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披露当前中国学术七大“不端行为”,被媒体称为中国科学工作者背离科学道德的“七宗罪”:(1) 抄袭剽窃他人成果;(2) 伪造篡改实验数据;(3) 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4) 重复发表论文;(5) 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6) 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7) 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 该委员会称,导致中国当前学术七大“不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科研人员自身素质问题,还有一些科技政策及管理规则的缺失和不完善。>> [全文] >>[发表评论]
近几年,学术道德继续备受关注,反对和遏制学术腐败的声音日益高涨。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去年开始,反对学术腐败的显现两个特点,一是当事人敢于挺身而出,实名举报;二是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介入这一领域,展开一些实质性的调查,核实。>>[发表评论]-----【河海大学11名教师联名反映院长剽窃事件调查】----【新浪科技观察:透视清华大学副教授造假事件】------
中国科协开出“五味药方”治疗学术不端行为
知识界与学术界,应该是一个民族文明和良知的最有觉悟的守望者,也是一个民族文明和良知的最后底线。一段时间以来,违背科学道德,不讲学术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可喜的是,抵制学术腐败的呼声一直高涨,力度也越来越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术腐败将无法通行,无处藏身。观察的最后,引用已故的钟敬文先生的一句话以作勉励:对于学术腐败,要严肃批评,坚决抵制。再过五年、十年,希望情况会有较大的转变。>>[发表评论]
责任编辑:雷永青 82628888-5162
====科技观察回顾====
●联想何处寻找大战略 ●两WLAN标准白刃格斗 ●AMD64位该不该学宋江 ●“联想论战”意义何在 ●IT媒体总编展望2004 ●百名科技巨子展望2004 ●透视清华大学副教授造假事件 ●2003年 IT业遇到的最坏一年 ●国产EVD是否前途未卜? ●中国互联网10年之清明上河图 ●水货笔记本:让我欢喜让我忧 ●看中国IM市场未来之路 ●微软新当家陈永正的下一步 ●2003年国产手机时局图大揭秘●IBM、戴尔挑战国内品牌 ●科学家职业声望排名岌岌可危 ●IBM修改联保条例欲何为 ●中国需要几颗“中国芯” ●3G春天没来华为冬天咋过 ●知识产权与中国诚信社会 ●员工隐私和企业安全哪个重要 ●日企是不是歧视中国消费者 ●教授阚凯力该不该受到批评 ●科技腐败现象揭底 ●IT人生存状态拉响警报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162;来信至:yongqing@staff.sina.com.cn 欢迎网友投稿 信箱:sinascience@vip.sina.com 策划、制作: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