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李杨)新浪、搜狐今天又较上劲了。
就在新浪网今天上午在京西万泉河总部推出“sina.net”数小时后,搜狐公司下午紧接着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也推出“sohu.net”,双方拆分出来的新网站业务几乎完全一样,即提供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其实,双方新网站的建立,只是对原有网站服务内容、服务对象进行拆分,“.com”继续针对个人用户,而“.net”则针对企业用户。
大家无法忘记那惊人相似的一幕。去年11月8日下午2点,网易与新浪为了寻找赢利点,曾在相距不到两公里的CBD商圈内同时召开发布会,推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令与会的IT记者分身无术。
然而,业务的相似甚至是雷同不能不让人将视线转移到双方接连不断发生的纠纷上。去年10月至今,双方从所谓“失实报道”相互指责,到以“产品资源的剽窃、抄袭及侵权”为由对簿公堂,一时间,让人觉得已经十分脆弱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战火不断。
之所以发生“窝里斗”现象,业内人士认为有其必然的背景。正如任何市场上两个最强的竞争对手一样,搜狐与新浪之间的冲突简直不可避免。网站初创时极为类似的商业模式,以及技术水平上的接近,使他们在产品大类上几乎一直按相似的方向发展。在共同的商机、共同的困难面前,双方都想捷足先登,又都没有能够有效错位。于是,双方就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发生过手机短信、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等产品上的不断争锋。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打打杀杀”,有专家认为,对于消费者,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这种竞争并非一件坏事。就像当年国产彩电的价格大战一样,彩电企业砸锅卖铁比着降价,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这样的竞争更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尽管竞争的形式似乎有些“小儿科”,但市场将教育双方,最终走向理性,建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新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必定能经受得住考验,因为它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而非一纸行政命令。
对于此次推出相同的业务模式,新浪、搜狐双方均表示出极大的信心,他们认为虽然未能实现有效错位,但毕竟“蛋糕”足够大。双方在此次企业信息化业务的竞争中,是再度引发摩擦,还是能够实现“双赢”,让我们拭目以待。(完)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多多精彩短信5折起,还有精彩海南游、机票、手机、MP3等着你
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3500条闪电传情,让她想不看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