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焦丽莎
“疯狂”的小米,在2014年上半年交出了“疯狂”的成绩单。
Canalys公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小米手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占14%,排名第一,首超三星成为中国第一大手机厂商。
StrategyAnalytics的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小米攫取了5.1%的全球市场份额,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8%,成为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机厂商。
是什么让一直活跃在 “风口浪尖”的小米突然“高烧”?又能否“居高不下”?
玩“铁人三项”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小米共计销售2611万台手机,同比增长271%,含税销售额约330亿元,同比增长149%。这一数字超越2013年的全年总和。
在Canalys分析师王靖雯看来,红米系列手机(红米、红米1S和红米Note)对小米手机本季度市场份额的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
谈及这家被唤作“互联网公司”的手机厂商,不得不提其商业模式。
相对于以线下实体店及运营商渠道走量的国产手机巨头 “中华联酷”,小米手机“上网”,并采取“饥饿营销”的策略,缩减了中间代理环节提升了销售利润,而且实现了期货式的预订销售,形成按需生产(C2B)的商业模式。
“小米能够交出漂亮的成绩,得益于小米手机一直保持的性能和性价比优势。”小米方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如是说。
米粉,一直是小米的骄傲。“小米赢得了中国互联网生态中最具活跃度的用户群。”小米方面表示,操作系统MIUI的体验,以及互联网综合内容、服务生态的不断增强,都为这家年仅四岁的手机厂商造就了强大的用户黏性。
未来,小米将深耕“软件、硬件、互联网”铁人三项。而智能家居市场,已经成为小米的下一个着力点。
还有几道坎
小米手机,2012年出货量仅为719万台,2013年出货量1870万台,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50%。但是,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0.1亿台,三星在全球的销量则是1.13亿台。
看来,小米想要叫板行业老大,还有几道坎儿。
首先,以低价策略取胜的小米,是否真能从苹果(247.1, 1.55, 0.63%)和三星手中抢得中高端用户?
从整体销量来看,在今年第一季度,三星仍在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排名第一,小米排名第二。从目前的价格策略来说,小米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远高于销售额同比增长,这证明了,低价产品在其出货量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突破“低价”瓶颈是小米手机面临的首要问题。
虽然小米手机的国内成绩骄人,也只不过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小米也意识到了这点,开始“出国”。
为了“出国”,小米动作频频。专程从谷歌(181.19, -0.39, -0.21%)挖来安卓的核心团队负责人HugoBarra负责开拓国际市场。按照计划,在继去年登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市场后,小米今年将登陆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等十个国家。
但是,多位海外分析师表示,2015年前,小米进军欧美市场的几率“微乎其微”。
小米面前的坎,最重要的还有技术。虽然,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前五中有三家来自中国,但智能手机真正核心技术及专利大部分掌握在苹果、三星、诺基亚(4.9, -0.04, -0.81%)等科技巨头手中,中国手机厂商只是技术跟随者,小米也不例外。
目前,苹果手机出货量仅占全球8.8%,而利润却占全球73%。“小米们”亟待摆脱“赚辛苦钱”的命运。看来,小米想要“居高不下”,想要触及世界级手机巨头的皇冠,还需要在技术上多准备几块垫脚石。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