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戒毒手术被叫停始末:
|
卫生部办公厅2日发出通知,暂不允许脑科手术用于戒毒治疗。卫生部表示,根据已经接受手术的毒品依赖者的情况看,此项手术有可能成为帮助毒品依赖者戒除毒瘾的技术手段之一,因此要求在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下进行科学研究。[全文]
经济利益成戒毒手术诱因
医学研究≠临床服务 我国脑科戒毒手术缘于2000年,当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脑科手术戒毒的科研项目申请立项,2001年得到广东省卫生厅批准,该项手术的研究被列入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据悉,全国第一家做手术戒毒的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现在仍有600人报名排队等做手术。据了解,目前做一例这样的手术,费用大概在3.5万到4万元。[全文]
相关阅读:无情戒毒术全过程
上海首例戒毒手术
俄罗斯发明
央视质疑广东开颅戒毒术
过半治疗者性格变化 记者把这44名未复吸的患者身体出现副作用的情况作了一个统计。这里最早手术的在3月份,最晚9月份。18人表示没有任何变化,其余26人均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改变。10人性格异常。在这10人中,4人脾气变暴躁,6人脾气变冷漠。4人记忆力减退。既性格异常又记忆力减退5人。剩余7人情况复杂。其中,湖南2人,出现智力倒退。陕西1人,记忆力时好时坏,反应迟钝,变懒不爱说话。广东1人,动作变慢。安徽1人,大脑迟钝,很多欲望消失。天津1人,术后两个月开始想喝酒。贵州1人,仍想毒品但能控制住。[全文]
开颅戒毒术被叫停的真正原因
手术的副作用是明摆着的,而且是永远也无法挽回的。戒除心瘾的疗效还要靠纳曲酮维持着,这样一个无论价格和代价都昂贵的手术,完成得却是任何一个戒毒所都能完成的事。这个明了的事实,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的医生是真的不明白还是故意欺骗和误导患者呢?[全文]
开颅戒毒术再起波澜 广东三九医院要打官司
11月29日下午,广东省三九脑科医院(下称“三九医院”)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指责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11月26日播发的报道《揭秘开颅戒毒术》“严重失实”,对该院声誉造成侵害,并要求央视“公开赔礼道歉”。[全文] |
评论和人物谈: |
卫生部科教司司长祁国明:脑科手术戒毒是一个正在临床研究的科学研究项目,目前该研究还没有结束。其手术的损毁位点、适应症、技术要点、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因此,这项手术不能作为一个临床服务项目向毒品依赖者提供。祁国明指出,根据已接受手术的毒品依赖者的情况看,这项手术有可能成为帮助毒品依赖者戒除毒瘾的技术手段之一,因此必须在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下进行科学研究。[全文]
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李勇杰博士:从小白鼠试验模型来看,该手术模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戒毒作用,但无法观察以及判断小白鼠其他生理机能是否受到影响。按照目前的科学水平来看,具有复杂功能的大脑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工作的,那么多精神和行为障碍如强迫症等,我们没有办法精确定位其在脑部的特定区域,因此开颅戒毒是否会造成其他影响还需要临床研究。据他估计,下研究结论至少需要5年时间。[全文]
中国药物依赖研究所副所长徐国柱:如果做这个手术,这个医院还给病人开“纳曲酮”, 然后回家最起码服用两个月到半年的量,那这能说明什么?我觉得这个挺……如果说你这个方法是真的能够非常准确地来解决复吸的问题,定位定的非常好的话,应该说不需要 不需再用“钠曲酮”这类的截抗的药物来对抗所谓心瘾,因为你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我想这样恐怕反过来,是不是也说明手术者本身可能对手术的结果,实际上也还不敢100%的有把握。[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手术暂停并不是不再开展研究。有关戒毒效果和不良反应的评定、药物依赖、戒断症状、与环境的关系等都需要长期的临床实验和观察,只用几周或几月,就宣称“戒毒成功”是没有意义的。找出戒毒效果和不良反应与手术部位和破坏范围的关系的研究更具有学术价值,对今后进行手术治疗有重大参考意义。科学研究应力戒浮躁和急于求成,只有踏踏实实的工作,坚持把科研思维与宽厚的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人民期待的、高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全文]
评论:叫停开颅戒毒手术是叫停浮躁
开颅戒毒,科技本位与伦理绳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