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滚动 | 互联网 | 电信 | 业界 | 硬件 | 学园 | 软件 | 数码 | 手机 | 无线 | 下载 | 笔记本 | 台式机 |
首页 | 专题 | 封面秀 | 国际名刊 | 总裁在线 | 总编在线 | 品牌观察 | 调查 | 评论 | IT论坛 | 每日精品 | 产品大全 | 半导体
 
  ●正视问题:中国学术七大“不端行为”
  你认为中国学术“七宗罪”中最严重的是:
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伪造篡改实验数据
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
重复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
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
过分追求名利,助浮躁之风

  2月9日,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披露当前中国学术七大“不端行为”,被媒体称为中国科学工作者背离科学道德的“七宗罪”:(1) 抄袭剽窃他人成果;(2) 伪造篡改实验数据;(3) 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4) 重复发表论文;(5) 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6) 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7) 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 
  该委员会称,导致中国当前学术七大“不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科研人员自身素质问题,还有一些科技政策及管理规则的缺失和不完善。>> [全文]  >>[
发表评论]

  ●揭露问题:中国学术纯度下滑加剧
  《凤凰周刊》记者:您觉得这些年中国学术的纯洁度有怎样的变化?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下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原因就是没有监督机制。[中国学术纯度下滑加剧] >>[发表评论]
  学术腐败形形色色--到底是谁玷污了象牙塔
  “上至名牌大学校长、院士,下至一般研究生,造假者越来越多,胆气越来越足,社会上鲜活的这全有,论文敢抄,数据敢伪造,假论文敢发,整本书都敢掠为己有,名家的敢偷,洋人的敢剽,评奖方面更是乌烟瘴气,裙带关系,收贿送礼,近水楼台先得月,评奖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自己著作评头奖……这一切使中国学术界在全世界面前黯然失色。”>>[发表评论]
  学术界也沾铜臭 为商家当“托儿”谁来规范
   
“某某学会推荐产品”、“通过某某学会科学鉴定”……在科技备受推崇的今天,这样的广告宣传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媒体上。可又有谁知道“学会”这个神圣的名字是不是盗用的呢?目前一些学术机构和科技人员涉足商业炒作,引起群众议论和专家担忧。权威学术组织正面临成为商业炒作招牌的危险,一些科技人员与黑商有染,正在动摇公众对学术组织的信任。>>[发表评论]
  21封投诉信,涉及院士18人   
   中国工程院道德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对外公开“投诉院士”事件。新语丝网站创办者方舟子对此评论说:“从不承认院士中存在科学道德问题,到通报投诉情况、调查结果和处理方式,这是一大进步。”然而,在“新语丝”网站上,也能看到这样的评论:“处理结果----犹抱琵琶半遮面”。>>[发表评论]
  论文凭滑嘴、成果靠掺水 学术腐败令人痛心
  当前科技界“丢出一把米,马上就要鸡下蛋”的做法非常普遍,导致一些人练就一身“写的文章比读的文章还多的神功”,成果不多而浮夸现象却非常严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供的材料表明,项目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剽窃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滥用科学基金等事例在不断增加,更有甚者,还曾有人伪造论文检索证明,将实际收录论文数由1篇夸大为7篇。>>[发表评论]
  ●解决问题:学术道德提升期待制度建设

  近几年,学术道德继续备受关注,反对和遏制学术腐败的声音日益高涨。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去年开始,反对学术腐败的显现两个特点,一是当事人敢于挺身而出,实名举报;二是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介入这一领域,展开一些实质性的调查,核实。>>[发表评论]
----
河海大学11名教师联名反映院长剽窃事件调查】----【新浪科技观察:透视清华大学副教授造假事件】------

  除了社会特别是媒体的监督,学术界权威部门也越来越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科技部颁发的三大科技奖励,还是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的评选,或者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公示并征求公众意见、接受相关举报并向公众通报相关情况,都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中国工程院还在今年9月份公布了新一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成立以来对院士投诉信件的审查结果,共受理投诉信21件,涉及院士18人。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细节和院士姓名,但大家也都感到,这已经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实质性进步。 >>[发表评论]
  中科院制订科学道德自律准则遏制学术腐败
  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拟定了总共11条的自律准则。第3条明确写着:坚决抵制学术界的腐败和违规行为。目前该意见征求稿已发送到全体院士手中,准备经讨论修改后,提交2004年的院士全体大会通过。 >>[发表评论]
  维护学术道德 北大为追求一流学术奖罚分明
  北京大学宣布,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北大将对取得科学研究重大成果的教师进行嘉奖,同时将出台纪律规范,对抄袭他人学术成果、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发表评论]

中国科协开出“五味药方”治疗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日前就学术不端行为开出了“五味药方”。这“五味药方”包括:一、积极倡导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二、加强科学道德制度建设,规范学术研究。三、加强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普及性教育。最后两味“药方”是:增强科技工作者法律观念,强化科技工作者法律意识;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大力开展学术批评。>>[发表评论]
----【遏制学术腐败的九点建议】------学术腐败要标本兼治】-----【由学术规范的底线从头学起】-----
  ●结束语:抵制学术腐败 欢迎学术创新

  知识界与学术界,应该是一个民族文明和良知的最有觉悟的守望者,也是一个民族文明和良知的最后底线。一段时间以来,违背科学道德,不讲学术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可喜的是,抵制学术腐败的呼声一直高涨,力度也越来越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术腐败将无法通行,无处藏身。观察的最后,引用已故的钟敬文先生的一句话以作勉励:对于学术腐败,要严肃批评,坚决抵制。再过五年、十年,希望情况会有较大的转变。>>[发表评论]

你认为中国学术腐败的根源在于:
国内的学术评介机制
学者职业道德沦丧和精神堕落
两者都是

责任编辑:雷永青 82628888-5162

====科技观察回顾====

联想何处寻找大战略 两WLAN标准白刃格斗  AMD64位该不该学宋江 “联想论战”意义何在    IT媒体总编展望2004
百名科技巨子展望2004 透视清华大学副教授造假事件 2003年 IT业遇到的最坏一年 国产EVD是否前途未卜?
中国互联网10年之清明上河图 水货笔记本:让我欢喜让我忧 看中国IM市场未来之路微软新当家陈永正的下一步
2003年国产手机时局图大揭秘IBM、戴尔挑战国内品牌 科学家职业声望排名岌岌可危 IBM修改联保条例欲何为
中国需要几颗“中国芯” 3G春天没来华为冬天咋过 知识产权与中国诚信社会 员工隐私和企业安全哪个重要
日企是不是歧视中国消费者 教授阚凯力该不该受到批评  科技腐败现象揭底  IT人生存状态拉响警报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162;来信至:yongqing@staff.sina.com.cn
  欢迎网友投稿 信箱:sinascience@vip.sina.com 策划、制作: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