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凯力:讨论中国该不该启动3G应避免三误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 09:21 新华网 | |||||||||||||
![]() 阚凯力:讨论中国该不该启动3G应避免三误区(新浪科技配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冯晓芳) 因在移动中能实现高速数据通信与动态视频业务,即可视通话、上网、看电视等,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一直以来成为移动通信的追求目标,伴随3G的讨论也日益增多。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说:“围绕市场需求这一中心,在中国启动3G的讨论应避免三个误区。 第一,许多人认为我国没有开展3G业务,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我国已经提
第二,许多人认为我国不启动3G是因为政府不发移动运营牌照,这就从根本上混淆了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如果我国移动运营商认为现有的系统不能满足市场对3G业务的需求,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频率、建设新的网络,就应该再经过董事会(包括国资委)批准之后,向电信监管部门提出申请。电信监管部门在考虑到国家产业政策和频率资源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批准。如果企业不提出申请,政府便不能指派移动运营商采用什么技术、是否投资建设网络。 第三,许多人认为,我国只要一启动3G,就一定要把移动运营牌照发给固网运营商,这就混淆了技术选用与竞争格局这两个根本不同的问题。是否增加我国移动运营商的数量、是否应该给予固网运营商移动经营权,其出发点是建立并维护我国电信领域公平、充分、有效的竞争,并以此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我国电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正是因为出于此目的,我国政府几年前才决定把移动通信业务由原中国电信拆分出来。因此,现在是否必须向固网运营商重新发放移动牌照,或者把固网、移动运营商加以整合再发移动牌照,这完全是另外一个必须单独论证的问题,绝不能与我国的3G问题扯在一起。 阚凯力教授认为,需求是整个经济社会的主导性因素。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需求来自电信运营企业,而电信运营企业的需求来自电信用户。因此,如果电信用户对一项业务没有需求,或者不愿意支付可以对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费用,那么这项业务和相应的设备制造生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他建议,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应首先进行客观的用户市场调查,在没有摸清市场需求之前绝不应该大规模投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