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丹尼斯·蒂托
2001年4月30日至5月6日,60岁的蒂托搭乘俄罗斯的载入飞船造访了国际空间站。[详细] |
第二位:马克·沙特
2002年4月27日至5月5日,29岁的南非企业家马克·沙特尔沃思游历了国际空间站。[详细] |
第三位:格雷戈里·奥尔森
2005年10月1日,奥尔森进入太空,当月11日返回。他在国际空间站做了10项实验。[详细] |
|
轨道飞行
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游。能够实现轨道旅游的目前主要是国际空间站,可供游客往返空间站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俄罗斯“联盟”飞船和美国航天飞机。
抛物线飞行 只能让游客体验约半分钟的太空失重感觉,宇航员在训练时为了体验失重通常也是采用这种方法。
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
能让游客体验身处极高空时才有的感觉,当游客飞到距地面约18公里的高空时,便可看到地球的地形曲线和头顶黑暗的天空。
亚轨道飞行
能产生几分钟的失重。2004年,美国一家私营企业研发的载人飞船“宇宙飞船一号”曾在不到一周内两次成功往返太空和地面,该飞船在火箭发动机熄火和再入大气层期间能产生几分钟的失重。这种亚轨道飞行的价格约为每人每次10万美元。[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