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长城又砸10亿:长城宽带的路会越来越宽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28日 10:5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张大峰 北京报道 这个春天,北京的沙尘暴还没有来临,全城不时洒满了耀眼的阳光。 春节过后,长城宽带总经理孙子强一直在盘算着长宽的改革和长宽在中信集团的电信产业布局中的位置。
新“圈地运动” “2003年是宽带决战年,在中信和长城集团的支持下,我们准备狠拼一年。”2月24日,在东环广场长城宽带总部,孙子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而就在几天前,两大股东中信和长城集团向长宽追加10亿元投资,让长宽重启“宽带运动”。长宽的人说,他们不希望长宽去展开新一轮“圈地运动”,而是以非PC业的OEM思维(PC一直是长城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去酝酿电信运营,因为PC和电信运营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产业。 记者在长宽的董事会文件上查到,这笔追加投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经准备好的6亿元人民币现金,另外一笔4亿资金,主要来自长宽今年的营业收入。 按照协议,中信和长城集团将分阶段、按经营管理需要将这笔资金打到长宽的账户上。按照孙子强的说法,这笔资金的70%将用于上半年,每个月使用量是七八千万。 10亿元人民币投资于电信运营业无异是杯水车薪。但在企业里,管理层只有无条件去执行,长宽需要的是控股方中信统一的电信发展战略。而外界所传“中信依然计划将中信泰富‘奔腾一号’骨干网、广东盈通、长宽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合资结盟”的消息,被长宽认为是中信电信新战略的轮廓。 “中信依然致力于将地面资源和卫通的天上资源结合,努力争取从事包括移动通讯、固话等基础电信业务。”孙子强透露。 但由于非基础电信运营商定位和合资方卫通依然没有获取从事移动通讯等业务的牌照,中信的电信理想一直处在“未能实战”的尴尬境地。2002年4月中信耗资6.6亿元入股长宽获得50%股权,“中信就一直把长宽作为在目前阶段最具控制性、可操作性的电信资产来发展,”消息人士透露,“长宽是中信盘活电信资产、目前最为合法、切实可行的进入点。” 孙了强认为,长宽的最后目标是综合性宽带电信运营商。“长宽将尽最大能力把中信骨干网、城域网用上,寻求中信最大、最强力的支持。中信骨干网、城域网所能覆盖的地方,长宽将最大限度地利用中信的这些资源。”“中信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地与长宽实现网络互联,形成完整的网络。” 但长宽至今仍没解决牌照问题。一名高层谈到,去年10月22日,中信从信息产业部获得两张基础电信牌照,但由于中信系内部的协调问题牌照被‘悬了起来’,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牌照的使用单位。 中信电信业战略的模糊性,牌照的悬而未决,资金的缺乏,让长宽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财务“后腿” 长宽内部员工讲道,虽然有了中信这个“财大气粗”的大东家,长宽的财务状况至今仍没有根本性好转。据了解,长城一期投资3亿元,至2002年底总投资超过20亿元,并且一直没有实现正的现金流。 据了解,长宽2001年收入只有2000万元,当年花费2亿元。2002年收入1.3亿元左右,当年花费3亿元左右。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信注资的6.6亿元投资已经花完,“再追加一部分投资成为必须。”这位知情人讲道,其中部分(1.7亿元)还了当时拖欠的运营费用,其余的都用在了去年的负债周转、设备采购、部分终验的工程款、运营平台的完善以及公司的运营补贴上面。 按理说,作为金融巨头,中信对长城应该有强大的资金扶持实力。长宽也相信,长城的资金需求对中信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事与愿违,从中信拿到钱并不容易。 一位参与资金运作的长宽高层讲述,去年底长宽计划2003年花费10亿元用于自身发展,在今年宽带回温背景下,长宽要凭借大打服务牌把公司做起来。 这位长宽高层亦说,为了拿到这笔10亿元的追加投资,孙子强向中信申请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今年1月,由于与董事会目标不一致而没有被通过,董事会责成修改。第二次是今年2月,孙在做了两个保证后拿到了这笔钱。 据了解,这两个保证是,至2003年底将收费用户发展到50万,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人民币。计划8月达到正的整体现金流。对此一说法,孙未作任何评论。 长宽目前开通用户200多万户,其中收费用户25万户,根据去年收入计算(约1.3亿),长宽今年的运营收入将达到4亿人民币,“这样算来长宽怎么也达到正向现金流了。” “中信和长城集团这次新增的10亿元投资将用于3个方面。”孙子强讲道。 第一,是在一二类城市诸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合肥、青岛、武汉、重庆、成都、广州、东莞、深圳、厦门等开通100万用户。 第二,投资重点主要是对安全系统、收费认证系统的完善,(租赁)骨干网、城域网扩容,运行平台增强、完善和发展。 第三,是内容建设,丰富开放平台,引入大量服务商,通过合作,捆绑专用内容服务商,提供统一收费平台、运行平台,对用户平台完全开放。长宽将采用内网服务免IDC资源租赁费等优惠拉住合作伙伴,服务商的分成比例在70%以上。 长宽要解决的是中国宽带发展最大的症结:市场成熟度不够和宽带内容严重不足问题。虽然去年长宽取得了逾亿的收入,电信、网通在宽带业务方面也是捷报频传,但中国的宽带市场仍然还是没有像以前预想的那样“火起来”。 “因而这10亿资金的运用基本还是对症下药的,”资深人士评论说,“现在只能担心长宽能否战胜自己的体制问题和内部机制问题。” 体制阻力 长宽的内部机制问题一直被人所诟病。对此,孙子强认为,作为国有企业的一部分,长宽正在逐步摆脱老的体制,而推动的根本力量在于资本和长城董事长王之的支持。 消息人士透露,王之推迟了退休,为的就是从今年开始一年左右时间,所有长城系的公司都要尽最大可能解决体制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理顺上下关系。 长宽是长城系最具增长前景的部分,也是长城系最年轻的公司,因而成为长城系改制的前沿。 孙和长城系其他几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王之的退休计划未置评论。他们只是向记者传递了一个共同的信息:改制艰难但必须艰难改制。 宽带的市场成熟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这有待于整体市场环境的转好。孙对记者说:“看待长宽必须报长远态度,视野需要高一点,既然长宽涉足的是宽带电信类投资,就必须按照宽带电信类投资的特点考量,基础投资巨大、增长平稳缓慢、长期回报可观是宽带电信类投资的共同行业特点。” 资深人士评论,对待王之,也要更公平一些,短短两三年就下结论是不公平的。在长宽即将获得巨大发展的2003年,王之的守与退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姜可能还是老的辣。 孙认为:“以前有人认为长宽的路会越走越窄,会投降,卖掉,但今年大家发现长宽的路会越走越宽,我们已经发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相应的优势。其实宽带是一个理性化的消费市场,培育市场,引导市场,需要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需要宽带运营商和服务商的共同努力。” “长宽今年预计投在完善现有基础平台和内容建设的资金会超过4个亿,” 长宽高层说,“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内容的丰富、和服务商的紧密合作推动宽带市场的成熟。” 孙子强对记者透露,长宽正在和多家SP合作,并且制定了一揽子优惠措施,以刺激本网用户消费的手段。“长宽目前最大的重点就是引入宽带SP,主要有在线游戏、网络教育等内容。” 长宽有自己的算法:假设达到300万用户,开通率达到30%,收费用户即为90万户,按产生直接收入最低100元/月,长宽一年的收入将达到10.8亿元,减去支持90万用户所需要的5.2亿元的支持成本,长宽一年的毛利将达到5.6亿元。再加上企业用户的收入按照3亿元总收入,1.5亿元支持成本,长宽一年的收入将达到13.8亿元,毛利将达到7.1亿元。 从字面上看,至少谁都得承认,这是一个美妙动人的“钱景”。 长宽资料:长宽注册资金1亿元,实际投资额3亿元,由长城集团旗下的3家上市公司———长城科技(H股)和长城电脑(000066)、深科技(000021)2000年4月投资设立,长城科技占股70%,另两家各占15%。去年4月,中信斥资6.6亿元购得长城宽带的50%股权成为与长城集团平起平坐的大股东。长城科技的股份被稀释成35%,另外两家各占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