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朗讯是要给外界一个“遵纪守法”社会公民的形象,还是在美国法律的压力下“挥泪斩马谡”,但主动向外界披露确实是“勇气可嘉”。朗讯挥刀断臂辞退了对发展中国市场有功劳的人,足见这家公司在其国内受到的反腐压力有多大。不过,朗讯中国不可能不为今后中国区业务的发展考虑,因为一旦事件证明与中国的客户有所牵扯,朗讯中国在中国可能将面临困境。全文>>>[评论] |
风波过后,朗讯将面对不菲代价 |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此事件的性质,影响到朗讯在华业务恐怕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消息确实,朗讯中国高管涉嫌向合作伙伴贿赂,那么,两个必然的问题就是:谁在接受这些贿赂?那些有贿赂嫌疑的巨额合同还能不能生效?全文>>>[评论] |
|
“潜规则”这个关键词,使朗讯事件不再仅仅是一个个案,不再仅仅停留于商业或经济层面,而是具有了鲜明的标本意义,并将引发多方面的连锁效应。从目前被渐次披露的内幕来看,事件的焦点,并不是4位职业经理人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而是更多地指向美国法律对“中国色彩的商业行为”的不容忍。所以,美国人作出的这个决定,实质上等于“逼迫”中国对商业领域盛行的贿赂和权力寻租现象立即做出有效的反应———这是美国式规则的一次张扬,同时也是对中国式商业规则的一次“揭短”和“碰撞”。全文>>>[评论] |
|
在华外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朗讯自揭家丑而揭开冰山一角。
朗讯对它的23个海外公司的审计结果,只发现它的中国区高级职员(大陆及台湾人士)涉嫌违反《反海外腐败法》,有向中国有关官员和公司行贿之嫌。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腐败事件却要通过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解决,值得我们深思。全文>>>[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