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专家来京谈深度撞击 缺钱限制彗星研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07:12 京华时报 | ||
本报讯 (记者郭鲲)在“深度撞击”号与坦普尔1号彗星亲密接触时,为什么不取回一些彗星上的物质?7月15日,在国家天文台进行讲演的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顾问专家大卫·朱威特(DavidJewitt)透露说,NASA预算经费不足限制了对彗星的进一步研究。 朱威特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夏威夷大学天体物理系教授、NASA顾问专家,致力于彗星的研究。7月15日,朱威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对话·朱威特 撞击彗星不会带来危害 记者:为什么NASA要制定撞击计划,去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朱威特:在地球的历史上,彗星或者小行星肯定曾经撞击过地球,而且今后也一定会有彗星或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发生重合,这对人类来说是潜在的危险。这一次撞击是降低彗星与地球相撞危险性的尝试,通过这次计划,我们积累了很多如何利用飞行器或其他东西改变彗星轨道的知识和经验。 记者:为什么不从彗星上取一些物质呢? 朱威特:没有从彗星上直接取回其构成物质完全是因为预算经费问题。整个“深度撞击”计划的预算一共是3亿美元,而如果想从彗星上取出其构成物质并带回地球进行进一步研究,至少需要5亿美元。 记者:撞击后会不会使有害物质危害到地球上的生物? 朱威特:事实上,其对人类或者其他生物带来危害是微乎其微的。 记者:在撞击后是否对它有些新发现? 朱威特:我们发现,坦普尔1号彗星70%部分是岩石,固态水只有20%,还有10%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此外,我们还发现这颗彗星表面的温度与火星是基本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