990年曾就读于卡耐基梅隆大学;之后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2005年7月闪电跳槽谷歌任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独家披露李开复离职内情

    8月5日李开复向其老板艾伦·尤斯塔斯正式提出离职,并婉言拒绝了谷歌天价股票及亚太区产品和工程总裁的续约邀请。新浪科技独家获悉李开复九月将出版的新书《世界因你不同》部分内容,李开复记录了和艾伦关于离职的对话。艾伦掌管着Google最大的资产:一万个工程师。四年前正是他帮李开复争取到谷歌的offer。[详细]
    李开复于6月底就已经计划向总部提出离职,但由于谷歌中国突然处理急需处理的事情,李开复决定解决之后才离开。李开复所指的“急需处理的事情”是指6月央视曝光谷歌中国存大量淫秽色情信息。原计划6月提出离职的李开复告诉自己,一定要将那件事情负责地解决之后才可以离开。[详细]
    新浪科技独家获悉,李开复认为谷歌中国现在已经发展到平稳阶段,对于谷歌现在已经没有遗憾,接下来他希望和中国年轻人打造新的技术奇迹。在李开复看来,加入谷歌中国,这是一段无怨无悔的日子。李开复甚至表示,这是截止到目前其职业生涯中最精彩、最具有戏剧性的篇章。[详细]
    在新浪独家获悉的一份内部材料里,李开复提及了离职后职业规划:和中国的年轻人一起打造新技术奇迹,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并希望和年轻人一起,帮助年轻人去实现创业梦想。据接近李开复的人士透露,李开复或将设立资金帮助中国青年创业。李开复认为,他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能够很好的帮助年轻人建立团队。[详细]

独家采访 更多>>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
张亚勤

张亚勤:李开复成绩很大 很不容易

  张亚勤表示,他在几个星期前已经知道李开复辞职的事,这么多年李开复一直很关心青年的成长,现在他辞职创办一个帮助青年创业的平台,正圆了他多年心愿。[全文]


著名IT博客
洪波

洪波:李开复为谷歌中国取得不错开局

  著名IT博客洪波对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离职一事作出评述,他认为李开复这四年来交上了一份及格的答卷,为谷歌在中国打下了稳固的根基,取得了不错的开局。[全文]


资深互联网人士
 谢文

谢文:成功遗憾并存 创业可行性低

  谢文表示,谷歌中国下一步要做的依然是努力提升市场份额,针对中国市场开发拳头产品。此外还需要把公司价值观和中国国情良性地结合,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全文]


社科院信息化中心
姜奇平

姜奇平:李开复辞职对谷歌中国无大影响

  姜奇平表示,谷歌总部需要一个能将人工智能带向新台阶的人,人工智能有很大壁垒,想找一个这方面超过李开复的人不易。谷歌在中国需要找熟悉商业运作的人。[全文]


易观国际总裁
于扬

于扬:李开复继任者应是位外交大使

  在传出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将离职的消息后。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认为,李开复的继任者应该是一位有很强内外部沟通能力的“外交大使”。[全文]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胡延平

胡延平:谷歌中国总裁很烫手

  针对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辞职一事,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认为,谷歌很烫手,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换谁都不好做。[全文]

李开复加盟谷歌中国变化

谷歌(Nasdaq:GOOG)股价走势图
·谷歌2009第二季净利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4%
·谷歌2009第一季度净利润14亿美元同比增长6%
·2008财年第四季度净利3.82亿美元  ·2008财年第三季度净利13.5亿美元
·2008财年第二季净利12.5亿美元    ·2008财年第一季度净利13.1亿美元
2009年6月10日,谷歌中国正式推出购物搜索测试版,其搜索范围覆盖了B2C、C2C等领域。意味着谷歌间接介入潜力巨大的网购市场。详细>>
2009年3月30日,谷歌与巨鲸音乐网(下称“巨鲸”)今日在北京联合宣布,双方合作的MP3搜索业务正式上线。详细>>
2008年3月28日,谷歌中国首页第一次大动作改版,页面打破过去的简单风格,在搜索框下添加了视频、图片、资讯、地图等快捷入口。详细>>
2007年4月4日,谷歌拼音输入法正式对外发布,具备智能组句、流行词汇、网络同步、一键搜索及英文提示等特色功能。详细>>
2006年4月12日,Google中国推出中文名称“谷歌”,但名字刚一推出,就受到业界的广泛质疑。详细>>

李开复职场生涯

1988 - 1990 1990 - 1996 1996 - 1998 1998-2005 2005-2009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1988年,《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在校期间,李开复还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因为1988年击败了人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
    李开复在苹果公司任职六年。最后担任的一个职务是苹果公司交互式多媒体部门的副总裁,该部门开发出了QuickTime,QuickDraw 3D,QuickTime VR,PlainTalk等产品。
    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 子公司总裁)
    李开复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
    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中国研究院以新一代多媒体、新一代用户界面和新一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闪电加盟Google。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
     李开复于2005年7月20日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负责Google(谷歌)中国公共关系事务以及Google(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的运营工作。

李开复·影像

影像·李开复

专题内搜索

李开复所著书籍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自己总有一种提笔写作的冲动,因为作者相信自己在青年一代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作者希望能尽力帮助他们。

与未来同行

本书以“未来”为主线,划分为三个主题。 迎接未来、创建未来和憧憬未来。

一网情深

本书是李开复在“开复学生网”(现我学网)上和中国青年学生三年对话内容的梳理和总结。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