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yte赵占领:当BT下载遭遇法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11:14 ChinaByte | ||||||||||||
文/赵占领 BT作为点对点共享软件的代表,在亿万网友的疯狂追捧和业界的广泛争议中一路走来,但不知还会坚持走多远。从个人感情而论,笔者也同大多数使用BT的网友一样,希望BT能够一直存在下去,但作为一个IT法律人,笔者希望BT能够在理性和规范的道路上继续发扬互联网自由、平等、共享的精神。然而现实恰恰与此相反,当BT与法律遭遇之时,似乎再一次证明了一个流传至今的谚语:“不是冤家不相逢”。既然说是“冤家”,那么自然有怨隙的存在。
BT助推色情泛滥 网络黄毒的泛滥使人们再一次把目光集中到了BT身上,虽不能说BT是罪魁祸首,但BT的出现的确使网络色情的传播空前便利和迅捷。之前,各大色情网站在传播色情图片、色情文学和色情电影方面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色情网站传播的多是图片和文字,至于电影,除了极少数网站提供免费的色情电影之外,绝大多数色情网站都是采取会员制来传播色情电影的。对于商业性色情网站而言,除了广告收入之外,其重要的赢利点就是通过网民入会而收取会员费。这对于多数的网民而言,习惯了几年的网络免费的“消费观念”之后,一般不愿意掏腰包去观看色情电影。这除了担心网站信用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花钱观看网上色情电影似乎多了一个心理包袱,尤其对那些年轻的网民而言,花父母的钱去色情网站“挥霍”总不免会受到一种良心上的自我谴责,而看免费的东西就没有了这种心理包袱,似乎既心安也理得。因此,色情网站传播的网络色情多是静态的图片和文字。 而BT出现之后,色情电影的传播获得了一个“普及”的大好时机,传播的色情内容不在限于静态的图片和文字。目前在大大小小的BT网站上充斥着大量的色情电影,而且传播非常之快,涉及的范围也非常之广,因为任何一个通过BT下载色情电影的网民其PC机同时扮演着服务器的角色,而且下载的人越多速度就越来,这种加法甚至乘法效应助推了色情电影的下载与传播,而且在一般网民眼中,BT是一块自由的乐土,法律鞭长莫及。 这种现象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今年4月份以来,公安部施展铁碗手段,在全国组织开展“点对点”网络、“BT”论坛和视频聊天室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工作。(至于这项行动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将在“法眼看BT系列(四)”中再做分析,在此姑且不论。)公安部的这一大动作使广大使用BT的网民看到了BT不是网络色情永久的避风港,BT中存在的传播色情的行为也是法律监管的对象。当然具体的操作中会遇到许多程序上的问题,但至少表明了BT中传播色情的行为纳入了立法者和执法者的视野,BT色情将不得不转入地下,通过东躲西藏来苟延残喘。 版权遭殃,BT之责 出了传播色情之外,BT面临着一个决定其本身生死存亡的问题:版权困绕。BT中下载的绝大部分电影、音乐、软件等都没有获得版权人的许可,而且BT中存在的版权侵权行为给版权人带来损失大大超过其他版权侵权行为。正基于此,美国电影界发起了一场持续的声势浩大的打击BT侵权的行动,先是去年通过法律手段迫使100多家大型BT网站永久关闭,再是近期美国电影协会起诉六家电视节目BT下载站点,而且美国电影界开始谋求立法者的支持,并引发了一场法律界关于BT的大讨论。说到美国电影界打击点对点软件,不能不提到Nasper,Mp3.com,早在几年之前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就挥动法律利剑欲除之而后块,结果Mp3.com夭折,Nasper几度欲东山再起,每次都遇到了美国唱片工业毫不留情的打击。 中国的电影界、音乐界也似乎有风雨欲来的趋势,虽然目前只有微风,但也让BT感到了其中蕴藏的杀气。香港海关在起诉BT侵权案后,华仔(刘德华)作为音乐界和电影界的代表也力陈立法管制BT的必要性,并表示愿意出钱资助起诉BT。大陆目前还没有就版权方面对BT采取行动,但是深受BT之害的电影界、音乐界不是没有察觉于此,而是苦于目前没有比较好的对策,毕竟BT下载用户成千上万,不可能逐一采取法律行动,但他们不可能坐视BT侵权蔓延。针对BT下载网站采取法律措施完全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挤占带宽,网民分化 除了传播色情和版权侵权一直被诟病之外,BT还有一点被一部分网民所批评,那就是BT会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对于那些不使用BT的人而言,由于很多人使用BT下载文件占用带宽而使网速下降。尤其是当下载过多之时间,另外一些网民上网的速度会非常低,因此BT会招来那些不使用BT的网民的反感。反感积少成多就会升级,除了向运营商投诉之外,不使用BT的网民还可能与运营商发生法律纠纷,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运营商在此压力下以及出于其他考虑会采取封BT或者限制BT下载速度的做法,但这一做法会引起渲染大波,厦门长城宽带曾因封BT而被BT用户诉诸公堂,并被法院判决败诉,难怪最近刚一传出北京网通要封BT的消息,北京网通有关负责人就赶快出来澄清传言。 网民被分化成BT用户和非BT用户之后,除了会出现非BT用户起诉运营商和BT用户起诉运营商的情况之外,还有可能出现BT用户和非BT用户之间的法律纠纷,尤其在某个比较小的局域网内。BT面临着的这些法律风险是由BT本身的特点注定的,BT和法律之间的“怨隙”自始就结下了,也必然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