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旅游:刚打上“冒号”的产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14:09 大连晚报 | ||
●赏极光观企鹅,探密“冰下湖”:南极旅游亮点众多 ●中国人也有望来南极旅游,长城站已成南极“旅游胜地”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中国南极中山站电 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人类完全探知的荒原。当隆冬时节大洋封冻时,这块最干燥、最寒冷、风最大、纬度最高的大陆的面积大约可达2000万平方公里。195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南极旅行团抵达南极大陆,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到南极旅游去”已经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国民的度假选择之一。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究竟有哪些旅游亮点?中国游客距离南极还有多远?中国南极科考队的决策者们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 -南极旅游亮点众多 22次越冬队中山站站长,曾经参加过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老南极”董利介绍说,早在1910年,伦敦的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就提出要组织游客前往南极洲探险,但直到1958年,第一批100名游客才搭乘阿根廷的“埃凯雷乌尔斯”号旅游船抵达南极大陆,自此之后,南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界的新亮点,在高峰时期的1998年,旅游季节里曾有1。5万人造访南极。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每年约有1万多游客到南极观光旅游,美国、新西兰、 澳大利亚等全球7个旅游经营团体还成立了国际南极旅游协会。到冰雪覆盖的南极旅游,不仅要忍受刺骨的寒冷,还得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各国游客仍然趋之若骛,对此中国22次科考队领队魏文良认为,南极大陆拥有众多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南极的确是彻骨的寒冷,但它并不是生态禁区,我的心始终在南极,我和南极的缘分这辈子怕是解不开了。”曾带队9下南极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魏文良笑言。据他介绍,品味加入南极冰的威士忌,欣赏极光、直击原生状态下的企鹅都是目前各国南极旅游组织中最受欢迎的项目。 22次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则认为,随着21次中国南极科考队成功登顶DOMEA以及本次科考内陆队选定中国冰盖考察站初址,人类的南极探险时代已经正式落幕。“接下来人类对南极的探索将进入全面开发利用阶段,其中一项重要的可开发资源就是旅游资源。”据介绍,目前在南极冰盖下,我国科学家已经探测到了巨大的甘布尔采夫冰下山脉,该山脉蕴藏着大量的古生命,其中还包括一处巨大的“冰下湖”。“如果条件允许,风光绮丽,位置独特的‘冰下湖’也可能成为可供开发的南极旅游资源之一。” -开发南极旅游资源还有诸多难题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这里未来很可能成为一处门票昂贵的世界公园。”接受采访时,刚刚在南极中山站越冬15个月的前中山站站长叶加平这样表示。他认为,开发南极旅游资源必须遵守适度原则,其中首先要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人类的高密度活动必将破坏这块大陆的生态平衡。”叶加平认为,每年到南极旅游的人数不宜过多,应该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平衡值上。而目前国际南极旅游协会正在规划各国南极旅游的“人数配额”方案,以便将被控制的游客人数分配到有南极旅游需求的各个国家。 此外,南极终年为冰雪覆盖,适合旅游的南极夏季仅有短短两个月,而且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与我国远隔重洋,相距甚远,中国人如果可以到南极去旅游,交通工具也是问题之一。魏文良说,国家海洋局也曾经对此进行过可行性论证。有人提出,可以将我国目前惟一具有破冰能力的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改装成具有旅游功能的考察船。因为“雪龙号”一年之中用于考察的时间只有5个月,其余时间停泊在港口,完全可以用多余的时间来开发旅游业务,既可以提高收入以弥补有限的考察经费,又可以增加国际知名度,使有经济能力又向往南极的游客一偿夙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经过专家反复论证,结果发现“雪龙号”的改装成本太高,作为科考船来进行旅游,来来回回的消耗太大,得不偿失;而且,南极的科学考察时间和开展旅游时间最好都是在夏季,与南极考察存在时间上的冲突,难免顾此失彼;此外,游客如果搭载“雪龙号”从上海到南极,一个来回至少需要四、五个月时间,路上耽误的时间太长。 -中国游客距离南极并不遥远 虽然中国人到南极旅游还存在一些困难,但魏文良认为,中国游客其实离南极并不遥远,目前我国游客可以飞机经加拿大或美国到达智利或阿根廷,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或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上船到南极。目前世界各国实力雄厚的旅游公司都有豪华游轮航行在南极附近的区域,高档豪华的游轮有100多个舱位,载重75000吨,船上配置有3架直升机,15条橡皮艇。如果从乌斯怀亚上船,大致有奇幻岛(欺骗岛)一周游和环南极一月游等游线。根据实际情况,各国南极旅游公司还会有一些不同的临时线路安排。 据了解,目前已开辟的南极旅游线路多集中在南极圈外的南极半岛地区,其中,我国的 长城站已经成为南极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魏文良说,目前长城站每年要接待的游客人数接近3000人次。据悉我国香港地区已有旅行社正计划开辟从内地到南极的旅游线路,预订费用约为每人5万元人民币。魏文良表示,虽然目前我国普通公民还不能直接到南极旅游,但今后国家有关部门肯定会有所考虑,因为从原则上讲,我国已具备了支持南极旅游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