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万众传媒余颂华:从传统媒体到电子日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 09:16 eNet硅谷动力 | ||||||||||
【eNet硅谷动力专稿】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典如期于6月9日在德国点燃战火。对于中国球迷们而言,除了收看电视直播、从报纸、杂志以及网络中获取世界杯比赛的相关讯息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伴随着世界杯的开幕,一份以世界杯为主题的电子杂志——《万众世界杯日刊》正式面向网友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由万众传媒打造的世界杯多媒体日刊,将电子杂志的发行周期缩
如此之短的制作和发行周期,对于需要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元素集于一体的电子杂志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而这样一款电子杂志的运营以及编辑制作团队,几乎大部分来自于传统的平面媒体。 从传统媒体到电子日刊,有着怎样的不同和挑战?硅谷动力记者特别采访了万众传媒副总裁余颂华。 内容制胜 “万众传媒是在2005年成立的,年底才开始正式运行。”世界杯开幕式的前一天下午,在北京三里屯一家酒吧中,余颂华如约坐在了记者的对面。 “在如今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传统的纸质媒体逐渐开始朝着边缘化发展,而电子杂志这一新兴媒体的出现,更是让这一现象日趋明显。大家都看到了互联网这个商机。”余颂华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从事电子杂志制作和发行,一方面是希望能借助互联网的特色,向读者提供更多的资讯、内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看到了电子杂志在多媒体表现力、零成本发行覆盖、快速传播以及有效广告推送等方面所独具的优势。 虽然万众传媒的成立得比较晚,但却在很短的时间确定了运营模式,并聚集了许多人才,其中包括不少在传统媒体行业颇有经验的人。很快,公司从成立时的几个人扩张到了一百多人的规模,拥有了自己的内容、技术研发、市场等团队,在北京设置了分公司,并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接连推出十几本优秀的原创电子杂志,让业界刮目相看。 在余颂华的心目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电子杂志,对于内容的重视与掌控,都是制胜的最大法宝:“其实目前大部分电子杂志企业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做平台上面,杂志的内容多是来自很多小的工作室或者干脆来自于平面媒体,而万众则是在专注做内容,有了对内容质量的亲自严格控制,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足够优秀的。” “现在,我们光是内容团队就有将近40多人,大家都是看好电子杂志这个行业而加入到万众的。” 余颂华介绍道。在她看来,正是对内容的重视以及这些来源于传统媒体的经验积累,让万众得以在短短的时期内,迅速成长壮大。 “万众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我们的内容创意团队。而且可以看到,目前这么多从事电子杂志制作发行的公司中,我们是唯一一家聚集了这么多传统媒体实力干将的。”对这样的一个内容创意团队,余颂华的评价是:“他们有很强的原创能力,有很多思想,他们的经验和资源对我们是非常大的帮助。” 实际上,同她的团队一样,余颂华本人也是出身于传统媒体。“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在北京电视台工作了十几年,近几年来又服务于几家新媒体公司,先后从事业务拓展及运营管理的工作。” “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事物,要求你必须不断去快速发展,并具有很高水准,那么对于位于其中的新兴媒体来说,一定要跟传统媒体比较好地结合,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打造品牌,提升黏性 数十本电子杂志的推出以及成功获得用户首肯,让万众传媒萌生了新的想法——做一份多媒体日刊。 “经过之前一段时间的练兵,我们推出了多款杂志,反响也很不错,但是用户群和品牌都比较分散,所以,我们开始考虑打造一款产品来打造品牌,增加用户黏性。而日刊这种形式,每天和用户见面,是最好的选择。” 余颂华这样解释当初的想法。 说做就说,从有想法开始,万众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打造出全球首份多媒体日刊——《今日万众》的基本雏形,并籍本届世界杯足球赛为契机,率先推出了《今日万众》的前奏——《万众世界杯日刊》。 按照万众传媒的规划,6月9日推出的世界杯特刊只是《今日万众》的一个开始和试行,到了7月,《今日万众》将正式上线与网友见面,其内容将囊括社会、娱乐等各类事件,而且整个日刊的流程更注重于网民的参与和互动。 与之前所制作的偏于文化、娱乐等内容的电子杂志不同,万众将《今日万众》定位为基于对真实事件的播报描述。这样一来,其用户群覆盖面也相对更广,面向所有读者。 据余颂华介绍,《今日万众》初步设置了六七块固定栏目,出版时间则定在每天早晨——这个时候,基本是大家开机后10分钟。“因为大家一般都有个习惯,那就是上班时先浏览一下,而此时《今日万众》已经通过技术推送到了订阅者的信箱中,可以供大家方便快速地进行浏览”。 同时她也指出,按照自己的理解,在互联网时代,日刊属于“快餐文化”,因此在内容方面不必做得很大,应秉承少而精的原则,方便用户快速阅读。 因此,《今日万众》在内容的选取上,“主要集中于网民都比较关注的事件上”,而且大多数内容都将是从网民在社区中的投稿中,评选而来,形式则以文字、图片、flash和视频结合的方式,“不会过于复杂,以简洁为美”。 余颂华特别介绍了《今日万众》内容的“网民原创”这一特色:“日刊的内容都是来自网民原创,他们通过社区向万众投稿,然后接受其他网民们的投票选举,通过24小时投票机制,评选出第二天的部分新闻。而当网民的稿件被采用后,万众将按质付酬,付给他们稿费。”她告诉记者,万众提倡的是“人人都是知情者”,因为新闻就发生在网民身边,并且凝结着他们的观点,因此,万众呼吁由网民把自己身边发生的真的事件、观点提供出来,而编辑则担任甄选、把握内容、后期处理及制作等工作,以保证内容的质量——这样一来,日刊的内容得到保障,同时加强了与用户的互动,而积分制度等激励措施在社区之中的引进和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用户的黏着性。 此外,万众还采取了与投稿人签订内容版权保障书的制度,从而严格确保杂志所刊登内容的原创性。 《今日万众》的另一个创新点,是首次在多媒体杂志中添加了视频播报的形式。这一点,在世界杯专刊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在这份以世界杯为主题的专刊中,网民每天都可以看到万众特别签约的播报主持人张含韵的评球和播报。“将网络视频播报集成到电子杂志中,万众传媒是国内首家,这样做,我们是希望让多媒体有更多的表现形式,让资讯更充分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余颂华说。 “之前我们做的原创杂志,都是双周刊或者周刊,现在做日刊,最大的挑战就是制作的速度。因为日刊的制作周期短,这团队来说有一定难度。好在我们的团队真是特别优秀,很快就适应了这样一种流程。”再次谈及自己的团队,向记者展示着最新一期世界杯专刊的余颂华,掩饰不住脸上骄傲的微笑。 盈利不是难题 同平面媒体一样,电子杂志也面临着赢利的压力。而这份压力,在余颂华的眼中,并不是一道难解的题目。 余颂华坦承,电子杂志的盈利模式,目前最主要的份额还是来源于广告。不过她还是特别指出,对于电子杂志,尤其是今日万众这样的日刊而言,凭借其所具有的用户黏度,加上多媒体杂志本身平台的概念,会有很多盈利模式值得探索,“从制作到广告,到互动营销,甚至未来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等,在很多环节都是可能有盈利的,关键就是看这一媒体自身的发展和创意。”但她也表示目前尚未考虑从发行上面获利。 据悉,虽然《今日万众》目前还算不上是正式上线,但已经签约了一些广告客户。余颂华介绍,“看到了样刊后,用户对这种形式都表示很感兴趣。此外,目前电子杂志的发行方式,除了下载和推送阅读外,还可以制作成光盘定向赠送,这一点对于广告主来说,也可以方便地将广告向自己的定向渠道发送。” 最后,余颂华向记者透露,万众也在探索将电子杂志搬上手机或者PDA等移动终端,并且目前已经在和一些终端进行接触,“计划在一年内实现向移动终端的拓展”,不过前提是, “要先把万众的品牌打响,做好内容,加强推广,尽快做大发行量。” “我们希望《今日万众》的发行量很快能做到千万。” 余颂华用这样一个数据来描绘万众的发行目标。而面对记者对未来营收目标的询问时,她笑而不答,只是称“在达到营收平衡并快速盈利的方面,万众的成长速度将会远远快于传统媒体。” 显然,对于万众在电子杂志这条路上的未来,余颂华充满自信。正如她在采访开始时的一席话:“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对万众未来的发展会非常有帮助。尽管一些同行比我们起步比早,在用户积累和发行量等方面目前强于我们,但万众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有信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发行量方面跃居为三甲,并朝着第一的目标快速挺进——我们将会后发而先至。” 作者:胡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