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察: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造电信强国 支持媒体-《通信世界》《人民邮电报》;本期策划:曹增辉 |
|
|
国际电联将2004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确定为“信息通信技术:引领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与中国通信业“由大到强”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
中国的信息产业面临“做大”和“做强”的双重课题,要想后来居上,取得“非常规、跳跃式”的发展,要想与世界通信巨头同台竞技,要想让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更大地造福于人民,中国的通信业还有很多事要做。 |
 |
|
 |
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电信强国目标引领通信业持续发展 |
王部长说:“目前,我国电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总量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产业结构、核心技术、管理水平、综合效益、普及程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大’而不强。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要求信息产业不仅要做大,而且要做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跨越式发展,我国信息产业也已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制造业、运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努力向电子制造强国、电信强国的目标迈进。要引导企业围绕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全面提升技术、业务、管理和机制创新能力,走质量、效益、速度、规模并重之路,增强核心竞争力。” |
|
|
------信息产业部各司局领导谈电信强国------ |
苏金生局长:以信息通信促经济发展 |
陈伟副司长:强化经济职能助力电信 |
张春林副司长:可持续发展促电信强国 |
电信管理局要加强与各省通信管理局及相关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推动电信监管工作有效开展。相信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指引下,在全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电信强国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
从电信大国到电信强国的转变,要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要想顺利实现,有赖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实现新时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电信强国是一个目标,现在信息产业部正在组织进行相关的研究。电信强国需要一系列指标来进行衡量与描述,我国电信发展要“由大到强”,这需要制定出一个标准,要有具体的指标去描述它,如通信能力达到什么水平,服务、管理达到什么水准才算强国等 |
|
季金奎司长:以通信发展促信息化发展 |
张琪司长:大力推进3G研发及产业化 |
|
从整体看,通信运营业为国民经济信息化提供支持的同时,要加快企业自身信息化步伐,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质量,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电信运营业既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同时又面临挑战。 |
由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的TD-SCDMA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在移动专项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进步:完成了TD-SCDMA国际标准制定,并被ITU和3GPP接纳为国际标准,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三大主流标准之一。 |
|
|
------运营商谈建设电信强国的思路------ |
网通集团总经理张春江:决战2004四大任务 |
网通今年将重点抓好三大业务的发展:固话放号、小灵通和宽带接入业务。本地网收入占网通集团总收入80%以上,重要性不言而喻。本地电话放号工作多年来是网通公司的重中之重,张春江要求北方10省立足做好固定网运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深度挖掘固定网庞大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盘活存量、激活增量,把市场做深、做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
中国电信总经理周德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本届电信日的主题,既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充分肯定,又表明人们对信息通信技术在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寄予厚望。电信业是信息通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绿色生产力的突出代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铁通副总经理林源: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
伴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通信技术已经不同于传统通信概念,除了包括基础电信业务外,还包括旨在提高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的新型信息服务。成立三年的中国铁通,作为国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一直在积极调整自身,自觉面向信息社会思考问题,站在新的高度认识和定位自身的使命和作用,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力支持社会信息化建设,努力推动我国由电信大国向电信强国的转变。 |
------电信行业专家谈“电信强国”之道------ |
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钟义信教授
|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寿鹏 |
从系统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电信业“生态链”的概念。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要遵循其生长规律,满足其生态环境“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激励经济体制活力-优化社会法制体系”,这是一个产业,包括电信业由“大”到“强”的共同生态链 |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不只是向中国信息通信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更激起了产业上下渴求再立新功的豪情。邬贺铨强调,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运营商只有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树立大信息服务商观念,与上下游产业链广泛联合,才能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业务。 |
邓寿鹏认为,在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很多传统产业具有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代价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特点,但是,这条路越走越窄——一方面,能源是稀缺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理论上讲,工业前进一步,能源离告罄就接近一步。 |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经济系主任陈禹 |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 |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雷震洲 |
陈教授认为,信息通信业应该被视作一种先行性的基础产业去看待。它和交通、能源等产业一样,是为其它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的“铺路者”。美国曾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就很恰当地表明了信息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吕廷杰认为我国运营企业从行政专营过渡到竞争阶段,经营决策已经越来越理性。从最早的以技术做品牌,再到真正的客户品牌,都见证着运营商的一点一滴的进步。但是,吕廷杰表示从经济学中企业的三种竞争优势来看,我国电信运营企业还存在很多不足。 |
全球化就是提高国际通信能力,扩大国际合作,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适应将来的多边贸易体制。通信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全球化趋势使原来国际电信与信息服务贸易的双边贸易体制向市场更开放、贸易更自由、竞争更激烈的多边贸易体制转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