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晚报记者在南极中山站度过春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14:10 大连晚报 | ||
●没有焰火的除夕 ●白昼里迎来的新春 ●三国南极人共庆的传统佳节 ●没有休息的春节假日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中国南极中山站电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在地球最南端的风雪中度过新春佳节也许是件枯燥乏味的事。但在记者亲身在中山站经历2006年春节后,记者却觉得南极的春节有歌声,有欢笑,有美酒,有激情,有大家庭般的温馨。用领队魏文良的话来概括,这是一个没有焰火的除夕,一个白昼里迎来的新春,一次有三国南极队员共庆的传统佳节,一个没有休息的春节假日。 中国南极人给予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 从1月22日开始,考察队员所属各单位的春节贺电如雪片般飞向地球最南端的中山站,为了让所有队员都看到来自祖国的问候,董利站长把中山堂的一面墙壁精心布置成了“贺电墙”,多有的春节贺电都被张贴在墙上。到除夕当天,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7家单位给中山站及22次中国南极科考队发来的春节贺电。 除夕当天上午,夏市长专门给两名大连记者发来了春节贺电,除了向记者表示新春问候外,还热情地勉励两名记者圆满完成科考报道任务。在此之前,夏市长给22次南极科考队发来的春节贺电已经被张贴在了中山站“贺电墙”的最顶端。为感谢大连市市长及大连人民对南极科考的高度关注和美好祝愿,2006年中山站新春团拜会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由科考队领队魏文良宣读科考开始前夏市长致南极科考队的亲笔信及新春贺电。大连成为中国200多个城市中第一个在南极发出城市声音的“幸运者”。在宣读完两封来自大连的信件后,魏文良再次表达了对大连的感谢,并建议全体队员为大连人的盛情鼓掌,欢呼声和掌声在会场经久回荡。同时22次科考队临时党委决定,将夏市长的亲笔信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永久保存在中山堂里,让大连的声音永远留在南极。领队魏文良表示,这已经是中国南极人能够给予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 一场红火的晚会让所有队员“找到家的感觉” 为了让友邻考察站的外国朋友同样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和欢乐。考察队邀请了俄罗斯进步站的队员和劳基地的 罗马尼亚朋友参加中山站的新年聚餐。这使得中山站的除夕之夜成为三国南极人共同欢度的节日。进步站站长弗拉基米尔代表俄罗斯南极考察队员向中国同行赠送了伏特加酒和帐篷被褥等春节礼物。热闹的新年聚餐后,中山站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欢呼声中开始。这是一场红火热闹的迎新晚会,平时工作严谨认真的科学家们纷纷走上舞台,拿起话筒高歌一曲以迎接狗年春节的到来。即将告别大部队,孤独地在南极度过400多个日夜的22次越冬队员们合唱一曲《明天会更好》,良好的祝愿把晚会气氛推向了高潮。中山站时间29日零时,北京时间29日凌晨3时,在全体队员的欢呼声中,领队魏文良敲响了扎裹着喜庆红绸带的铜钟。在22响新年钟声里,中山站与2005挥手作别,迎来了2006年新春。新年的饺子端上来了,在《难忘今宵》歌声的伴随下,科考队员们欢聚一堂,大家纷纷高举酒杯和饺子,互相问候着“新年好”。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越冬队员雷瑞波表示,这次热闹红火的新年聚会让他体会到了一个大家庭的温暖,让队员们找到了一种在家过年的感觉,这个在地球最南端度过的春节必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难忘的春节之一。 在工作中度过的新春佳节 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国内大多数单位都放假,劳累了一年的人们可以在新春佳节里尽情休息,享受假日。但在全国人民欢庆春节的时刻,在南极大陆上,22次中国南极考察队的各项科考工作仍在正常进行之中。即使在除夕之夜的欢庆时刻,发电班和水暖班的队员也在紧张地工作着。发电班队员李占春在会餐时只是匆匆扒拉了两口米饭,就赶到发电栋值班,防止电机因高负荷运转出现故障,连除夕的饺子他都没有吃上。 而21次队的水暖工牛思范更是放弃了上雪龙船休息的机会,义务帮助22次队的接班队员维修因下雪而冻裂的下水管道,除夕之夜,他是打着手电、带着扳手在巡视中度过的。从大年初一的凌晨开始,各种常规观测就在尚未散尽的节日气氛中开始了。地磁、臭氧层、气象等观测项目从29日凌晨就进入了例行观测状态,不少队员是通宵值班度过了大年夜。29日中山站站区风雪不断,但负责高频相干散射雷达选址工作的郝占军和胡红桥等两名队员仍顶风冒雪地走出站区继续工作。码头工程、基础测绘等考察工作也在节日里正常进行着。 无法“回家过年”的内陆队员 按照考察队临时党委的计划,直升飞机本打算出动接内陆队的11位队员“回家过年”。领队魏文良告诉记者,上次进入格罗夫山慰问时,他发现因为没有条件洗澡,不少内陆队员的身上已经有了异味。他本打算过年时把队员们接回来,洗个澡,吃顿饺子,也让他们感受一下大家庭的温暖。但由于除夕前后站区天气恶劣,风雪不断,临时党委的人性化决定并未能实现。 通过内陆队队长琚宜太每日向大本营的电话汇报记者得知,虽然“回家过年”的计划未能成行,但队员们都能感受到考察队领导对自己的关怀。除夕之夜,11位内陆队勇士在距离南极大陆海岸500公里的格罗夫山6号营地迎来了新春佳节。虽然食盐供应已接近枯竭,蔬菜也只剩下了几个萝卜和一棵白菜,但以苦为乐的队员们还是用萝卜和猪肉包了一顿饺子,并把仅剩的一棵白菜炒熟,吃了一顿颇为奢侈的醋溜白菜。 琚宜太在电话中说,除夕之夜,雪地车外风雪交加,而车内却照样洋溢着过年的欢快气氛。大年初一一早,内陆队就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继续进行了地质测绘、冰盖进退等考察工作。 22次科考队领队助理孙云龙告诉记者,从中山站目前的天气情况看,风雪天气将成为考察队度夏后期的主要气候环境,考察队员们将在恶劣环境中尽快完成科考工作,等待内陆队从格罗夫山返回,并准备从雪龙船向中山站卸载 柴油。预计各项考察工作将在春节后一周内基本结束。2月24日前后雪龙船将离开中山站,起程返回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