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技术副总监蒋颖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15:07 新浪科技 | ||
![]() 图为: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技术副总监兼无线网络部技术总监蒋颖波博士演讲。(骆磊/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2006年4月4日,2006“商用3G基站部署策略咨询会”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召开,会议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 图为: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技术副总监兼无线网络部技术总监蒋颖波博士演讲。(骆磊/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蒋颖波:尊敬的主持人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是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的蒋颖波,很高兴今天下午跟大家共享普天TD-SCDMA基站部署解决方案的思路和想法。 我在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一下普天集团的情况,第二部分讲一下TD-SCDMA系列化产品的解决方案,今天会议的主题是高性能低成本的3G部署方案,我会着重讲一下普天集团在TD-SCDMA系列化产品整个解决方案在这方面怎么考虑的,第三部分讲一下TD-SCDMA组网方案。最后一部分讲讲室内的覆盖方案。这在上午也讲了,在3G时代室内的解决方案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是国资委管辖下的中央大型企业,现在普天集团有 100%普天股份的股权,整个公司运作是在普天股份情况下运作,普天也是TD-SCDMA产业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普天集团的研发基地在北京、武汉有一个TD-SCDMA生产基地,还有其他各个城市有手机和PHS终端生产设备和一些其他的配套。主要的产业有五部分,系统、终端、配套、行业应用和增值服务五部分。今天关心主要是3G移动通信TD-SCDMA基站系统。 普天能够提供整套TD-SCDMA全网综合解决方案,不管从系统和无线的接入,从承载和控制,业务层和业务应用普天都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制式除了提供TD-SCDMA制式也考虑GSM网络的兼容,同时也跟PHS无线接入进行很好的兼容。普天目前可以提供系列化的基站产品,其中包括标准型的基站,另外还包括超大型的基站,另外很快可以推出微基站和射频拉远的RRU等不同形态的基站系统。 这是我们目前已经在应用的九窄扇的宏基站的性能指标。在前面介绍中,目前普天的基站有自己比较大的特点,我们从这图上可以看出,普天1.0的版本是基于射频的结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可以拉100米距离,室内单元放在室内通过馈缆拉到天上做射频的前端和假想天线,目前1.0跟业界流行的方案是完全一致的,每个窄扇需要九根电缆。如果三窄扇需要27根电缆。我们现在用的解决方案是2.0,这个方案室内室外基站最远可以拉到300米,中间每个层需要量根电缆,这样可以带来什么好处?用两条5芯的电缆可以代替9条射频馈缆,可以降低成本50%,工程施工比较便利。第三个是最大的优点,目前解决方案可达300米,如果我们在一个大楼里,上面拉一根天线,现在谈基站的选址,室内的基站非常困难,如果可以拉倒300米,就可以把基站放在地下室,这样整个运维成本降低,如果用射频的方案这种情况下做不到的,目前寻址是我们都会面对的问题。另外中频拉远以后射频模块并不会增大,目前设计功耗和体积非常小,我们重量在19公斤以内。我们除了系列化基站还有RNC,我们定RNC的技术指标,最大机架数3个,机柜数9个。RNC的特点是模块化设计,从这张图上,从A到B到C到D,一直可以扩容,绿色是必须控制的一方,其他黄色的是可以随着容量增加而逐渐增加的。 普天集团OMC-R是基于分布式的结构,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集中式方案,也可以采用分级式的方案。 下面介绍一下这个系统不光能够进行单独的组网,还可以与现有GSM网进行融合,我们也考虑跟PHS的融合,这图上可以看到,TD-SCDMA网络比GSM网络小一些,做服务时候优先接入TD的系统,可以支持TD系统到GSM系统的切换。我们RAN组网的方式有多种方式,同时还支持STM-1/E1/T1等传输方式。这是混合基于IP传输的方式,可以减少租用的线路、微波、卫星的需求,降低运营商传输的设备要求,另外部署HSDPA有压力的减轻。 在室内覆盖解决方案中,有三种信号源,一种方案通过宏基站,作为一个信号源,这里面可以看到,直接拉倒室内直接作为覆盖室内的信号源。如果信号比较小可以加站况增加信号覆盖的范围。另外只给采用基站信号作为信号源信号比较好。另外用无线直放站加室内分布系统。直放站的优点就是在信号源比较难得到的情况下可以解决地下室的覆盖。另外方案就是光纤直放站,这通过近端光纤与远端光纤直放站解决问题,这信号质量不受环境的限制。最后一个方案就是RRU+室内分布系统,采用RRU光纤的模块,直接在室内做一些覆盖。采用RRU信号源适合基站和RRU之间的光缆的情况。 多系统共分布系统,这跟PHS,GSM、CDMA2000共存的室内系统做了比较多的研究和比较多的实验,我们系统现在跟GSM和PHS做了相应的测试,对室内覆盖做了比较多的研究。最后谢谢主办方希望能够跟业界的同行多一些沟通,希望跟各个设计院的同仁,跟运营商共同商讨如何达到我们高性能低成本的3G基站的解决方案,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