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设计师谈V3 零件是3G手机薄小瓶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30日 14:31 天极网 | ||||||||||||
天极网 11月1日消息(记者 于艺婉)当NEC的卡片式N900手机以8.6毫米的厚度亮相时,人们不禁为它惊叹,而当摩托罗拉将一款折叠手机设计到13.9毫米时,不禁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联想,手机将怎样薄下去呢? “方寸之间”的摩托罗拉V3手机是其家族迄今为止最薄的手机,2.2英寸26万色主屏、内置4倍变焦VGA摄像头,支持蓝牙无线通信,MPEG4视频播放,4频手机实现全球漫游。就在
V3的创作周期是一个奇迹 在柯达、施乐等公司担任过设计顾问的Christopher积累了很多经验,毕业后的前三年,Chris每天工作至凌晨两点,一直高涨的工作热情也是V3手机在1年左右就得以诞生的关键,当然,V3的出世还包含着其他设计人员的辛苦工作。 “V3的草图从2003年7月开始做起,2004年8月在哥本哈根正式完成,1年时间设计如此薄巧而又功能强劲的手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Christopher说。热衷MOTO手机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他们2002年的经典之作V70,就是这样一款现在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奇特功能的手机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来做设计。 “V3手机的设计工作在摩托罗拉内部都是高度保密,亚洲设计部门也是最近才知道。”邱丰顺说,“摩托罗拉希望V3能像当年的V70一样,成为一代标志性手机。” V3的设计主旨就是“薄”,最初是以12毫米为目标,但是,考虑到面板冲程以及机身承受强度等问题,最终设计到了13.9毫米。 V3手机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的机身出现了MOTO的3个LOGO。“其中,外屏的一个是为了增大摩擦、内屏的LOGO位于听筒的位置,而后背板上的标志则是与导航键相对,用户通过这个LOGO就可以判断导航键的位置。”Christopher说。 零件是3G手机薄小化瓶颈 从模拟时代的“大砖头”,到现如今的卡片机,手机体积的设计始终朝着小巧、便携的方向发展。在中国的2G市场,手机的小巧化几乎被演绎到极至,甚至已经演变成一种习惯。然而,在刚刚结束的2004国际通讯展上,所有展出的未来可能在中国市场上市的3G手机无一例外的都是又大又厚。 “由于2G和3G是不一样的平台,所以,3G时手机设计所用的技术与2G是不一样的。3G因为零件的瓶颈体积还是相对较大。”Christopher说。 “不过,3G的技术也是在不断发展,尤其在日本表现更为明显。今后,技术的发展可以将3G手机的零件做得更小,而且,当3G市场逐步成熟以后,零配件的需求会随着手机销量的增加而加大,从而在价格上也会有所降低。”邱丰顺补充到。 北京是MOTO最大的设计分部 其实,一款手机的出炉包含的技术林林总总,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纠纷。而MOTO经典手机V70就遭遇了设计被诉侵权。 “已经处于司法程序中的事情我不能去评判。我只是来谈谈摩托罗拉在设计时的一些要求。”邱丰顺说,“设计师在设计到每一个步骤时,都要交待自己的创意从哪里来,要自己能够做好解释,然后在适当的时期申请设计专利。有时,专利的属地不同也时造成纠纷的一个原因。” 谈到摩托罗拉北京设计中心的情况,邱丰顺说:“摩托罗拉共有6个设计中心,约200余人,总部位于芝加哥,北京是最大的分部。” 据邱丰顺介绍,北京设计中心有一半人员来自本土,而另一个则来自于多个国家,“这是一支多元化的团队,很多高端手机像A780、A760等都是在北京分部设计的产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