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廷杰:把脉行业隐忧点评做强之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5日 15:40 通信世界 | |||||||||
(本刊记者王倩倩)2003年,中国电信业的总收入达4610亿元,折合约560亿美元,与美国相差近6倍,还不如AT&T一家电信公司的业务收入。从其它几个关键指标看,我国电话主线数、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用户数都占世界的1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20%,但收入却仅占5%,“大而不强”、增量不增收的现实呼唤实施“强国”战略。但“电信强国”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政府、企业、产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协同努力。而目前我国电信业究竟存在哪些隐忧?政府和企业应该怎样贯彻实施“电信强国”战略?就这些热点问题
产权矛盾挑战监管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制度扶持,电信业的良性发展同样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的电信业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垄断格局,公平、有效的新的市场秩序尚未形成。吕廷杰认为这首先是因为法律体系不完善,无法可依令监管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电信法制建设滞后于电信市场发展,《电信法》的尽快出台将为我国迈向电信强国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是产权结构对监管的影响。这是我国电信监管面临的最突出最尖锐的矛盾。我国电信改革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西方国家电信市场结构改革往往伴随着电信市场的私有化,而我国电信市场结构变化的同时,电信市场主体基本上都是国有或国家控股。由于政府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就不可能完全放开市场,实现完全有效的竞争。产权矛盾制约监管,这使得我国的监管工作相比其它国家要难得多。第三,监管机构要按照规律和科学办事。吕廷杰强调按规律办事在目前电信改革初期、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尤其重要。目前电信市场竞争是国有独资和国家控股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市场监管必须符合科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赵弘强同样认为适当市场化与适度保护国有资产是我国电信监管中的一个矛盾,但两者不是不可调和的。监管机构必须把握好这个“度”,一方面建立一个合理竞争机制,使市场环境更公平合理,使用户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又要保护本国的产业结构和民族工业,在行业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都为我国的电信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是根本 做强电信业,政府是关键,企业是根本。因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提出的强国战略,最终还要靠企业去实施。吕廷杰认为我国运营企业从行政专营过渡到竞争阶段,经营决策已经越来越理性。从最早的以技术做品牌(如800、ADSL、小灵通等),到以业务做品牌(如全球通、神州行等),再到真正的客户品牌——动感地带的出现,都见证着运营商的一点一滴的进步。但是,吕廷杰表示从经济学中企业的三种竞争优势来看,我国电信运营企业还存在很多不足。 第一,基于总成本领先的价格优势不足。在同业竞争中,价格战会成为企业的首选策略。但如果这种价格战并不是基于企业总成本的领先,就无异于“自杀性行为”。我国各地不断升温的价格战大多属于恶性竞争,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而这也在一定层面上说明了我国企业竞争能力不强。 第二,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优势不足。在我国,运营商的产品和服务几乎都是同质竞争,这也是落入价格战怪圈的原因之一。随着增值业务的发展,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会越来越高,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但新业务的出现必然给监管带来压力,差异化竞争容易导致新业务的不连不通。而一旦实现互联互通,必然削弱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这一矛盾目前来讲依然很难解决。 第三,目标聚集的战略优势不足。目标聚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体现,也是市场竞争的另一个优势所在。所谓目标聚集,意指企业选定一种产品或业务作为市场主攻对象。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中国移动提出的“移动通信专家”,就是目标聚集的一个范例。但是,随着运营商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张,决策层的判断难度加大,究竟是应该多头出击还是认准一点。吕廷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应坚持目标聚集战略,走经营专业化、投资多元化之路。 运营商要做强,走出国门是必然选择。赵弘强认为运营商的国际化水平和服务水平是衡量电信强国的重要标准,同国外运营商制定自己的中国战略一样,我国运营商必须制定自己的国际战略。而其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政府的配合与协助。吕廷杰指出,我国的政府监管在这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监管机构更注重在国内市场上对企业的保护,而国外恰恰相反,在本土市场往往完全放开,而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则给予更大的优惠。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地“与狼共舞”,才能练就高超的技能。 同样,对于设备制造业来说,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也必须走向国际市场。吕廷杰认为制造企业首先必须明确几个概念——标准、专利和研发。标准更多的是基于技术背景的政治妥协,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只有后两者才能为企业创造收益。三者的投入之比为1:10:500,企业应该在衡量自己的长处和研发力量基础上,走国际合作道路。吕廷杰认为这也是未来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比我国的运营商,赵弘强认为制造商还比较弱小,我国应该重点培养一批本土的优秀制造企业,不断提高它们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而制造商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应该成为衡量电信强国的重要指标。他认为只有监管机制、运营商、制造商和用户满意度都达到世界水平,才能实现真正的电信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