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专题 > 正文

南极版图上将出现中文名字地理命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14:14 大连晚报

  ●探测格罗夫山区域40多座未命名岛峰,用中国名字命名南极

  ●足迹踏遍格罗夫山,目前内陆队已完成近一半地质探测

  ●今年6月可望出版世界首张格罗夫山1:50万地质图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

  虽然南极大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然而翻开南极地图,1390万平方公里的冰雪高原,加上环抱着它的35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海域,整个版图几乎已经被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占尽,却惟独少见以汉语名字命名的岛峰。在本次南极考察行动附诸实施之前,中国已经获得了在南极大陆的地理命名权,并将对格罗夫山区域和普里兹带的40多座无名岛峰进行探测和命名,同时完成世界首张1:50万普里兹带地质图的编制工作。目前,普里兹湾一带的探测工作已基本完成,而内陆队对格罗夫山的探索也接近尾声。南极版图上将正式出现中国名字的地理命名,首张中文版格罗夫山地图也将同时向全世界发布,中国命名从此将永载史册。

  两大考察命名区域探索工作接近完成

  内陆考察分队地质勘测专家,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胡建民教授介绍说,自1961年南极条约生效以来,各国对南极的主权和领土要求暂时被搁置,科学考察成为国际南极活动的主导。但是,各南极条约国从来没有停止在南极大陆从事与本国主权和领土要求有关的活动。

  

澳大利亚、英国等曾经对南极宣称有领土要求的国家,一直没有停止在南极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并在自己宣称的领土上不断出版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并开展相应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在上世纪70年代出版了1:500万比例尺的南极洲地质图,而我国也在1995年出版了1:500万的南极洲地质图。

  “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从事国际分幅的中、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工作。因此在南极洲的地质调查和制图一方面可以深化本国在极地的地质科学考察,提升其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也能有力地支持和强化本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政治和外交地位。”胡教授告诉记者,从2004年1月起,中国地质科学院就开始筹划在南极普里兹带进行探测,并准备编制出版南极普里兹带1:50万地质图。

  胡教授说,这张地质图的探测范围涵盖东南极查尔斯王子山-埃默里冰架以东的普里兹湾-格罗夫山地区,地理坐标为南纬68°00′-73°15′,东经73°30′-79°00′。目前,中山站所在的普里兹湾地区测绘工作已基本完成,22次中国南极考察队内陆分队对格罗付山地区的探测也接近尾声。胡教授告诉记者,截止2006年1月底,内陆考察队已对格罗夫山地区边缘的梅尔沃德岛峰群、哈丁山、萨哈罗夫岭、暴风悬崖及北部的库克角峰进行了全面勘测,2月初将开始勘测格罗夫山第一高峰——梅森峰及核心区域其他山峰。

  今年6月世界首版格罗夫山地质图即将面世

  胡建民教授表示,内陆测绘所得资料将和普里兹湾的勘测资料一起,用于绘制中文版南极普里兹带1:50万地质图,预计今年6月这张地质图即将面世。“这将是全世界第一张细致描绘格罗夫山地区地形地貌及地质构成状况的地图,对未来我们开展南极内陆考察及建设内陆考察站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这张1:50万地质图出版后,格罗夫山地区46个无名岛峰的命名工作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据悉,鉴于中国历次南极考察对国际南极事业的贡献,尤其是中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区域考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在22次中国南极科考队出发前,国际南极事务委员会已正式委托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对格罗夫山区域的四十余座未命名岛峰进行探测和命名。1:50万南极格罗夫山区域地质图正式出版后,南极格罗夫山岛峰的中国命名也将向全世界发布。据了解,由于南极格罗夫山区域是中国人首次进入并独立完成了在该地区的考察任务,因此国际南极事务委员会才授权中国对格罗夫山区域的岛峰进行命名,并绘制成1:50万南极格罗夫山区域地质图。

  这份地图出版后,将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为其他国家科学家进入格罗夫山,提供地理上的帮助。因此,地图上的任何一个名字都应该能代表中国,能涵盖中国的历史、地理、自然、文化等领域。 22次科考队领队魏文良表示,中国南极考察队获得对无名岛峰的命名权,是国际南极委员会对中国南极考察工作的最高认可。是中国南极人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换取来的崇高荣誉。

  龙、黄河、

泰山:160个侯选命名等待为格罗夫群峰“加冕”

  记者从22次南极科考队临时党委了解到,为给南极大陆的无名岛峰选择最合适、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汉语名字,2005年9月1日起,南极格罗夫群峰命名活动已在新浪网上全面启动,候选名单包括九大类别160个单项。候选名单的九大类别涵盖了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山峰、江河湖海、动物和植物,目前孔子、康熙、曹雪芹、王羲之、李四光、泰山、黄河、龙、松分别名列这九大类的第一名。而在尚未结束的网络投票中,龙、黄河、泰山、牡丹等4个侯选命名最受欢迎。这些命名将等待为格罗夫山群峰“加冕”。

  据介绍,多年前,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就为南极建立了地名数据库,并规定任何一个国家给南极地理的命名,都必须要写清名字的含义,命名的时间,它所在的经纬度,以及相关的地理特征描述等。而公众讨论和投票的结果,要经过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研讨修正,报国际南极地名数据库备案,最后经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工作组确认后方可得到国际认可,从而正式出现在南极大陆的地图上。

  1月29日

  大雪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南极大陆上,在漫天无尽的风雪中度过新春佳节也许是件很悲惨的事。就在28号早上我起床看到窗外的狂风和大雪时,我也是这么想。但当我亲身在中山站餐厅里和我的队友们一起迎来2006年春节后,我的想法悄悄地改变了,我不再认为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春节会凄凉寂寞,虽然一家团聚才是中国人过春节的最佳方式,但我觉得南极的春节有歌声,有欢笑,有美酒,有激情,有大家庭般的温馨。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没有焰火的除夕,一个白昼里迎来的新春,一次有三国南极队员共庆的传统佳节,一个没有休息的春节假日。也许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在南极度过春节的机会,但不再拥有这种机会的时候,我会让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春节,和留在22次科考队这个大家庭里的欢乐。

  这些特殊的荣耀

  除夕当天的上午,我接到了由董利站长转交的一封贺信。信的抬头是:南极考察队特派记者刘万恒、佟伟东同志,落款是:大连市市长 夏德仁。接到信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除了出发前 那封亲笔信外,27日夏市长还给科考队发来了亲笔书写的新春贺电,而在此之前,我还收到了由报社转交的市委宣传部写给我们的拜年邮件。对于我这样一个工作不到两年的新人来说,这已经是个莫大的荣誉。

  看看信末尾的时间,居然是除夕当天,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星散各地准备过年的时候,市长还在惦记着我们这两个僻处南极的大连记者。一时间我感动不已,这种感激是发自内心的,我不想用表决心、喊口号之类的做法来表示自己的感动,回报夏市长的关心。但我相信,有这样一位市长,这样一个人性化运做的市委和市政府,我对自己未来在大连的生活充满信心。更大的荣耀感还没有到来。虽然早定好了在新春聚会上由魏书记宣读夏市长的亲笔信。但我没有想到的是,新春团拜会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宣读大连市长来信和新春贺电。

  最后,魏书记还提议全体队员为大连这座城市对极地事业的关注鼓掌欢呼表示感谢。魏书记说,夏市长的信将作为第一封来自中国市长的信件永久保存在中山堂里,让大连的声音永远留在风雪南极。我想,这已经是一个城市能够在南极获得的最高荣誉了吧。在这个时候,我能感到自己和这座城市是一体的,她荣耀,我也光荣。我为家乡对南极事业作出的贡献而感到自豪。

  主持人的艰辛与快乐

  虽然没有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盛大,但中山站的春节晚会仍然是南极科考队春节活动中的头等大事。就是这件头等大事,领导选择了我作为晚会的男主持人。虽然心里有点发虚,但我还是有足够自信圆满撑下这场晚会的。果然,我的临场发挥博得了不少笑声和掌声,起码在俄罗斯和

罗马尼亚朋友面前也没有丢人。

  队员们的情绪被积极调动起来,也许这并不是我和女主持楼晓燕的功劳,而是这些已经在巨大压力下工作了几个月的队员们早有发泄和狂欢的欲望,但无论是因为什么,这场春节联欢晚会都是非常成功的。为了调动起大家的情绪,我们特地在开场时给每个队员都发放了一个号码,并设置了抽奖活动。三次抽奖把过年的欢庆气氛推向了高潮,虽然奖品都是些小玩意,但我明显能感到队员们对这些奖品的重视程度,得了一等奖——一块腰表的郭井学真的是跳跃着上来领奖的,也许南极的环境能让人变的更加单纯,更加无欲无求吧。我感觉得到,小郭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但狡诈者依然存在,像机组的齐涣清同志,在参加抢凳子比赛时,竟然把最后一个凳子搬走并一屁股坐在地上耍赖。这可爱的举动让大家不由得捧腹大笑,高兴得就像些孩子。真正把晚会带到高潮的是机组的合唱《我爱祖国蓝天》和22次越冬队的合唱《明天会更好》,当18个即将在南极孤独守侯485天的汉子把手中用硬纸板拼出的“我们的明天会更好”高举到胸前时,我能感到除了热烈的掌声之外,还有一种别样的情绪在餐厅里悄悄流淌。

  再过20多天,我们这些如短期度假般的度夏队员就将告别南极,回到亲人的身边享受团聚的快乐,而他们,将依然留在中山站继续等待,等待下一批勇士的到来。晚会总算主持完了,我抹了一把汗,悄悄对老佟说,我算明白为啥电视台主持人能拿高薪了,这活儿真是个重体力劳动。北京时间凌晨3时,中山时间0时,倒计时的声音响了起来,所有人的声音都加入了这10秒种的计时。当大家数到零的时候,魏书记用力敲响了中山站的铜钟。在60多条嗓子的欢呼声中,在整整22声洪亮的钟响声中,鸡年与南极大陆上的中山站挥手作别,狗年的春节在一群真心汉子的欢呼声中悄然到来。无数的相机闪烁着,快门的卡擦声连成一片,把对我们而言的这个历史瞬间定格成永远。

  我爱歌声中的饺子

  大盘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是我年幼时的最爱,但此刻我必须先完成手中的摄影工作才可以大快朵颐。不过在升腾的饺子热气中,在耳边不断回荡的《难忘今宵》歌声中,我看到了队友们一张张幸福而充满笑意的脸。“快点吃,吃多少饺子新年就发多少财。”魏书记看我忙活得够戗,忙不迭地用自己的碗拣了一碗饺子塞给我。在这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回到了家,回到了一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里。我爱歌声中的饺子。

  在主楼的门外,大雪越下越紧,但楼内却是温暖如春,温情如潮。快乐的情绪在蔓延,幸福的感觉在相互传染。也许这场残酷的风雪正是南极洲送给我们22次科考队的礼物吧。是的,难忘今宵。也许等我老去的那一天,老年痴呆症会让我遗忘一些应该被忘却的东西,但是这个在地球最南端度过的春节将被珍藏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永远保存下去。难忘的,是这个2006年的春节,我第二个本命年的开始之日。也许当某年某月之后的某一个春节,我在大连或者其他地方见到一起在南极工作过的22次队队友时,我们一定会再次愉快地聊起这个难忘的日子,一切的景象,将仿佛就在昨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