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经理世界封面报道:数字媒体另一场世界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 13:24 《IT经理世界》杂志 | ||
![]() IT经理世界本期封面报道--数字媒体的另一场世界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的故事能否被复制 杜晨/文 重大体育赛事过去9年来一直是中国“新媒体”崛起的助推器。 1997年,互联网刚刚在中国落地,新浪的前身利方在线就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采用文字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网友老榕在四通利方体育沙龙上发表的《10.31 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这篇让球迷产生共鸣的帖子传遍了所有的中文网站,中国网络传播的时代初露端倪,这篇文章后来也被称为“全国中文网上最著名的帖子”。 互联网不经意间显露出的巨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让当时对互联网还很懵懂的利方在线感到了震撼。1998年,他们决定推出“法国98足球风暴”网站,并由汪延在法国前方进行报道,由此拉开了中国互联网大规模报道 世界杯及大型体育赛事的序幕。随后的2000年,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在当年成为了中国奥运代表团唯一的互联网合作伙伴,以丰富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了悉尼奥运会。同时,新浪也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新闻登载权的商业网站。两年过后的日韩世界杯,新浪以50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成为了中国之队唯一互联网合作伙伴。到这时,其中国第一网络媒体的地位已经建立起来。 自1997年持续大规模报道世界大赛以来,新浪的流量每次都能获得历史性的增长,韩日世界杯时最大流量达到了1.4亿,日均浏览 5000万,也就是在有世界杯的这个季度,一直亏损的新浪出现了40万美元正现金流,新浪开始了盈利。 如果说新浪的成功是“文字和图片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经典案例,那么这个案例的经典之处——依靠重大赛事来提升人气台阶——显然也被“音频和视频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媒体,进行了充分的拷贝。 不过,互联网今天的竞争格局已经比9年前复杂了很多,而不论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9年来不间断地竞争,也让今天希望依靠一届重大赛事就诞生一个瞬间窜红的媒体企业变得越来越难。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浪过去的经验是一条“真理”,但或许并不是可以被简单复制的成功路径。实际上,新浪自身也开始意识到,与投入巨资“垄断资源”相比,如何对非垄断性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进而卖出花样对于“新媒体”来说要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