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灵通历史投资600多亿元,用户主要在南方21省,与联通共计近7000万。 ![]() 小灵通历史投资300多亿元,用户主要在北方,联通已将其列入贬值资产。 ![]() 日本唯一的小灵通运营商,其450万用户占据日本移动市场的4%。 |
导语: 2月13日晚间消息,工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运营商应当做好清频工作,妥善维护用户利益。 [滚动新闻]
小灵通(PHS)无线市话技术源自日本,它使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随时随地接听、拨打本地和国内、国际电话。
小灵通长期游离在我国政策边缘,被称为“固话的补充和发展”。以小灵通为代表的无线市话,在解决一定时期的应用是很好的选择。
·资费廉价 话费经济,小灵通与固定电话采用相同的费率标准,并实行单向收费。以固话的价格,享受本地移动电话的方便。 |
|
·功能少 小灵通辅助功能较少,早期短消息只能在小灵通之间发,上网浏览、手机游戏等许多时尚的新功能也在后期才完善。 |
·绿色环保 小灵通功耗小,电磁波辐射极小,对人体没有任何辐射危害,至今仍为一些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医务人员所喜爱。 |
·覆盖差 网络覆盖不佳,一般仅限于市区、信号较差;基站少,城市局部地方通话不畅,一遇停电更是无法通话。 |
|
·待机长 方便、省时、省电:小灵通耗电省,待机时间长。充电一次,待机时间可达10天,省去了频繁充电的麻烦。 |
·性能差 车速超过40公里,通话就时断时续。尽管日本在不断改进技术,但国内基本不再发展。 |
|
·带宽独享 小灵通通话质量,在网络覆盖范围内能媲美固话;与手机无线上网多人共享不同,小灵通上网可以独享64/128Kbps带宽。 |
·不能漫游 小灵通不能像手机一样全国漫游,就只能做“固话的补充和延伸”,在功能上始终和手机存在差距。 |
|
·抢占用户 小灵通是特殊时期产物,也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当年没有移动牌照的无奈之举,但在3G前夜为运营商抢占了大批用户。 |
·重复建设 “出生权”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小灵通是低效率重复建设,确实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
|
当年为了拯救景况不佳的固定电话业务,日本试验了一种被称作PHS的无线本地环路(WLL)技术,不过并没有在日本市场上取得太大的成功。在经过一系列的改进之后,美国UT斯达康公司将该技术引入国内。从1997年12月小灵通首次在杭州余杭开通试用,到后来在全国遍地开花,小灵通的发展之路充满了变数。 |
小灵通发展的三个阶段:1996年~1997年为技术准备期;1998年~2000年为技术引入期;2001年~2003年为市场发展期; |
·2009年02月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接到工信部相关文件,2011年前将妥善完成小灵通退市的相关工作。 |
·2009年02月 根据工信部的相关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国无线市话用户数已降至6893.1万户,跌破7000万户大关。 |
·2009年01月 中国联通在公布2008年业绩预告时披露, 将小灵通列入贬值资产。 |
·2008年10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谢飞波副局长表示,小灵通所用1900-1920MHz频段今后将用于TD-SCDMA的使用。 |
·2008年05月 我国小灵通用户已经跌破8000万,小灵通在移动资费的直线下调中防线崩溃。 |
·2008年03月 手机用户发短信给小灵通用户,取消106前缀。 |
·2007年11月 信息产业部近日在公布我国最新电话用户数据时透露,小灵通用户大量减少,10个月减少250万户。 |
·2007年08月 小灵通终端充电器及接口也开始执行新的统一标准,小灵通充电器将可以和手机互通。 |
·2006年10月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06年8月底,中国小灵通用户达到9300万。海外小灵通用户超过700万。全球范围内的小灵通用户已经突破一亿。 |
·2005年09月 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截至05年7月底,全国小灵通用户达到8127.5万户。 |
·2005年05月 机卡分离小灵通上市,广东地区率先在广州、惠州、肇庆三地进行试商用。 |
·2004年07月 小灵通、手机7月实现短信互通。 |
·2004年04月 截止到04年3月底,小灵通用户总数已突破4700万,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55个城市。全国小灵通网络容量达到6700万。 |
·2004年02月 小灵通攻克最后一座大城市,正式进入上海市区。 |
·2003年12月 我国北方10省市区小灵通实现短信互通。 |
·2003年09月 UT斯达康宣布中国UT斯达康小灵通用户人数突破1500万大关。 |
·2003年03月 小灵通在北京怀柔区放号,正式冲破“禁止在京、津、沪、穗发展小灵通业务”的政策限制。 |
·2003年03月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向媒体表示,对小灵通的政策是“不鼓励不干涉”。 |
·2002年12月 小灵通业务在除京、沪之外的地区全面开禁。 |
·2002年08月 小灵通在全国200多地市开通,系统网络容量达1100多万线,网上用户数超过600万。 |
·2000年06月 原信息产业部下发通知,将小灵通定位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这标志着限制小灵通发展的政策有所松动。 |
·1998年01月 浙江余杭区正式开通小灵通, 实行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资费每分钟0.2元,标志着小灵通正式进入我国市场。 |
吴鹰:虽然我对小灵通的感情很深,但是没有留恋。小灵通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淘汰是必然的…… 全文>>
运营商的可选项不多,或接受用户退网,并给出补偿;或者在截止时间段内完成用户转网,但这同样需要做出一定补贴…… 全文>>
小灵通从1997年出世以来,就一直在褒贬不一的语境中生存。这个一直不被看好的技术,却在中国市场演绎了一段神话…… 全文>>
无论《通知》文件的真实精神如何,中移动都占据了先机。当然,也不排除这是中移动政府公关的结果…… 全文>>
在一个国家同时运营这三大标准中国是独一家,而早在2001年就解决相互干扰问题的专利,真是佩服当初的先见之明…… 全文>>
随着小灵通2011年前退网的消息发出后,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急迫。虽然为了给TD让路,但用户是无辜的,利益理应受到保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