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泉州样板”执行力是成功关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17:00 通信信息报 | ||
-本报记者 雷宾建 为了堵截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福建泉州公安局已与当地移动、联通、网通、铁通5家运营商达成共识,从3月9日起实行手机实名制,新入网的泉州手机、小灵通用户必须用身份证实名登记,这在全国是首例。 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建泉州在手机实名制实施一周后仍可无证买号。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在移动通信市场引入实施手机实名制。这为治理短信服务市场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通过对用户入网手续的审查,从源头上治理不良短信,清除有害短信产生、传播的温床,实现对短信业务的可管理、可监督,从而切实保障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利益。 推行手机实名制以后,在短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保证各个使用环节能够辨别用户身份,使信息发布者、传播者、使用者与最终用户能够获得真实的身份验证,从而达到有效划分信息内容权责的目标。这对于利用短信进行违法的犯罪分子将形成巨大威慑力。 但现在实行手机实名制还存在着众多的困难。 一是运营商对于手机实名制的 执行力度。虽然各运营商高层表示愿意贯彻执行实名制,但是由于担忧执行手机实名制将减少其业务手机,增加运营成本,各大移动运营商是否真的会严格执行手机实名制还是个疑问。二是手机号码的营销模式也使得手机实名制真正实行起来变得困难。目前各运营商的手机号码主要是通过代理商来进行销售。对于代理商而言,进行身份验证,既增加了工作量更可能影响其销售,再加上大部分代理商并不具有这样的专业知识,因此代理商很容易根本不进行身份验证,或是放松身份验证的要求,进行手机卡的销售。 第三,国内环境也是手机实名制能否彻底落到实处的一大挑战。实名制要求用户必须持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才能办理,但开户时运营商未必认真验别身份证,因此手机实名制能否真的“实名”还是值得怀疑。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际操作中,手机实名制并不是预想的那么容易,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手机实名制能否成功,执行力度将是成功的关键。需要运营商、短信服务商、手机用户和政府的共同参与,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首先,手机短信引入实名制后,还需要特别加强对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管理。不仅严格实行准入制度,还要求其承担一定的义务性责任。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对短信息内容本身尽到一定的审查义务,发现违法或违规内容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于明显违法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加以处理。同时,还应积极为用户办理短信息服务的开通、使用或退订等提供便利。 其次,需要运营商的严格执行。手机实名制将给运营商带来大量繁琐的登记工作,还可能涉及系统改换。最先受到实名制影响的是新入网用户,如何顺利说服用户接受这一规定已存在较大难度,还要为此在营业厅增加人手、设备,因此必然会增加运营商的营销成本。运营商对于制度贯彻的力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实名制的成效。 第三,手机实名制并不能自动约束违法滥用行为,各政府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在各自职责权限范围内,对短信息服务加强监管。特别是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必要的规则制定来明确相关各方权力义务,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在执行过程中,还应特别注重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从而真正维护广大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