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评论:造超低价手机应对市场并非良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2:03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郭培宽

  在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的手机新闻中,“超低价”似乎成了吸引眼球的字眼。尽管真正上市的机型还很少,但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之争已经由此揭开序幕。选择哪些品牌的超低价手机才是物有所值?为此,国产厂商和国外厂商都在价格上一降再降。笔者认为,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性价比比一味的低价更重要。

  首先,手机厂商引发的超低价手机“遭遇战”只为争夺市场份额。以往国产手机与洋品牌手机在长期的抗争中一直坚持这样的策略:相同配置走低价路线,相同价格则走高规格路线。该策略让国产手机争取了一批不太在意品牌的国内用户。但今年起,市场竞争态势却风云突变,国外知名品牌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表示将目光瞄准低端市场,纷纷推出超低价产品,诺基亚1110和1160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而一向力主高端的摩托罗拉也推出500元左右的黑白屏手机,原因只为挽回下降的市场份额。摩托罗拉高增长市场战略运营主管戴维·泰勒公开表示,今后将主动出击,推出一大批低价新手机,在全球范围启动“50美元以下手机”低端战略。当然,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将是摩托罗拉超低价策略的重点。面对压力,国产厂商自然不会退步,中兴等手机厂商也将推出500元左右的低价手机。中国低端市场巨大的潜力对手机厂商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不可避免。

  其次,虽然超低价手机是争夺市场的利器,但是对于厂商来说,份额与利润是两难的选择。中国的低收入人群数量是庞大的,手机新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不高,而对价格相对敏感。而广阔的农村市场更是潜力巨大。所以厂商的低价策略是具有针对性的,一方面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培养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

  但是推出超低价手机对厂商来说也会存在着风险。从技术上,超低价手机的集成度较高,要求厂商必须具有很强的整体设计研发能力;从成本上,要求厂商要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和资金实力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如果为控制成本而降低产品品质,那么对其品牌是一种危害,对提高用户的忠诚度是不利的。而如果在成本上控制不力,利润将很微薄,这对国产品牌的考验更大些。这也是引发土洋品牌厂商之间“口水战”的焦点。国产品牌认为洋品牌是在抛售库存机,而洋品牌指出国产品牌的“低价格,高配置”名不副实。

  最后,性价比是关键,手机够用就好。市场的选择决定厂商的成败。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不是其考虑的唯一因素。一味的低价不一定就能赢得市场,“便宜没好货”是部分消费者的思维定式。虽然手机新用户只要求手机基本的通话功能,但是产品价格的重要性应该在质量之后,况且500元价格对低收入人群来说其实并不低,在选择手机这种高档消费品时,他们更看中性价比的优势。也就是说手机产品在一定的品质和价格范围内,低价才有优势。手机够用就好,但是前提是产品质量要过关。

  厂商为争夺市场推出超低价手机的策略无可厚非,但是跟风市场打“价格战”是不理智的,应在考虑市场定位、品牌实力和发展策略等方面后才做选择。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