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国移动京移通信设计院第二设计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贾东燕演讲。(骆磊/摄)
2006年4月4日,2006“商用3G基站部署策略咨询会”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召开,会议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
图为:中国移动京移通信设计院第二设计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贾东燕演讲。(骆磊/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贾东燕: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中午好,刚才讲了基站的优化和设计方面的经验。我今天针对安排的演讲主题从3G基站的建设若干问题,从设计的角度怎么考虑问题。 我把设计的要点提出来,具体的设计细节就不展开讲了。
从四方面讲讲规划方面的考虑,第一个方面是确定无线网络承载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第二方面是基站站型选择考虑的因素、第三方面3G室内分布系统的考虑、第四方面考虑3G与2G协调发展的因素。最后概括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方面确定3G无线网承载目标的考虑因素,是从这几个大的方面考虑,一个技术标准和版本的选择。第二个方面是建设满足期目标的确定。第三是采用什么样方式进行建设。
技术标准和版本的选择,技术标准的选择在咱们国家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标准确定以后版本的选择应该考虑,在这方面专家也讲到,版本的选择一定要适于网络的演进,版本要比较成熟,系统设备比较完善,在系统推广方面有一定的力度,另外终端要支持,终端在3G网络建设上,终端是很重要的问题,由于终端的问题看到前两年3G网络进入了低谷。另外与现有网络的兼容程度,以及最经济最便捷的升级能力。
建设满足期目标的确定是大的前提,首先要确定覆盖区域,要考虑市场和数据业务的需求,有效利用投资,优先在有业务需求的地方部署网络,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对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对用户细分,在什么地方需要提供3G业务地方提供网络。另外业务和质量,中国移动用户对网络质量要求很高的,如果提供服务一定要在质量上有保证,这样要确定不同的覆盖区域和覆盖场景,选择一个保证业务质量的承载方式。第三方面是业务模型的预测,这保证将来建网规模很重要的因素。第四方面是容量及负载,这要确定网络负载的能力和每个基站的负荷,这对网络规模确定起很大的影响。
除了考虑这些因素还要考虑建设方式,首先做一个网络对于运营商来讲要做一个总体的规划,这规划不是近期的规划,一般是三年的规划,这三年的规划应该跟建设期怎么衔接,它的分布实施方案之间要协调。这方面也会结合扩容方式考虑,建网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建,是小容量大覆盖,还是网络成本定位的方式,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考虑前提。另外关于室内覆盖问题的考虑,这应该在建网初期主要靠室外的基站解决室内基站,适当建立室内覆盖系统,以满足重点用户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对于已有2G网络资源如何利用,建设低成本高性能的网络。这考虑利用2G资源,有保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充分考虑2G网络的协调规划。
下面几个因素决定整个网络建设的规模,下面讲一下基站站型选择考虑因素,这部分涉及主设备适用场景建设方式,辅助设备的配置原则方法及适用场景,天馈系统的选择原则,建设方式。这些要考虑细节,细节是决定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
主设备包括宏蜂窝基站,小基站,RRU,微蜂窝等等,每种站型的高峰率都是有选择的,基站是网络部署的主体,组网比较融合,在选择比较困难的地方建站,微蜂窝也是一种手段,主要还是解决覆盖不好的地方。基站辅助设备包括直放站、干放,分布系统还有塔放,既然是辅助手段要慎重使用的辅助手段,在使用要考虑及时细节,在使用直放站要考虑室内信号比较弱的时候。所以这方面跟话质有相关的电话。塔放是解决郊县等地。
天馈系统的选择要符合网络覆盖的要求,要易于安装,和易于干扰控制,易于网络优化等等都是考虑的因素。馈线考虑馈线损耗的要求选择不同的馈线型号。当前TD智能天线选择余地较小。建设方式CDMA2000和WCDMA是不是考虑一下与现有网络融合这是有条件的。还有一个就是电馈的建设牵涉到多系统的干扰,也就是隔离的问题。下面说一下基站建设的细节,通过上面问题的解决,再通过一些仿真基本上可以了解到基站部署下去这些网络的性能。
第三问题讲一下3G室内分布系统的考虑,一个是3G室内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室内系统的注意性。3G频段较高,信号穿透力弱,无法实现对室内的深度覆盖。室内用户往往大于室外用户的2倍以上,同时室内环境更加适宜使用3G丰富多彩的的媒体业务。另外也可以减轻室外网络的负荷和扩容压力。
在进行室内建设要做到室内外协调规划,首先室内覆盖建设过程中边缘导频功率取值非常重要的,要确定每个室内点,另外室内外切换的原则和室内外切换的设置是很重要的因素,室内外干扰如何控制,高层建筑的导音污染问题,这都是我们做规划时候考虑的因素。为了避免这些干扰,在网络中要考虑如何组网,这都是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第四方面讲一下3G与2G协调发展的考虑,首先是3G/2G协同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和3G/2G协同的原则,以及3G/2G协同规划的几个主要方面,现在2G资源比较丰富,2G网络运营也取得很多运营经验,有很珍贵的客户群。成本来看,3G网罗大部分资金投入无线接入网部分,因此利用共址方式建设,可以减少3G对站址的需求。对于3G网络规划2G网络从技术角度已经很明确,3G网络规划比较严格的,从技术来看是不是所有的2G站址都可用,从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现在运营商自有的站址资源很少的,在城市大部分租用物业公司的,在公共方面除了一些技术问题,传输问题要解决,在供应资源这一块,有一些想法,但是实现起来难度很大。
2G/3G协同规划有那些原则,总体上高质量广覆盖,兼顾话音和数据的规模。从业务上对3G包括话音在内所有业务尽量承载在3G网络上,充分利用2G现有的资源减少3G系统建设成本。覆盖上由于3G网络建设有一个过程,初期覆盖不会那么广,尽量在边远的地方,多媒体业务需求不是很大,依托2G网络作为一个网络的延伸和补充。在建设上3G网络建设和优化应该充分借鉴2G运营数据,比如测量报告等等。
最后一方面就是协同规划一个是资源的利用,一个是室内室外覆盖的协同规划,还有2G/3G互操作,一个对现有网络影响最小,主要从切换最少,减少系统问题干扰,这样对3G覆盖更好。另外还有一个3G网络可以分担2G网络。同时3G用户要优先选用3G网络,在2G和3G覆盖区要优先选择3G网络。
总结一下今天的观点,要充分利用2G网络资源,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二个充分考虑市场和数据业务的需求,初期在投资不大的情况下,优先在有业务需求的地方建设网络。兼顾覆盖和容量,质量和成本等多种因素,适当建设室内覆盖系统,以满足重点用户的需求。以2G/3G一张网的原则充分考虑3G/2G协同规划,逐步对全网进行优化,完善网络质量,按业务需求有序扩容,我今天的发言就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