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今天寻找中国特色互联网之前,曾经有人极力地抛弃中国特色,而是一味地迎合国际化的需要,一味的迎合制造了一系列误区。——王志东
“对不起,我要把这个贴在您的电话机上。"一位正埋头工作的8848职员身后传来公司同事的声音,标签上带有8848字样。2000年11月29日下午,在国内最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8848位于北京金融街某写字楼9层宽敞的办公室,记者看到这样一幕。 所有的办公设备都被贴上标签,包括笔记本电脑、打印机、调制解调器。
“他们在干什么?"记者问。
“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他们是行政后勤人员,逐一核对员工手中的公司资产。”负责接待记者的公司员工小声说。“你没有听到风声吗?8848拆分是早晚的事情。大手术可能就在12月初。王峻涛与谭智一个去打理BtoC,一个去打理BtoB,二者的目标将分别是香港二板市场和纳斯达克。”
记者心里明白了,几天来的猜测已经基本得到了证实:这些行政人员正在做公司的资产清理,正在为公司的拆分,或者说业务调整做准备。
“那你怎么办,去哪里?你希望跟谁?王峻涛还是谭智?"
“还有什么希望不希望的,有些事,是无法选择的。”尽管是朋友,这位员工也不愿意说得太多,毕竟这是一家公司的内部秘密,还没有对外公开。“但(事情的发展)既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坏,也没有网上的某些说法那么好。”
不是空穴来风
原本记者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跟踪8848的新闻发布了,但是11月中旬开始,网上一些业界论坛就开始流传8848要分家,里面有几个帖子引起记者的注意。
“8848将有大动作,公司将拆分成两个公司。公司分成微软派和连邦派,员工们都忙着站队,要跟准人。公司现在的管理一塌糊涂。”
“王峻涛(8848董事长)与谭智(8848首席执行官)将分道扬镳,一个做BtoB(商家对商家),一个做BtoC(商家对个人),两者的目标将分别是香港二板市场和纳斯达克。”
正面的消息则是另一种说法。
关于王峻涛与谭智的关系,“老榕(王峻涛的网名)前几天对某人说,如果再来一次,还要找老谭做CEO。他说,我喜欢创业,不喜欢管理,老谭是个好搭档。”
关于拆分,并不是分家。“人员和业务一起整建制分拆,不需要‘表忠心’,他们只要跟他们的上级一起留下或者离开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承诺:8848母公司承诺保留他们的股权;新公司承诺保证他们的待遇。”
网上的传言几乎从来不是空穴来风,总是有公司内部的人会在事件发生时把消息透漏出去。8848的人事变动和商业模式变化一直让记者感到不解,也许一条重要的新闻就在这里。于是记者就通过公司的市场部人员联系对老总的采访。
刚好8848此前(11月中旬)发布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E-Markplace(电子交易市场),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司的公关代表就为记者安排了对首席执行官谭智的专访。
对首席执行官谭智的采访从下午3点钟开始,到4点钟结束。然而在当天记者采访谭智过程中,他只是谈论有关公司新的电子商务模式——E-Markplace(电子交易市场),讲它的市场有多大,华尔街又怎样青睐它,8848为何要做,却一直回避关于上市和拆分的问题,称自己从来没有宣布过8848上市的日程,而且在公司职工内部也从没有把此事落在纸面上,同时,他一再声明:“8848的经营管理与上市是两拨人在操作,上市工作是由投资者专门请来的一批专业人士负责,而我则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与他们(指负责上市的人)是隔离的。”
“所以,我不关心上市的细节问题。”
显然,谭智的回答有悖常理。一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竟然不知道公司的上市日程,无论如何不能让人相信。
在接下来的两天中(即11月30日和12月1日),记者连续三次打电话给王峻涛,以为凭借自己和他以往相对熟识的关系,可以得到一些独家内容,结果事与愿违,他没有给记者时间。这些很可以理解,但就在当周周五(12月1日),南方一家新创办的媒体却以一个整版的版面报道了8848即将拆分之事,该报道称接受了王峻涛先生的独家专访,使用的基本上是称赞和正面的文字。
这篇报道给记者的压力非常大。两个当事人只专访了一个,另一个被人抢了先,下周一再发文章时就一定得有新立意。这时报社的同事提醒记者,“8848就像是一帮人做的一个局,它全部的意义就是上市。现在依旧有众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在步它的后尘,对它顶礼膜拜。研究8848,告诉人们一个真正的8848,也许比告诉人们怎样去搞电子商务更有意义。”
是的,就在8848扫除一切内部障碍,全力向纳斯达克冲刺之际,海外的大势却发生了大变化。一切都计划得天衣无缝,可以说把后来者绑得很结实,弄到非上市不可,但人算不如天算。纳斯达克搅乱了全部计划。一个本来完美的资本游戏突然卡住了壳。8848非上市不可,可它就是上不了市,有点像传销,第一个人被套住,开始套第二个,最后前面的人发了财,而后面的人,倒金字塔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其实先来者早已成功脱逃。苏启强的100万还没到账就已经赚回十几倍了,错过上市时机其实损失最大的还是后来者,变现已经部分提前进行了,资本游戏玩得最好的就是8848的创业者。只是他们也无法先知先觉。那么,这些电子商务的先行者到底在玩一个什么样的游戏?
在那个周末,记者把所有能够找到的资料全找到了,同时还电话采访了一些知情者——8848的图像越来越清晰了,记者自己刚开始都没有想到,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文化冲突逐渐蔓延
早在2000年7月,8848一位年轻员工就在闲聊时对记者说“按照8848公司现在的状态,分成两个公司比不分好”。他的意思很明显: 自从谭智到来之后,员工们明显感到一种冲突,一种文化的冲突,外企文化与中关村文化的冲突。而就在他说这话的同时,8848电子商务平台公开亮相,CNNIC发布第五次中国互联网网站影响力调查报告,8848继续高居电子商务网站类第一名。
根据8848员工的叙述,谭智入主8848进行的“公司高层的大调整”,使得公司高层从“土八路”变成了清一色的“海归派”,相应地,从3月份后加盟公司的职员也大都来自外企。同样,伴随着王峻涛逐渐淡出权力中心,早先跟随他的一帮弟兄也慢慢撤出8848。2000年年初,赵立奎离开公司,年中,潘建新悄悄离开8848,到一家教育网站——中华学习网任副总裁。这个网站的CEO黄波原来是8848的副总裁,负责商业模式和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以及IPO。 接替他的是谭智在微软时的同事柴斐。潘建新离开8848是带着股票期权走的,尽管他现在对此表现得毫不在意,但在当时的许多人眼中,毕竟这也是价值所在。
该措施最直接的结果自然是为8848引入了先进的外企管理经验,使公司的管理走向了规范化。但同时这些有外企背景的职员也带来了一种与中关村完全“异样”的外企文化,而公司领导也不知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这种差异的整合。从此,公司内有意无意的文化冲突就逐渐蔓延开来,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部门间的协作与交流变得异常艰难,工作积极性多少受到了挫伤。
而让老员工感觉最明显的是,薪酬制度的不同与割裂。外企跳槽过来的员工工资要比原来的老员工的工资高得多。一般普通的员工,如果是外企过来的,公司给到6000~7000元,而本地员工则只有3000左右。外企过来的行政经理和人事经理的工资能够达到10000以上,而国内的一个总监只能挣8000元。公司的支出控制不住,外企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从早9点到晚6点,出差要住五星级的酒店,即使公司的情况不好也一样。
于是就有了所谓微软派和连邦派之说。连邦派的老员工显得有些落寞。“到了2000年9月10月,公司就像两个公司一样。”那位员工说。
让公司员工更为迷惑的是,公司商业模式的再次变化。2000年11月8日,公司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一种崭新的电子商务模式——“e-marketplace”(8848网上交易市场),据称这是国内首家以统一的交易标准,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信息无缝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智能化交易,并将这一交易标准产品化,进一步提高其易操作性的网上交易市场。
8848公司首席执行官谭智对记者说:“ 网上交易市场的推出是8848今后一两年内最大的事情,今后的工作是围绕网上交易市场做一些优化、改善。”而以往的所有BtoB(包括电子商务平台、e-shop)模块都只是它的一个子集。
应该说,8848高层对此次网上交易市场的发布十分重视。11月7日下午,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谭智带着他的与网上交易市场相关的四个得力助手——执行副总裁鲁众,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王炜,副总裁柴斐和负责BTOB事业部的副总裁黄华约见国内几个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进行了事前的沟通。
根据谭智的说法,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即电子零售阶段、电子贸易阶段与网上交易市场阶段。今年年初,电子商务领域刮起了第三次浪潮,这次以Commerce one、Ariba为代表。
狗熊掰苞米
显然,记者们都听得出来,8848尽管没有照搬国外的模式, 而是根据国情,按照国际电子商务的标准开发了一套系统。但网上交易市场模式出台的初衷确是显而易见的——跟上国际潮流。有业界人士说得苛刻一些,就是跟上华尔街的潮流。
而且,这个电子交易市场像个百宝箱,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但有业界人士提出疑问,他们所做的事情需要很强的后台技术基础,以商业经验著称的8848仅仅10个月就把中国企业需要的都做出来,简直令人难以相信。另外,谭智在接受采访时也声称,“企业都知道,BtoB是必走的一步。当然,这要分几步走,先是企业内部,建好系统;然后分公司,最后再往外联。电子交易市场就像一个综合大电话交换机,把许多企业的内部系统联系起来,会有一个过程,真正大规模使用,还得3年时间。"三年的时间让中国的企业完全走上电子商务似乎是太短了些,如果时间更长,8848的盈利点何在?
历数过来,8848在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内不知变换了多少商务模式。从1999年5月对外发布时的BtoC,到当年11月的BtoB,再到2000年5月的电子商务平台,期间还有e-shop、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还真说不好这是8848第几次改变商业模式了。随后媒体的反应不但没有想象得那样热烈,反而出现许多听起来不太和谐的声音。一种说法是概念先行,一种说法是8848善变,还有人则把8848比喻成一只掰苞米的熊,比较尖刻地评论:“这次8848不过是在迎合资本市场喜好。捡了这棒,丢了那棒,玩什么都心不在焉!"
还有媒体说:电子商务的要义在于通过实现电子化交易拓展企业自己的市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盈利,但是以上几条,哪一条我们从8848的至少5种商业模式里面看见了?在公司拆分的事情上,王峻涛更青睐BtoC业务,因为他认为这更符合中国国情,于是他在11月中旬的一个凌晨专门与网友谈论BtoC,谈论如何盈利。
直到2001年7月,一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遗憾的是,8848只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任何运营交易市场的经验及资源,加上匆忙间推出的产品还有许多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其电子交易市场最后只吸引了极少的商家。2001年2月9日,谭智在公司的誓师大会上宣布,8848放弃了做第一运营商的念头,转而要做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了。坦率地讲,8848在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位置上并无多少优势可言,但总算是找到了适合公司发展的路子。况且,2001年4月发布的8848ED系统,从产品的设计开发上来说也算是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市场是否认同了。
正是因为这一连串“变脸”,8848被媒体戏称成了“掰玉米棒的狗熊”;与此同时,8848内部的职员也有犯蒙的,拿着公司不知是哪一版的资料不知如何对客户或者朋友解释。至此,8848的员工终于有些茫然了。
赌单的代价
2000年12月4日,《北京青年报》用了3个版刊登长篇通讯《8848为何要分家》,文中从人事变迁、模式变化以及上市的过程分析8848为什么要分家。
记者引用一位离开8848的高层人士的说法:“今年一年8848的变化让我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王峻涛到底想什么,我也无法知道,不过一点很明显,公司的一切都是由投资人决定的。”
“ 要看清前面的道路,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始前进。因此,制订战略离不开预见性和激情,也在同等程度上离不开试验。但8848一年来按照纳斯达克的要求,接连变换商业模式,让人无法理解它是否是在探索中国电子商务之路。即便如此,以上的种种是中国甚至是全球互联网企业的通病。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纵然8848有最强悍的投资队伍,纵然已经把投资人之间的绳扣一环套一环绑得很紧,但是,由于政策的原因无法抓住最有利的上市时机,纳斯达克的风云突变以及其他中国网络概念的差强人意是很难事先预知的,就像一个完美的计划受到不可抗力的阻挡。
“作为一个企业,围绕8848的似乎并不是赢利问题,而是变脸、换人、圈钱以及上市,迄今,8848所做的一切努力从根上都是做给美国人看的,一切过程都指向一个终点——纳斯达克。可以说,早期投资人拉上了他们的同行一起跟纳斯达克做一场世纪豪赌。
“这是一张代价很大的赌单,纳斯达克最终会接受吗?"
同样,所谓的微软派的胜利也并不真是什么微软派的胜利,虽然谭智在8848不仅是一个执行者,而且参与了公司发展方向的制订,但认为谭智的主意真正代表他自己的想法也是很可笑的。毫无疑问,一切都是资本意志的体现,只是这个资本意志中已经没有多少王峻涛和连邦的份儿了。
文章刊出后,业界一片哗然。王峻涛在网上发帖子说,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文章并不属实。
12月11日,天极网发表一篇专访王峻涛的文章,文章第一段引用王峻涛的话说:“ 这不是分家,这是业务的重组,或者叫战略重组。在接受你们采访前,我还没有就这个问题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这段时间流传的很多消息都是捕风捉影。"
两天后,记者被某公关公司约至8848公司王峻涛的办公室。那是在下午4点钟,与记者一同前往的还有其他两个报社的记者。
进门之后,王峻涛笑着对记者说表示欢迎,好久不见等寒暄语。记者急于搞清楚自己的文章到底哪里出现问题,就开门见山地问王峻涛,“您觉得我的文章哪里不准确?”“你写的投资方名称和投资金额不对。”
记者回想起来,自己的那篇文章中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12月1日,8848的董事会全体成员召开了今年或者说公司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8848出让BtoC与eshop业务给深圳万川和(音译)投资公司的决议。此次业务转让深圳万川和(音译)投资公司出资800万美元,并成立新公司,业务包括8848原有Btoc和eshop业务,由王峻涛亲自负责。而剩下的BtoB和emarketplace(电子交易市场)业务仍由谭智打理。据了解,新公司仍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使用8848原有商标及品牌形象的权利。”
当时记者了解到的投资公司和投资金额是8848一位内部人士在开完董事会告诉记者的同事的,由于是电话通知,当时已没有时间去追究更为详细的细节,记者只好把万川和后面加上“音译”两字。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正确的名字和金额。"
“现在还不能。"
"什么时间可以?"
“还需过一段时间。"
那天王峻涛还向记者解释了很多关于拆分的问题,但最让他激动的是,他可以与国有的产业资本一起做些事,“也许这样才能真正为中国的电子商务作出贡献,他们不会逼着你上市,也不会指手画脚。"他甚至为记者拿出他自己撰写的文章“在中国做BtoC的十大理由",来证明未来是多么光明。
体面的驱逐
到2000年12月14日下午为止,一切关于电子商务网站8848拆分的传言、猜测均告一段落。王峻涛与谭智共同出席公司在北京皇家俱乐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8848业务拆分。
北京皇家俱乐部二楼会议室,60多位记者,王峻涛和谭智二人接受采访。
按照公司的说法,拆分后的新公司名为时代珠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由王峻涛领导。以已有的BtoC业务为基础,吸纳新的产业资源,同时共享8848品牌,并启用新的域名www.my8848.net。
而原来的8848公司仍由谭智领导,沿用8848.net(8848.com)域名,专注于BtoB业务。公司的员工将按照业务性质进行调配。8848将这次拆分称为“战略性举措",也称为“双拳出击、深化电子商务"。
在发布会上,王峻涛与谭智对新、老公司的股权结构、投资人名称以及投资金额均未披露,但却明确称新公司(时代珠峰)是8848.net(即老8848)的子公司,而当有记者提问这是否说明老8848在新公司控股时,他们的回答是按照有关法律,并非一定要持股在51%以上才能使用子公司这一概念。
看来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公司里有老8848的股权,从8848到时代珠峰的员工,将仍旧持有原来在8848时的股票期权。而王峻涛在任新公司董事长的同时,当时仍兼任原8848公司的董事长。
尽管在公司的新闻稿中,并没有使用“拆分”一词,但显然事态的发展与两周前媒体的报道并无差别。根据王峻涛在发布会前一天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说法,“早在今年四五月份就开始考虑拆分的事情了。”
“当时的考虑有四点。第一是业务的发展需要。但是公司已经有两个事业部,BtoC和BtoB两大阵营,这两个业务不但没有冲突,而且发展都很大,分开搞肯定要比合在一起好。"据了解,2000年8848的BtoC业务比1999年增长了约12倍,而BtoB的业务增长势头更猛。但王峻涛和谭智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在两者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公司注意到这两类业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市场特性,需要采取更大的战略举措。”
“第二是公司有实力,因为拆分既要有更多的人,也要有更多的钱。"王峻涛说。“第三是跟资本市场确实有关系,这也是大家议论最多的。不过这也是事实。就像当年8848从连邦软件分出来时,为什么?因为投资人只对电子商务感兴趣,如果不分出来他就不投。"同时他强调,“但这些不能说是资本的意志。”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的研究和体会。在中国真正能做出些事的,就是BtoC,尽管今年以来人们对它不看好,但从长远来看,它是有前途的。"
而王峻涛所以领军BtoC业务,不仅缘于他自己12年的商业经验,也出于他对BtoC的前景看好。他甚至专门为此撰文,一一细数在线销售为什么会在中国做得更好。他总结出了10条理由来论证中国BtoC可以存在并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他还引用刚刚看到的美国高盛公司的三位分析师日前发布的报告《全球网络技术:2001-2005》。这些分析师断言:5年后网上零售业将卷土重来。王峻涛引用他们的话说,“回首2000年,认为BtoC的好日子已经过去的怀疑论是大错特错。消费者正在爆炸性地接受电子商务。现在,电子商务被广泛接纳的障碍已经消除,BtoC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对于人们的疑问,特别是对BtoC的鼻祖亚马逊网上书店目前在股票市场状况不妙这一点,王峻涛认为亚马逊在股市上表现不好并不能说明它的模式有问题。“没有人会挑它模式上的毛病,它的错误最多是超前一些。” 其股票下跌的原因在于分析家预期它赚钱的时间又向后推迟了。“因为在互联网行业,它不得不以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它所真正需要的投入来前进。比如说,亚马逊目前就拥有4倍于它现在所需要的物流能力,11倍于它所需要的服务器数量……”投入过大必然要推迟其盈利的时间。但做互联网你又很难测算一年以后所需要的能力。
与贝索斯一样,王峻涛认为自己现在所面临的也是如何控制节奏,设计公司进程的问题。“有些要快一些,有些要慢一些。投资规模肯定要加大,但我会加以控制的。"对于盈利问题,他依然没有正面回答,“估计会很快,也许比大部分人想得要快。”
发布会上王峻涛与谭智都拒绝透露深圳投资公司的名称和投资金额,事后记者了解,这家公司名字是“万泉河”,是一家金融投资公司。
在公司的拆分之前,8848开过一次员工大会,但不是全体员工在一起,而是分开来,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会上谭智和王峻涛所讲的与对外界讲的一样,那就是分拆是业务发展的需要。由于以往业务部门的相对独立,基本上分拆没有什么难度,只不过职能部门,比如市场、行政等部门需要把人员真正拆成两块。相比于媒体的穷追猛打,8848公司内部却显得出奇的平静,大家似乎早已想到了这种结局,或者说这是不同企业文化不能融合的必然结果。于是,除了与业务有直接关系的员工外,其他支持部门的人去哪边基本上都由领导决定,大家默然接受。一句“我们又被卖了"或许算是无奈的牢骚吧。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一位员工写给上级的正常的电子邮件被莫名其妙地贴到了网上,并以此来比较新老8848的优劣。
用一位曾经在内容部门任职的年轻人的话说:“现在的8848人,激情终于消失殆尽了。”最后,很明显的,谭智领导的8848在拆分后老员工不到20%,绝大部分是谭智到公司后从外企招过来的。分拆后的两个公司职员依旧在同一层办公楼办公,但是在两个区域。王峻涛带领他的人从金融街搬出,搬到位于北京北二环附近的一座大厦,那已经是今年5月底的事了。
【备忘录】
●本章注解
电子交易市场:它被称为在B2C、B2B之后的第三代电子商务。在国外,网上交易市场早已大行其是,包括Ariba、CommerceOne在内的世界级电子商务经营者们已在全球建立了600多个网上交易市场,一个全球化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悄然形成。
●本章人物
谭智:北京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在加入8848之前,为微软(中国)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所有的合作伙伴选定,销售渠道开发及分销管理等工作。在加入微软之前曾在UTStarcom公司工作两年,主要负责中国区的销售运作、市场、行政及人事管理。1987年作为最早的一批计算机科学的博士生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Worcester技术学院毕业。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