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彗星惊天一撞 撞开我们的想象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11:07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 |||||||||
-幻想有多远,人类最终才能走多远。———叶永烈 -一个人能够设想的事,就有另一个人能够做出来。———儒勒•凡尔纳 4日,距离我们4.31亿公里之外的太空,一场“深度撞击”的好戏正成为全球天文
爱好者的注目焦点。翘首以盼的同时,我们身边的科普专家更关注由此引发的人文话题———“惊天一撞”撞开我们的想象力。 敢想才敢于尝试 30多年前,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其作品《2001》中就构想出了“撞击彗星”的创意。 在著名科普专家、天文学家卞毓麟看来,4日这出真实的“深度撞击”不仅是对彗星的挑战,更是对人类想象力的自我挑战:“以前我们总担心彗星会撞上来,现在人类自己主动出击,为探寻生命的起源而撞向彗星的内核。撞击的动力,除了科学技术,还有就是敢于幻想和敢于实践的勇气。” 著名作家叶永烈十分欣赏科幻作品。他认为,任何科学突破,首先在于敢想。他分别写于1961年和1983年的两部“小灵通漫游未来”故事,其中不少幻想已被刷新成现实,机器人手中那部袖珍无线电话,不就是今日全国7000万人使用的无线市话“小灵通”吗? 人文与科学对撞 不止《深度撞击》这一部,近年来诸多科幻大片如《后天》、《星球 大战》和《侏罗纪公园》都源自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它们再一次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这两大成果,彼此激发灵感,互相推动前行。”卞毓麟说。 登陆欧洲空间局网站,重访20年前为迎接哈雷彗星回归而启动的“亲彗之旅”——科学家曾发射“乔托”号探测器,确定了彗核的形状和大小。“乔托”这个名字就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同名画家,在他的宗教名画《三博士朝圣》中,那颗“圣星”拖着明亮的长尾巴。原来画家曾亲眼目睹了哈雷彗星的回归。科学给予艺术家灵感,而艺术再次推动了科学之旅,以乔托名字命名的探测器,最终到达了距离哈雷彗星彗核500公里的位置上,也正是有了它的先锋之旅,4日的“炮轰彗星”才成为可能。 精准的艺术之旅 然而科学毕竟是科学,艺术之旅还需精准的科学方向感。专家指出,时下不少炮轰彗星的报道将这一科学实验比喻成太空焰火,称天文爱好者可用肉眼观看。但即便能撞出一个足球场大的凹洞,这场太空实验毕竟离我们有数亿公里之远,其最终的视觉效果如同“蚊子撞上波音747”,不借助望远镜,难以观测。 卞毓麟认为,国内的科学传播常常有失精准,这和国民平均科学素养不高有关。一个国家的科学实力与其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是成正比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启动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2061”计划,并将达标年定在哈雷彗星的下一个回归年。而在中国,类似的计划名为“2049”,达标年为建国100周年时。 “深度撞击”溅出的浮想联翩,远不止上述这些。 不论“惊天一撞”最终的结果如何,当晚上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多一些新视角,多一点新想法。据《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