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飞越器拍摄的撞击彗星全过程
·1.撞击发生前6分钟的坦普尔1号彗星 ·2.撞击发生前5分钟的坦普尔1号彗星 ·3.撞击发生前9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4.撞击发生前6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5.撞击发生前3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6.撞击发生后13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7.撞击发生后16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8.飞跃器回头拍摄的坦普尔1号彗星
·1.普通人能观赏“太空焰火”吗 ·2.“炮弹”为何用铜制造? ·3.“炮打”彗星会不会危及地球? ·4.为什么选择撞击坦普尔一号 ·5.如何确保撞击器准确击中彗核 ·6.如果撞击不成功会怎样 ·7.这次撞击彗星计划有什么意义
在完成撞击后,深度撞击的撞击器失去作用,但深度撞击飞行器还是一个完整的宇宙飞行器,科学家还在考虑要它发挥余热,来完成撞击另一个名叫波星(Boethin)的彗星。[全文]
NASA网站为深度撞击专门开辟了网页,提供精彩的FLASH和视频给全世界网友点击观看。>>> 详情
深度撞击母船不断发回宝贵资料 效果超预期
“深度撞击”项目负责人之一露西·麦克费登教授表示,撞击效果超出预期设想,还特别称赞中国科学家对此做出的贡献。[全文][评论]
我国也有深度撞击计划 深度撞击中国科学家 北京天文馆拍到撞后彗星 公众关注超过火星
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瞬间 14秒精彩视频
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成功,这次撞击吸引了全球亿万人的关注,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撞击瞬间。[视频][评论]
央视直播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实录视频 1 2 3 美宇航局撞击彗星视频 三次大爆发 模拟撞击
庞之浩:深度撞击是抵挡外星最初步演习(图)
7月4日下午1点30分-2点30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庞之浩作客新浪网聊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全文][评论]
美宇航局专家:选美国独立日撞击彗星是噱头
·07-06 占星家起诉NASA彗星撞击 要求3亿美元赔偿 ·07-06 彗星被撞后紫外线大爆发 尘埃需几周才落定 ·07-06 深度撞击轰出50米深坑 数据还需分析证实 ·07-05 人造航天器成功撞击彗星 数据一个月后传回 ·07-05 深度撞击彗星大放异彩 专访美航天局科学家 ·07-05 我国加入“撞击彗星”观测网 7月9日还可观测 ·07-05 保护地球避免天体来袭 抵挡外星初步“练兵” ·07-05 俄罗斯星象学家就彗星遭撞击事件起诉美宇航局 ·07-05 北京天文馆拍到撞后彗星 转战八达岭继续观测
·惊天一撞让人类仿佛窥见太阳系的儿时容貌 ·深度撞击带来深度想象 太空探索商业化还有多远 ·“深度撞击”成功撞击 军事竞争一撞即发 ·深度撞击绝不是一场焰火表演秀 有三大意义 ·凸显科幻价值 开创人类通力合作太空新时代 ·“深度撞击”撞出人类新命运 可能惠及全人类 ·美国宇航局发言人: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太完美了 ·“深度撞击”探测器运行完美 撞击效果大于预期 ·惊天一撞撞开我们的想象力 “深度撞击”酷得很 ·深度撞击和我们有啥关系 三位权威专家诠释关联
·07-05 图文:飞跃器飞过坦普尔1号彗星 ·07-05 图文:撞击发生前60秒的坦普尔1号彗星 ·07-05 图文:撞击舱在撞击彗星最后一刻发回照片 ·07-05 图文:撞击发生13秒后的坦普尔1号彗星 ·07-05 图文:撞击发生16秒后的坦普尔1号彗星 ·07-04 组图: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07-04 组图:人类首次深度撞击彗星成功 ·07-04 组图:飞越器拍摄的撞击彗星全过程
专题调查
撞击全过程
中国人名留存彗星
12中国工程师参与
JPL太空精英门槛高
其他彗星探测器
罗塞塔号
“罗塞塔”宇宙飞行器携带着将在“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上登陆的“菲莱”号彗星登陆器,花费10年时间、行程50亿公里,到达它的目的地。为了节省动力,科学家不是让“罗塞塔”直接飞往“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而是让它先后3次绕过地球(分别在2005年、2007年和2008年)及一次绕过火星飞行(2007年),利用地球和火星的重力,获得更大的推力,来完成它的10年太空之旅。
星尘号
推荐专题
月全食
火星大冲
太阳风暴
哈勃望远镜
国际空间站
绕月探测工程
探测火星
极速飞机
专题制作
雷永青 刘允 010-82628888-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