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新浪网友:本专题已停止更新,欲查看更多相关专题或持续跟踪的相关话题,请访问新浪科技专题汇总页查询。
媒体报道 相关评论 图文快讯 资料图片 彗星相关报道

组图:飞越器拍摄的撞击彗星全过程

『撞击过程图片回顾』 

·1.撞击发生前6分钟的坦普尔1号彗星
·2.撞击发生前5分钟的坦普尔1号彗星
·3.撞击发生前9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4.撞击发生前6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5.撞击发生前3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6.撞击发生后13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撞击发生后16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8.飞跃器回头拍摄的坦普尔1号彗星

『深度撞击解疑』 

·1.普通人能观赏“太空焰火”吗
·2.“炮弹”为何用铜制造?
·3.“炮打”彗星会不会危及地球?
·4.为什么选择撞击坦普尔一号
·5.如何确保撞击器准确击中彗核
·6.如果撞击不成功会怎样
·7.这次撞击彗星计划有什么意义

飞行器还将再撞击』

在完成撞击后,深度撞击的撞击器失去作用,但深度撞击飞行器还是一个完整的宇宙飞行器,科学家还在考虑要它发挥余热,来完成撞击另一个名叫波星(Boethin)的彗星。[全文]

『推荐链接』

NASA网站为深度撞击专门开辟了网页,提供精彩的FLASH和视频给全世界网友点击观看。>>> 详情

【关注】深度撞击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人造天象,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发表评论]

深度撞击母船不断发回宝贵资料 效果超预期

   “深度撞击”项目负责人之一露西·麦克费登教授表示,撞击效果超出预期设想,还特别称赞中国科学家对此做出的贡献。[全文][评论]

我国也有深度撞击计划 深度撞击中国科学家
北京天文馆拍到撞后彗星 公众关注超过火星

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瞬间 14秒精彩视频

   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成功,这次撞击吸引了全球亿万人的关注,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撞击瞬间。[视频][评论]

央视直播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实录视频 1 2 3
美宇航局撞击彗星视频 三次大爆发 模拟撞击

庞之浩:深度撞击是抵挡外星最初步演习(图)

    7月4日下午1点30分-2点30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庞之浩作客新浪网聊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全文][评论]

美宇航局专家:选美国独立日撞击彗星是噱头

媒体报道

  ·07-06 占星家起诉NASA彗星撞击 要求3亿美元赔偿
  ·07-06 彗星被撞后紫外线大爆发 尘埃需几周才落定
  ·07-06 深度撞击轰出50米深坑 数据还需分析证实
  ·07-05 人造航天器成功撞击彗星 数据一个月后传回
 
·
07-05 深度撞击彗星大放异彩 专访美航天局科学家
  ·07-05 我国加入“撞击彗星”观测网 7月9日还可观测 
 
·
07-05 保护地球避免天体来袭 抵挡外星初步“练兵”
  ·07-05 俄罗斯星象学家就彗星遭撞击事件起诉美宇航局
  ·07-05 北京天文馆拍到撞后彗星 转战八达岭继续观测

专家点评

  ·惊天一撞让人类仿佛窥见太阳系的儿时容貌
  ·深度撞击带来深度想象 太空探索商业化还有多远 
  ·
“深度撞击”成功撞击 军事竞争一撞即发
 
·
深度撞击绝不是一场焰火表演秀 有三大意义
  ·凸显科幻价值 开创人类通力合作太空新时代
  ·“深度撞击”撞出人类新命运 可能惠及全人类
  ·美国宇航局发言人: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太完美了
  ·“深度撞击”探测器运行完美 撞击效果大于预期
  ·惊天一撞撞开我们的想象力 “深度撞击”酷得很
  ·深度撞击和我们有啥关系 三位权威专家诠释关联

图文快讯

  ·07-05 图文:飞跃器飞过坦普尔1号彗星
 
·
07-05 图文:撞击发生前6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07-05 图文:撞击舱在撞击彗星最后一刻发回照片
 
·
07-05 图文:撞击发生13秒后的坦普尔1号彗星
 
·
07-05 图文:撞击发生16秒后的坦普尔1号彗星
  ·07-04 组图: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
07-04 组图:人类首次深度撞击彗星成功
  ·07-04 组图:飞越器拍摄的撞击彗星全过程

人类彗星探测器撞击彗星瞬间14秒精彩视频
NASA网站关于探测器撞击彗星的视频
探测器拍摄到彗星三次大爆发的视频
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4秒模拟视频
CCTV直播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视频 2 3

专题调查

你认为本次撞击彗星会影响地球吗?
不会影响
会有影响
不好说

你参加了发送名字上坦普尔一号彗星的活动吗?
参加了
没有

撞击全过程

1.探测器飞向彗星
2.拍摄彗星图片
3.发射撞击器
4.直冲彗核撞出大坑
5.探测器拍照并内传回数据 [全文]

中国人名留存彗星

全球共有56万名天文爱好者登录网站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中包括上万名中国人。[全文]

12中国工程师参与

12位中国工程师参加深度撞击,其中有两位中国女工程师。[全文]

JPL太空精英门槛高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是美国公民。如果是在美国之外出生,还要接受复杂的审查程序。[全文]
图文报道
飞跃器飞过坦普尔1号彗星 撞击前6分钟 撞击前5分钟 撞击前90秒
撞击发生前60秒 撞击前30秒 撞击发生13秒后 撞击发生16秒后
成功撞击彗星的瞬间成功 撞击彗星全过程 撞击彗星艺术想象图 控制室内的科学家
资料图片
坦普尔1号彗星的X光照片 6月29日的坦普尔1号彗星 6月22日至23日的坦普尔1号彗星 实验室中模拟出的撞慧星效果
撞击彗星发生瞬间 深度撞击号释放出撞击舱 深度撞击号发射升空 深度撞击号发射升空
探测器的撞击舱 组装中的深度撞击号 坦普尔一号彗星 代表深度撞击任务的标志

其他彗星探测器

罗塞塔号

  “罗塞塔”宇宙飞行器携带着将在“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上登陆的“菲莱”号彗星登陆器,花费10年时间、行程50亿公里,到达它的目的地。为了节省动力,科学家不是让“罗塞塔”直接飞往“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而是让它先后3次绕过地球(分别在2005年、2007年和2008年)及一次绕过火星飞行(2007年),利用地球和火星的重力,获得更大的推力,来完成它的10年太空之旅。

星尘号

  美国宇航局(NASA)的一艘名叫“星尘”的太空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2日下午接近一颗彗星,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重大使命――成功地对彗星的尘埃进行收集。接下来,它将把尘埃送回地球分析。

1媒体报道>>
  • 深度撞击并不成功 爆炸尘埃弄脏照像机(图) (7月22日 09:23)
  • 深度撞击尚有余热 NASA计划让母船再度出征 (7月18日 11:09)
  • 被撞彗星发现神秘物质 我国科学家推测来源 (7月18日 10:31)
  • NASA专家来京谈深度撞击 缺钱限制彗星研究 (7月18日 07:12)
  • 中国新闻周刊:太空大冲撞深度撞击三大任务 (7月13日 16:40)
  • 中国新闻周刊专访NASA专家:它是人类的骄傲 (7月13日 16:38)
  • 深度撞击发现彗核表层组成物质 激起粉末十吨 (7月13日 16:29)
  • 科学家发现坦普尔1号彗星表面是层粉末 (7月13日 08:36)
  • 深度撞击新发现:彗核撞击碎屑中含有水 (7月11日 17:16)
  • 环球时报:中国也有深度撞击计划 (7月11日 09:51)
  • 深度撞击新发现:彗核不是一个“大冰坨” (7月11日 09:20)
  • 深度撞击新发现 彗核撞击碎屑含水和有机物 (7月10日 10:03)
  • 深度撞击发现彗核表层由细粉状物质“铺”就 (7月9日 17:12)
  • 科学时报:“深度撞击”比预想更精彩 (7月8日 15:01)
  • 江南时报:撞彗引发紫外线大爆发 (7月8日 09:09)
  • 环球时报:撞击比想象的更壮观 (7月8日 09:06)
  • 环球时报:第一现场直击撞彗星(组图) (7月8日 09:04)
  • 评论:“深度撞击之中国计划”何必提前出炉 (7月8日 07:59)
  • 新闻晨报:小强反对美国人撞彗星的理由 (7月8日 07:25)
  • 深度撞击:究竟发生了什么 (7月7日 16:26)
  • 深度撞击的背后:历经10年 方案曾不断被否决 (7月7日 16:25)
  • “深度撞击”撞出彗星紫外线大爆发 (7月7日 16:02)
  • “深度撞击”击中彗星后传回首张照片 (7月7日 15:52)
  • “深度撞击”惹上官司 7月底将举行听证会 (7月7日 09:23)
  • “深度撞击”撞出彗星紫外线大爆发 (7月7日 08:52)
  • 占星士怒告美宇航局 深度撞击破坏宇宙平衡 (7月7日 08:47)
  • “哈勃”望远镜拍下“深度撞击”精彩照片 (7月7日 01:58)
  • 新民晚报:“深度撞击”带来初步新发现 (7月6日 15:47)
  • 我国天文爱好者观测到“炮轰”后的彗星 (7月6日 15:34)
  • 三秦都市报:深度撞击撞出四大发现 (7月6日 14:28)
  • 更多内容>>
    5相关评论>>
  • 经济观察报:星际壮举与科学自尊 (7月9日 08:23)
  • 深度撞击之中国计划何必提前“出炉”? (7月8日 15:20)
  • 专访美宇航局专家:深度撞击号是人类的骄傲 (7月8日 11:08)
  • 港报评美国轰击彗星:站在太空制高点挑战对手 (7月7日 10:44)
  • 惊天一撞让人类仿佛窥见太阳系的儿时容貌 (7月6日 11:51)
  • 深度撞击带来深度想象 太空探索商业化还有多远 (7月6日 03:21)
  • 城市快报:“深度撞击”可能惠及全人类 (7月5日 14:06)
  • 三位权威专家解读:撞击彗星对人类意义重大 (7月5日 13:22)
  • 江南时报:“深度撞击”绝不仅是一场焰火表演秀 (7月5日 11:33)
  • 江南时报:史无前例的“深度撞击” (7月5日 11:31)
  • 西安日报:彗星惊天一撞 撞开我们的想象力 (7月5日 11:07)
  • 东方早报:人类撞击彗星成功的意义 (7月5日 10:04)
  • 美国宇航局发言人:一切都按计划 太完美了 (7月5日 07:56)
  • “撞击者”探秘 对人类空间技术的至高挑战 (7月5日 07:29)
  • 中国青年报:开创人类通力合作的太空新时代 (7月5日 07:18)
  • 更多内容>>
    4图文快讯>>
  • 探测器撞击彗星14秒精彩视频 (7月5日 16:57)
  • 视频:探测器拍摄到彗星三次大爆发 (7月5日 15:46)
  • 视频:探测器撞击彗星4秒模拟画面 (7月5日 15:42)
  • 图文:撞击前3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月5日 09:45)
  • 图文:撞击前5分钟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月5日 09:37)
  • 图文:撞击前9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月5日 09:34)
  • 图文:飞跃器飞过坦普尔1号彗星 (7月5日 09:11)
  • 组图:“深度撞击”再掀上海市民天文热 (7月5日 01:08)
  • 图文:撞击发生前6分钟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月4日 19:07)
  • 图文:撞击前6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月4日 19:02)
  • 图文:撞击发生13秒后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月4日 18:56)
  • 图文:撞击舱在撞击彗星的最后一刻发回的照片 (7月4日 18:46)
  • 图文:撞击发生16秒后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月4日 18:42)
  • 组图:“深度撞击”探测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7月4日 17:57)
  • 组图:人类首次深度撞击彗星成功 (7月4日 15:24)
  • 组图:飞越器拍摄的撞击彗星全过程 (7月4日 15:12)
  • 视频:央视直播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 (7月4日 14:57)
  • 央视直播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全文(组图) (7月4日 14:49)
  • 14点08分:探测器提前2分钟撞上彗星 (7月4日 14:08)
  • 14点03分:CCTV报道称有关撞击过程已经结束 (7月4日 14:03)
  • 更多内容>>
    3资料图片>>
  • 进入NASA网站可浏览深度撞击FLASH视频(组图) (7月5日 10:36)
  • 图文:彗星被探测器击中发生爆炸艺术想象图 (7月4日 16:09)
  • 美国深度撞击号炮轰彗星全程模拟图片(组图) (7月4日 11:42)
  • 太空大片:深度撞击炮轰彗星全程模拟(多图) (7月4日 11:08)
  • 图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模拟出的撞慧星效果 (7月4日 09:35)
  • 图文:钱德拉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月4日 09:18)
  • 图文:撞击舱直奔坦普尔1号彗星 (7月4日 09:14)
  • 图文:6月22日至23日的坦普尔1号彗星照片 (7月4日 09:07)
  • 图文:6月29日深度撞击号拍摄到的坦普尔彗星 (7月4日 09:02)
  • 图文:深度撞击探测器所拍摄到的坦普尔一号彗星 (7月1日 17:29)
  • 图文:代表深度撞击任务的标志 (7月1日 17:26)
  • 图文:撞击彗星发生瞬间的情景模拟图 (7月1日 17:24)
  • 图文: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撞击舱的模拟图 (7月1日 17:21)
  • 图文:组装中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 (7月1日 17:18)
  • 图文: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撞击舱 (7月1日 17:15)
  • 图文:大型望远镜所拍摄到坦普尔一号彗星 (7月1日 17:11)
  • 图文: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时的情景 (7月1日 17:06)
  • 2彗星相关报道>>
  • 背景资料:谁最先发现了坦普尔彗星 (7月6日 09:04)
  • 中科院专建发现彗星彗核表面有环形山 (7月5日 08:44)
  • 中国青年报:为何选择坦普尔1号 (7月5日 07:35)
  • 麦克霍尔茨彗星露出真容 亮度超过水星等 (1月10日 10:28)
  • 新彗星走近七仙女 (1月7日 11:23)
  • 新彗星与人类见面 最近一周可一睹芳容(图) (1月7日 09:46)
  • 新彗星与人类见面 从昨晚开始持续近一周 (1月7日 01:48)
  • 2005年首份天象大餐:新彗星约会七仙女星团 (1月3日 12:05)
  • 最近发现小行星1/300机会于2029年撞向地球 (12月27日 19:59)
  • 俄罗斯科学家发明新型星际指南针 (12月27日 15:58)
  • 现在起到明年1月上旬 晴天夜晚可肉眼观彗星 (12月9日 16:43)
  •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风暴粒子严重破坏彗星尾巴 (12月8日 15:59)
  • 地球面临彗星大冲撞 全人类打响保卫狙击战 (11月23日 15:44)
  • 地球面临彗星大冲撞 全人类打响保卫狙击战(2) (11月23日 15:44)
  • 地球面临彗星大冲撞 全人类打响保卫狙击战(3) (11月23日 15:44)
  • 宇宙中存在大量暗彗星 地球有遭撞危险 (11月5日 09:55)
  • 银河系迷途恒星可能导致彗星改变轨道撞地球 (10月30日 20:04)
  • 英国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内可能存在暗彗星 (10月21日 10:40)
  • 彗星可能是地球的生命之源(组图) (10月20日 16:39)
  • 彗星可能是地球的生命之源(组图)(2) (10月20日 16:39)
  • 彗星可能是地球的生命之源(组图)(3) (10月20日 16:39)
  • 灿烂而光芒短暂的慧星(组图)(2) (10月20日 16:00)
  • 图文:1994年彗星同木星发生相撞模拟景观 (7月15日 17:03)
  • 科学名词:彗星 (7月11日 16:33)
  • NASA天文学家历数古怪彗星怪异之处(图) (6月21日 19:24)
  • 更多内容>>

    推荐专题

    月全食

    火星大冲

    太阳风暴

    哈勃望远镜

    国际空间站

    绕月探测工程

    探测火星

    极速飞机

    专题制作

    雷永青 刘允 
    010-82628888-5162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