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浪和搜狐两大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双方是你才唱罢我就登场,你推企业在线我马上搞个企业服务平台;你成为中国足球队全球唯一世界杯互联网长期合作伙伴,我就有世界杯中国足协指定网站……再加上前不久的新浪搜狐相互起诉事件,似乎两家网站斗得不可开交,几乎都要丧失理性一样。
事实果真如此吗?业内专家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指出,新浪和搜狐的竞争已经类 似于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竞争,已经开始步入良性状态。
本报专稿/记者刘永钢
两家的竞争全面开花
前天,搜狐在上海大张旗鼓地对其网上黄页进行了宣传推广(本报昨天六版已作报道),在活动现场,媒体记者们就纷纷讨论起来,估计新浪也将很快弄出个类似的玩意来。记者随后采访了搜狐和新浪两方面的人士,他们都没有否认这种可能。
再把视线稍微推前几天,大家惊讶地发现,新浪和搜狐在同一天宣布推出企业服务平台(sina.net和souhu.net)。就为这件事,媒体和网友都在想,它们之间到底是谁抄谁?
除此之外,新浪和搜狐在世界杯网站方面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双方各自找了一个“婆家”,做了一个独家授权网站。当然除了这种跟进式的,也有针锋相对的,在春节前,双方先是互相起诉对方抄袭,然后再相隔一天发表各自的最新财务报表。此外,去年8月,紧接着新浪推出收费邮件,搜狐则推出升级免费邮件。
两家的竞争是否理性?
新浪搜狐互不相让的竞争倒让我们想到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的竞争。它们之间非常有意思,比如说麦当劳在百盛附近开家店,那么肯德基就一定会想办法在附近开家店的,或者如果肯德基推了一个新鲜玩意,麦当劳也肯定不会无动于衷。结果是,这种“麦肯”竞争模式使二家快餐店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对此,上海京华管理顾问公司的孙继伟博士表示赞同。他认为“麦肯”式竞争是一种经济学上的经典模式。就比如两个人同时在一条马路上摆摊卖水果,它们的经营品种和规模都差不多,如果其中有个人为吸引顾客而往马路中间靠点,另一个人就应该跟进也往中间靠一点,而不能无动于衷。
孙继伟博士认为,相对于前些年的狂热来说,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理性起来了。“这从双方竞争的领域就可以看出,比如企业信息化集成服务,网上黄页,这些都是大蛋糕,双方不从颜面考虑互相跟进,只能说明它们的理性。”
是谁不理性
对于互联网,人们曾经有一万个理由说它不够理性:盲目烧钱,盈利模式不明等等。但是现在看来,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理性起来,反倒是网民们落了伍。
就比如上面的有关新浪和搜狐竞争的事,大部分局外人都在兴致高昂地看热闹,或者在猜想着到底是谁抄袭谁的商业模式。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互联网企业终于放下虚荣,踏实生产了。
前不久,记者在采访新浪网CEO茅道林时,他也提出了类似的想法。他对于几种有关他的传闻感到特别不能理解,比如说什么他被吴征架空了,没权了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仍旧听听孙继伟博士的观点吧:“这些人根本不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新浪这种制度下,CEO是经营管理团队的核心,吴征只是投资者之一。”再比如吴征的“假学历”事件,如果事件属实,自然会有司法介入,否则就只能算是个私人事件。而且对于经营管理团队来说,他是老板,他们没法选择不要他。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