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博客:八卦八年前之回忆开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17:26 Donews IT写作区 | ||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今年在Donews6周年聚会上见到了一些旧人。这些旧人中有些算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有些则是只闻ID没见过面的神交旧人。前者的代表人物是陈彤;后者的代表是老榕和王小山。 这几个名字放在一起,加上8年这个时间,聪明的人一定会想到和足球相关。今年又是世界杯年,所以这些类似回忆录的文字,记录的是1998年世界杯期间的一些八卦旧闻。因为 97、98年中国的互联网,刚刚开始。如果说瀛海威还是一个大BBS,用现在的眼光看,叫做不厚道,但当时的情况差不多如此。当时风头比较火的ISP,还是飞华、吉通、世纪互联、中网这样一些名字。而正宗本根儿的电信接入,不仅资费奇高,而且面目可憎。至于专注网上内容的ICP,几乎还没有。好像唯一能拿出来说说的,就是Chinabyte了。后来,这个专门提供IT内容的ICP也成了四通利方报道98 世界杯的主要竞争对手。而现在的新浪,那时还叫做四通利方国际网络部。陈彤去四通利方工作还没有多少时间,刚刚开通了四通利方的体育新闻频道;当时四通利方体育沙龙的版主董纳新,记忆中还没有正式加盟。 体育沙龙的火爆离不开一批热心的网友和球评家,这些ID我稍后会专门提到。但最重要的一个名字,就是老榕。97年10强赛他以一篇《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确立了四通利方的网络地位,也帮助陈彤认识到互联网传播的力量,开始从论坛走上网络新闻的道路。 陈彤在《新浪之道》这本书中,写过98世界杯这段官方历史,解释了为什么下力气报道98世界杯。我这里不再赘述,只是补充几个背景: 拿世界杯开刀,是因为当时四通利方体育沙龙是国内球评的制高点,拥有一批素质比较高的球迷; 当时的国际网络部的一些领导、负责人,都是球迷,陈彤就不用说了,今天位居新浪CTO的李嵩波也是业余高手 当时的国内足坛刚刚开始职业化,足球专业报道水平层次比较低,尤其是世界杯这样的比赛,各大报社加一块儿也去不了几个人,写不回太多的文章,所以为网络信息传播留下了大量空间。 98世界杯在法国举行,是当时国际网络部负责人汪延的根据地,印象中,他那个时候还没有正式从法国毕业。记得后来他亲赴法国,给很多专业媒体人员提供了方方面面的帮助,那些专业人员中,就包括当时出道还没有多久但已经小有名气的黄健翔。 我那时还是自由人,每天以泡网、卖字兼作IT项目为生。闲极无聊,和一帮朋友组织过一个网虫足球队,李嵩波、董纳新都是我们的队员、球友。世界杯来了,陈彤策划了报道队伍,我就算是外围闲杂人员也跟着起哄加盟了。 世界杯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报道比赛,按现在的话说,写战报。战报可不只是报一个比分,而是要描述详尽的比赛过程,还要提供充实的比赛数据,至少包括:出场名单、换人名单和时间、进球名单和时间、 红黄牌等。那时写战报是和比赛同步进行的,也就是比赛一结束,最多10分钟以内,要把战报发布到网上。当时,陈彤给我们开了一个简单的发布后门,我们可以拨号上网,利用那个发布程序将战报第一时间发布出去。 其实我们写战报,现在看是很好笑的,因为去不了现场,我们实际上是在家看着CCTV的信号写战报,某种程度上叫视频翻译。但考虑到球赛的时间都是深夜,因此这些战报对于那些不能熬夜看球的人来说,还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在那个年代,网络条件也不是很好,四通也没有运作大型报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没有钱买服务器和带宽。服务器放在美国,巨大的访问量经常造成发布程序无法运行,很多次只能先粘贴在论坛里,算是交差。然后等陈彤再把论坛里的内容转移到竞技风暴的页面。 写战报的同时,还要干一件叫做写快报的事情。某一队进球、或者红牌,要立即发布到网上,这是没有内容的,只有一条短信息。后来,由于网速和发布后台的原因,这一条没怎么坚持。 除了编写战报,我还要编译一些文章,偶尔写写球评。这些是比较随机的任务,真正较劲的是翻译比赛的赛后访谈。不知道陈彤是在哪里发掘的信息,他可以在第一时间搞到双方教练、队员接受赛后采访的文字记录,于是,他马上给我地址链接或通过ICQ发给我,我翻译完以后再通过ICQ传回去供他发布。好在,赛后访谈都不长,不过是几句话,但为此,我还投资过一本足球术语的专业英汉词典。 就这么着,热热闹闹、土法上马忙活了一个多月,大获成功。于是,就有了后来陈彤又盯上了时政新闻、华渊购并以及四通利方更名新浪。 未完待续... ... (摘自donews著名博客老白的网志)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