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美国发射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专题 > 正文

环球时报:第一现场直击撞彗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 09:04 环球时报

  文/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李文云

科技时代_环球时报:第一现场直击撞彗星(组图)
本报记者(左一)采访“深度撞击”项目首席探测科学家(右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科技时代_环球时报:第一现场直击撞彗星(组图)
地面指挥中心在播放撞击画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环球时报:第一现场直击撞彗星(组图)
成功后,科学家兴奋不已。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记者在第一现场见证了撞击彗星这一历史性时刻。在位于美国加州帕萨迪纳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地面指挥中心现场,记者感受到“人造天象”诞生前后的不同气氛。

  指挥中心的院子很安静

  因为是在深夜,在通往地面指挥中心所在地的210高速路上,没有什么异常与繁忙,路上的车子已经不多。通往实验室的林肯大道上也是路阔车稀,看不出大事将临的迹象。快接近实验室大门口时,灯光明亮了许多,出现了警察设立的路障和减速标记。检查站上,3名值班警官一起走向记者的车子,验看护照和采访证件。因为记者曾办理过实验室采访的正式记者证,警官这次就没有打开汽车后备箱查验。当记者递上此次

  “深度撞击”项目的专用采访证时,警官们立即礼貌地为记者指示停车场和“新闻中心”的位置,并叮嘱记者不要停错位置。进入地面指挥中心大楼所在的院子,记者发现院内很安静,不少窗口都是明亮的。

  实验室里有条不紊

  “深度撞击”释放撞击器是在7月2日晚上,那天“新闻中心”的记者不太多,不少可以高速上网的座位还空着。但7月3日,也就是正式撞击那晚,“新闻中心”里早就座无虚席了,很多美国各地媒体的记者下午就已到场占位。大发布厅里灯火通明,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几家电视台的主持人都在忙着实况转播。

  在“深度撞击”时刻到来前,整个实验室波澜不惊。工作人员在有条不紊地忙碌,不耽误打字、也不耽误吃一盒蔬菜沙拉。

  撞上了!撞上了!

  美国东部时间4日凌晨1时52分,撞击器按照科学家预设的时间,准确地撞上了华盛顿市大小的“坦普尔1号”彗星。在撞击16秒钟后,“深度撞击”母船携带的摄像机拍摄并发回了撞击器与彗星相撞时产生的迸射型云雾图像。当地面指挥中心电视屏幕上出现这一壮观图像时,全场立即爆发一片欢呼声,负责指挥母船、穿蓝色T恤工作服的科学家,与负责控制撞击器、穿红色工作服的科学家们互相握手、拥抱,分享来之不易的成功。

  一位科学家兴奋地说:“我现在不想用‘难以置信’这个词,但眼前的事实确实是太难以置信了。”当不同角度的撞击“焰火”画面出现时,在现场忙碌的记者们发出阵阵欢呼,有位美国女记者非常激动,不停地赞叹:撞上了!撞上了!▲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