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胡鞍钢3G报告引发激辩专题 > 正文

胡鞍钢报告引发激辩 3G面具背后的利益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9日 07:52 经济观察报

  任雪松/文

  一时间,胡鞍钢教授1月中旬发布的《中国3G世纪报告》成了公众的靶心。

  尽管报告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遭到一些电信学者的质疑和诘问,但显而易见的是,报告中一些论断也撩拨了利益相关者的敏感神经。

新年新功夫 彩玲下载 投资一万,回报百万?
拿什么祝福你我的朋友 拿什么祝福你我的朋友

  胡先生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3G牌照的尽早发放“于国于民”都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既可拉动经济增长,还可以缓解就业紧张局面;而反对者则认为仓促上马3G,可能会演变成一个上万亿元的“利益赌局”,一旦弄巧成拙,损失难以估计。胡鞍钢认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而现实的中国电信产业则是被利益集团裹挟俘获,应该择时撤销信息产业部,重新建立基于市场的电信监管机构,让市场的归于市场;而反对者则认为胡鞍钢的“技术中性论”本身就透露出被西方利益集团裹挟的影子……

  在短短的时间内,包括北京邮电学院阚凯力教授、发改委研究员史炜等诸多电信专家投身到这场3G的论战之中。而论战已然超乎学术界的义利之辨,满天飞的“发牌派”、“暂缓派”、“政府派”、“厂商派”各种头衔、派别也是让人莫辨衷是。

  的确,容纳中外3个3G技术标准,6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外数十家电信设备制造商、数以百计的中外终端设备制造商的中国电信市场,其规模之庞大,利益关系之复杂世上罕见。

  如专家所言,中国的3G不仅仅是个技术系统,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网络设备供应商、运营商、终端供应商、内容提供商、集成商、消费者群体、政府等共同组成一个产业生态系统,相互之间有着互生、共生、竞争、合作等极其复杂的关系。更必须提及的一个前提是,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寄生在一个垄断力量与市场力量、政府属性与监管属性多重因素盘根错节的市场环境之中。标准之争、中外之争、部门之争、官商之争都环绕着3G这个利益体生发开来。

  让公众难以辨明的是,某个专家、某个部门、抑或是某个看似中立的民间机构,在义正辞严、冠冕堂皇地抨击与防御中,在3G的假面被后,都裹挟着某个利益集团的身影。

  很久以前,就有一个精辟的比喻:“政治的3G”,现在看来,似乎尚未完全达意,在中国,似乎还存在“经济学家的3G”,“洋人的3G”、“民族的3G“、“买办的3G”……,但愿,最后的结果不是一个“娱乐的3G”。

  相关专题:胡鞍钢3G报告引发激辩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胡鞍钢新闻 全部3G报告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