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内 > 《烧.com》专题 > 正文

《烧.com》第五篇 破灭 第23章 想卖都不那么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1月08日 18:18 新浪科技

  人们的心理最为关键,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微妙而脆弱。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

  20天后,2001年5月29日凌晨,号称中国网络第一楼的嘉里中心北楼15层依旧灯火通明。站在楼下的保安对此有些不解,因为好久没有这种现象发生了,除了一年前互联网异常火
爆的那段日子。

  网易公司的员工三三两两散落在办公室的各个角落,或者写东西或者上网,都保持着沉默。尽管嘉里中心强大的中央空调已经让本以空空荡荡的大楼显得异常冷清,一位坐在座位上的员工还是感到有些发闷,于是他不时起来走走,好让自己身边的空气流通起来,不仅活动一下身体和神经,也局部性地打破办公室内的沉静。他们在等待着一件大事情,媒体半年前就吵吵嚷嚷过的,但实际上至今还处于严格保密的大事情。这件事在他们看来与自己息息相关,尽管他们不知道对自己是否有利。

  半夜等来的电话

  就在网易员工坐立不安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行政特区——香港的一间办公室,网易的融资部并购组的人员与代理律师行美富律师行的律师一起在打一场战役——商业并购谈判的战役。他们与香港有线宽频的代理律师们针对最后一些细节进行交涉。并购的大框架早已完成,只剩下最后的一些细节问题,所有人都认为5月28日夜将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结果事与愿违。

  时针指向29日凌晨3点,一阵电话声打碎原有的凝固空气,所有人都紧张起来,随后整个办公室开始活跃起来,但是很快这种活跃又恢复平静——网易精心策划了3个月的并购签约第一次宣告推迟。听到这一消息后,几乎所有人都支持不住了,瞌睡马上袭上来,每个人恨不得马上赶回家好好睡上一觉。

  此后,在大多数网易人眼中,2001年的整个夏天都变得有些焦躁和难过,甚至可以说不伦不类。该凉快的时候却闷热得让人受不了,而该热一点的日子,却要么是阴雨绵绵要么是凉风习习。事实上,今年的5、6、7三个月和去年比起来,要好过得多。

  这的确不是个好消息,对所有的网易人来说。其实自2001年以来好消息就再没有光顾过网易,从3月份预期收入下降,到5月初公布发生账目误差,本已经被股市折磨得体无完肤的公司如今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

  当时的整个网易公司包括丁磊在内都对这次并购充满信心,说白了是“出售”——把自己卖出去。早在2001年年初,因为中华网要收购三大门户网站之时,丁磊就曾经说过网易是“漂亮女孩人人爱",愿意与所有有意者接触。给人的感觉是:网易随时都可以出嫁,但标准只有一个——自己是否能看得上对方,绝对权在于漂亮女孩。

  这次的“谈婚论嫁"一直是在秘密中进行的,公司的有关人员严守秘密,大多数内部员工都毫不知情。最简单的一个例子,5月底记者向公司财务部一位人士打听有关并购消息时,他对此流露的表情是惊讶和不相信,他甚至对记者说:“是吗?我一点都不知道。如果你那里有什么消息,请尽快告诉我,让我好做些打算。"

  但就是在封锁消息的同时,还是有风声被透漏出去。被怀疑的对象是网易的合作伙伴高盛。2001年3月1日,也就是在网易发布警告称其2001财年第一季度的收益前景并不乐观的同时,一家财经周报称,“网易公司此前已聘请了高盛公司为其寻找可能的买家的消息也同时被证实”。同时它指出,网易表示其今年第一季度的广告销售收入将出现下降,而广告收入一直是网易的主要收益来源。

  由于两个消息同时发布,而所谓寻找买家的消息是在喊了很多次“狼来了”之后,所以尽管动作已经真正展开,还是没有引起疲惫的新闻界的注意。这时,网易公布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截至12月31日)的收益总额为318万美元,较之第三季度的255万美元高出24.6个百分点,但低于此前分析人士340万美元的预测。此外,由于季节性的原因,网易表示2001年第一季度的收益将跌至250至270万美元。这一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分析人士的注意。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撰文指出,过分依赖广告收入的互联网门户公司目前均面临困境。

  秘密并购掩耳盗铃

  事实上,网易委托高盛寻找可能的买家不久后,2001年3月份的一天,就与香港有线宽频开始接触。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如果不出现那件要命的假账事件。

  有关并购双方的确实消息最初是在2001年6月1日被披露出来的,事实上,这时双方已将并购的日期向后推迟了。那天,新浪网“网易将被收购”专题中转载的来自《香港经济日报》的新闻格外引人注目:有消息称一香港公司可能入主网易。这条导火线似的消息说:“香港上市公司九龙仓(上市代号0004)旗下的有线宽频通讯(上市代号1097)正与网易磋商入股,网易的主要股东将向新投资者出售总共超过51%的权益,预计价格超过7.8亿港元。"当日纳斯达克股市网易上升0.07%,报1.92美元。

  香港有线宽频在抛出绣球后随即保持沉默,而网上说网易表面上表示“洽谈对象包括有线宽频通讯,并已经接近成熟阶段,但是还没有十足把握”。随后,6月6日的 新闻报道更为具体,称网易和香港有线宽频通讯的谈判已经接近成熟阶段,只不过在网易的营业额评估方面存在分歧,因而未能达成协议。但双方已经就有线宽频通讯入主网易达成共识,将在不久签署协议。入主网易后,有线宽频通讯将大大拓宽其业务范围,利用网易作为平台在华南地区开展收费电视和宽带接入服务。

  2001年6月7日网上传来消息说,网易CEO黎锦辉将辞去网易CEO的职位,网易COO陈素贞已经无限期休假。丁磊对此予以否认,他对传闻表示不解。同样,黎景辉也声称,他本人对离职一事一无所知,这些传言不是真的。针对自己正无限期休假的传言,陈素贞表示她本人还在继续工作,并表示此时此刻,自己还不想离开网易。 但是很明显,这是职业语言。6月8日,又有消息说网易双方磋商已经进入尾声,目前正在对网易的市值进行评估。当日上午丁磊再次否认了上述传言。下午,丁磊给网易所有员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如下:

  各位同事:我代表公司董事会通知大家,到目前为止,网易公司没有与任何一家公司就并购问题签署协议。请大家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

  公司自1997年创办至今,在全体同事的积极努力下,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驰名业界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将继续与各位同事一起,为网易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祝大家周末愉快,工作顺利!

             网易公司董事长丁磊

              2001年6月8日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丁磊的电子邮件只是提到“到目前为止,网易没有与一家公司就并购问题签署协议",但实际上,自5月29日并购推迟后,并购方案再次计划在8日下午公布,不过双方律师依旧发现有某些条约细节还需继续商讨,从而再次推迟了对外公布的时间。2001年6月11日 香港有线宽频也对外否认已与网易达成收购协议。

  冲突与碰撞

  第二天,业界一直流传的网易人士变动终于发生了。

  2001年6月12日一大早,网易正式宣称黎景辉和陈素贞已经分别辞去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营运官的职位,辞职自即日起生效。董事长丁磊代理了事实上空缺两天的职务。《北京青年报IT时代》在得知此事后,临时更换了第二天见报的版面头条。

  当天上午,丁磊就管理层变更表示:“董事会感谢黎景辉和陈素贞对网易公司所作的努力和贡献。我们希望他们在其他生意上的发展获得成功。"在谈到他在公司的责任扩大时,丁磊说:“这个过渡时期确实充满了挑战,但我希望和网易公司全体职员共同努力,为中国互联网事业作出贡献。我相信管理层的变更对网易公司的业务发展影响甚微,我将为了全体员工、股东、网民和合作伙伴的利益尽可能使过渡顺利完成。"

  “这种说法听上去实在是太具有口号的意味",一位业界人士分析说。在6月下旬公司与香港有线宽频并购破裂后丁磊接受部分大众媒体的采访时,对黎景辉和陈素贞开始流露出不满之词。当记者问到收入误报到底应该由谁来负这个责任时,丁磊反问记者:“你应该有一个非常好的判断,你觉得呢?”

  他有些含糊其辞,“在其位谋其职,不能说有好处的时候我就站出来说这是我做的,有责任的时候就避开。我是这个公司的最大股东,现在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推卸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做法。"而在对另一位记者的谈话里他更加直截了当地说,我们请他们来是干什么的?我们那么多钱被他们花掉了却见不到有什么效果。

  从他的口气中,黎景辉与陈素贞还是应对误报事件负责。而且他说:“网易是非常注重管理的一家公司,在2000年4月的时候,我们不惜重金让黎景辉和陈素贞进入管理层,在台湾,他们都是这个行业里非常好的。可以说,黎景辉的工资超过雅虎公司的CEO好多,不是一点点,也不是一两万块钱。"同样,对于两个人的离职,丁磊的态度也很明了,既然给了他们那么高的薪水,那么做好公司是应该的,“如果说做不好,无论个人原因,还是其他原因,离开公司是理所应当的。”时至本书付梓印刷前,黎景辉与陈素贞仍旧未出来发表意见。但可以想象,作为老资历的职业经理人,业绩不好有情可原。但要是说要为“假账事件”承担全部责任,恐怕就并非某个人“一肩扛”那么简单。以前曾经有消息说黎陈二人曾经在香港寻求律师的帮助,以确认职责到底应由谁来承担的问题,但是后来经过记者多方求证,仍旧没有得到确切答案,而且至今未见丁磊与黎陈双方针对“假账事件”有什么法律上的大动作。

  事实上,丁磊与黎陈二人的矛盾早就被员工看在眼中,与中文不好的黎景辉沟通,并不容易让丁磊适应;而丁磊随意“指指点点"公司的工作,也让黎景辉很不舒服。在5月黎景辉散发告员工信之后,又一件暴露矛盾白热化的事件发生。

  5月底的一天,一位员工向记者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一次例行的中层员工会,丁磊突然出现在这个平常很少参加的会场,一见面就说了一句令大家很费解的话,“大家快去看大猩猩”。

  不明所以的员工们纷纷走出会议室,原来,所谓的“大猩猩”正站在CEO办公室的门口。丁磊几次试图把这个保镖请出办公室,直到黎景辉私人律师出具一纸法律条文,证明保镖有权利“站在那里”。员工们私下交流:丁磊和黎景辉,必然有一个人要离开网易了。果然在6月5日下午,阴雨绵绵中有人看见黎景辉在那个年轻人(即所谓的保镖)的帮助下正费力地将一只大行李箱运出嘉里中心,没有一个员工来帮忙。

  对于黎景辉,由于他的中文不好,所以与大多数普通员工接触甚少。一位在网易工作了一年多的员工对陈素贞的辞职感到很惋惜。在他眼中,陈是那种真正干实事的职业经理人。“她每周工作6天,每天晚上要工作到深夜12点,一年来几乎天天如此。"也正是有了陈素贞,网易的管理才开始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陈素贞到网易之前,网易市场公关部没有头儿,员工直接向当时的首席财务官何海文做汇报,而且当时也没有月或者是季度的工作计划以及预算,更别说年度的了,只有临时有什么活动以及什么事,才临时做计划。“当然这可能和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有关,但是作为一家企业却不能不说其管理不够规范。"而陈素贞来后,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了原来的工作流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支持丁磊的公司技术人员的眼中,黎景辉和陈素贞一干职业经理人都只是会花钱的主儿。比如黎景辉来网易后,将公司广告代理定为盛世长城广告公司,公关宣传代理定为宣伟公关公司,而黎景辉原来曾任盛世长城的执行董事,据称宣伟公司的老总则是黎的好朋友,这样就不免让人产生疑虑。但另一个事实是,陈素贞后来想把广告代理公司换为奥美广告,只不过奥美的报价太高了。所以技术人员们常说,“他们在花我们老大(丁磊)的钱”。

  反反复复终落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距离宣布黎景辉与陈素贞辞职不到5个小时,6月12日下午,网易再次发布公告,称“误报合同"的负面影响比原先估计的要大,不再是100万美元,而是300万美元,它甚至影响到2000年度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由此,公司准备扩大调查范围,并集中调查价值300万美元的误报合同。丁磊表示,误报合同是公司内部首先发现并予以公布的,目前仍然处于调查阶段,估计将于7月份结束调查。但直到8月份,这件事还未有明确的结果。

  丁磊承认,所谓“误报”,实际上是有人有意报成那样的。显然,这就是做假账了。他认为,合同误报肯定是因为管理层的问题,董事会对高层人员监管不力,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

  在12日当天早晨记者接到网易有关人士的电话时,曾经被告之下午将会有并购签字的消息,结果没有想到后来可能的好消息变成了坏消息。

  并购谈判变成了反反复复的拉锯战,“一会儿说今天签字,一会儿又说明天签字,最后搞得我们都懒得再关心此事了。”一位员工说。6月14日,网易和香港有线宽频对收购的核心条款都予以认可,准备于次日下午正式公布达成收购协议。但没想到第二天事情突变,最后一次签议又落了空。

  6月11日下午4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联想集团签署了一份合资协议,推动了市场的合并浪潮,也引起了各家公司对网易的兴趣。此前几天出版的《亚洲华尔街》平地一声惊雷:“半路杀出另两家买家,网易花落谁家扑朔迷离"。报道说,中华网正在与网易洽商收购事宜,除了有线宽频之外,还有另外一家不知名字的公司加入网易争夺战中。实际上,网易确实也与中华网等几家公司接触过,只不过并没有涉及像香港有线宽频那样的实质性内容。消息人士透露,这是自2000年底中华网放风要购并几家门户网站之后,第一次与网易接触。

  然而,也许是合同误报,也许是高层辞职,各种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网易与香港线宽频之间的并购终于以破裂而告结束。2001年6月18日,香港有线宽频公司表示不再与网易进行收购谈判。该公司发表声明:公司董事会宣布,其与网易及其部分股东之间的收购谈判已经被终止,因此我们在目前这一阶段将不再与网易就收购事宜展开谈判。但它没有透露中断会谈的原因。当天网易的股价以1.70美元开盘,最高为1.70美元,最低为1.50美元,成交量47000股,收盘于1.53美元。

  2001年6月19日,网易公司也发布消息证实,该公司确实一直在与包括香港有线宽频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进行秘密协商,讨论收购网易股权和资产的问题,但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目前协商已经终止。丁磊在声明中称:经过仔细的考虑,公司董事会已经决定暂时停止寻求收购,这符合公司和股东们的利益。他后来对记者说:“一年内不进行公司购并,并且将公司未来的盈利重心放在线上游戏上。”

  对于双方谈判破裂,有关专家早有预见。专家分析,误报合同将导致网易财务报告有作假之嫌。有线宽频担心由此引发股东们的潜在诉讼,或者遭到美国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罚。有线宽频要求在收购合约上加进“如果网易去年的收入总额有问题,香港有线宽频可以进行相关诉讼”的条款。网易方面显然没有胆量承担,没有同意这种要求,最终谈判破裂。

  事态的发展让许多老员工(虽然他们最多来了不到两年)暗自神伤。在专业网站ChinaByte的报道中,2001年6月份网易有一次近20人的小规模裁员,其中一位被裁员工沮丧地说道:“可能我错了。当公司决定用裁员来维持‘轻装前进’的公众形象时,它是不会在乎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你曾经为公司作出多大贡献。知道早年间‘反右’的掌故吧? ‘右派’名额是固定好了的。"一些资深的老员工也做出了离开网易的决定,著名的“网易大妈"小菌于6月15日辞职。他的离开,引起了许多网易忠实网友的激烈反应,他们使用多种形式,在网络上发泄着自己对“网易大妈"的留恋和对丁磊过多插手社区管理的不满,就在两个月前网易还专门请媒体来宣传这位男“网易大妈”。

  2001年7月初,一位为网易工作了1年半的底层员工告诉记者,“一段时间公司内部人心涣散,普通员工辞职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作为一个并不重要的部门(因为自己不是技术部也不是销售部)的员工,我正等待着被公司辞退,那样我至少还有三个月的补偿金。"

  【备忘录】

  ●本章注解

  香港有线宽频:香港有线宽频通信有限公司(http://www.i-cablecomm.com)是香港联交所(代码:1097)和美国NASDAQ(代码:ICAB)的双料上市公司。该公司1995年5月在香港成立,同年11月在香港和美国NASDAQ上市,主要股东九龙仓(Bermuda Trust Limited)占79.4%的股份。有线宽频通信有限公司是香港唯一提供全面综合通信服务的机构,拥有香港第二大电讯网络。除了自行制作多媒体内容之外,该公司还提供收费电视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和互联网内容。目前该公司拥有超过100万有线宽频用户。

《烧.com》授权在新浪科技独家连载,新浪科技特此向本书作者赵旭、王学峰、余东辉(注:三人是新浪科技IT三家村专栏作者)。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烧.com》第五篇 破灭 第22章 合同误报风波(2002/01/08 18:15)
《烧.com》第五篇 破灭 序言(2002/01/08 18:13)
《烧.com》 第四篇 衰退第21章 拯救孤儿(2001/12/09 20:08)
《烧.com》 第四篇 衰退 第20章 迢迢出嫁路(2001/12/09 20:06)
《烧.com》 第四篇 衰退 第19章 裁员风暴(2001/12/09 20:04)
《烧.com》 第四篇 衰退 第18章 分家与驱逐(2001/12/09 20:02)
《烧.com》 第四篇 衰退 第17章 不被祝福的婚礼(2001/11/28 22:21)
《烧.com》 第四篇 衰退 第16章 当游戏失去规则(2001/11/28 22:19)
《烧.com》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发祝福短信得大奖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千首新浪短信点歌
闪电传情不看不行



新浪商城推荐
岁末精品打折!
  数字卡专区
  • Cncard171包月
  • 云网165上网卡
  • 网通全国IP卡55.49
  • 联通IP卡32.49
  • 吉通IP卡6折起
  •   数码礼物专题
  • 数码相机360元
  • MP3数码复读机
  • 索尼P30相机
  • 音乐数码相机
  • MD数码音乐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