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百度赴美上市专题 > 正文

百度CEO李彦宏:最担心其他公司也专注搜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07:31 每日经济新闻

  孙琎 每日经济新闻

  “百度狂热”还未降温,阿里巴巴和雅虎已结连理,一周之内中国互联网高潮不断。目前,阿里巴巴、百度、盛大、网易、腾讯、新浪、Tom、搜狐构成了新的第一阵营,并且新崛起的百度与阿里巴巴严重冲击着“旧格局”,谁将成为未来的寡头?

  新旧两代数字英雄的代表李彦宏和张朝阳,上周末在北京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专访。

  在CNBC历史上,还从没有一个CEO在同一天内上镜过两次。李彦宏打破了这一先例。

  8月5日中午(美国东部时间),CNBC这个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台,因为李彦宏的采访而把广告延后;闭市后,李彦宏又被CNBC拉去做了一次采访。

  8月13日下午,北京一家茶馆,纳市新贵百度(Nasdaq:BIDU)CEO李彦宏一身T恤、短裤、沙滩凉鞋,与《每日经济新闻》展开一场近距离的对话。

  每日经济新闻:您对百度上市怎么看?

  李彦宏:上市对提高百度知名度有很大帮助,但上市不是目标,是手段。我是纯粹技术人员出身,有的是硅谷工程师的梦想,我希望能用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也是百度的理想。

  每日经济新闻:百度是不是搭了Google的顺风车,并在仿效Google?

  李彦宏:我们并没有故意选择上市时机,也不是运气好。2003年就有投行找上门要帮我们上市,但那时百度还没有准备好。

  中国互联网市场很大,做中国搜索无需模仿其他企业,只需要听用户的。当然上市的时候,投资者要找一个参照,百度也要找一个可比的公司去定价。投资者追逐的是百度的高成长。事实上,前两年Google的中文服务一直在抄百度,我们推出一个模式,它就跟风。

  每日经济新闻:百度怎么花这1亿美元?

  李彦宏:招工程师,只要是合适的人,有多少要多少。还要开发新产品,加大对市场的教育等。因为中国只有0.5%的中小企业意识到用竞价排名这种营销手段,还有巨大的市场需要去开发。百度也有可能并购能与自己互补的一些公司。1亿美元虽然不多,但是成功的搜索引擎不是靠砸钱,而是靠专注。

  每日经济新闻:百度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是雅虎与阿里巴巴,还是Google?

  李彦宏:对百度最大的威胁不是对手,而是市场,中国使用竞价排名的中小企业如果达到2%,整个市场就会扩大4倍。对手进来,业绩不一定会产生下滑,更多的竞争对手也会使整个市场加速成熟,反而使百度的业绩更容易上去。

  每日经济新闻:目前百度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李彦宏:百度最大的压力是产业太年轻,不管上市与否都是一样。高股价并不是压力,我不会每天关注自己的股价,只要把工作做好,股价自己会照顾自己,长期的股价会反映一个公司的真正价值。员工问题不是压力,官司缠身也算不上压力。我最大的担心是,有一家公司也像百度这样专注于搜索引擎,而不是其他。

  每日经济新闻:百度以后的方向是什么?

  李彦宏:我这个人比较倔,比较能抵抗诱惑,认准一个方向就要做到最后。短信、游戏、广告、门户,百度都不会去做,就是专注于搜索引擎,外界对我认不认可不重要。

  张朝阳:1年内搜狗超百度

  8月12日,在搜狐(Nasdaq:SOHU)公司的清华厅,搜狐董事长兼CEO张朝阳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专访。

  《每日经济新闻》:您现在对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有何看法?

  张朝阳:因为看好搜狗,我今天花了400万美元增持搜狐股票28万股,现在我所持有的股票占到搜狐流通股本的26.7%,是搜狐的绝对大股东。

  搜狗推出1年以来流量迅速攀升,此前3个月流量迅速翻了3.5倍,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即使只按照现有速度发展,搜狗也将在一年内超越百度,成为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我并不看好Google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百度上市对中国互联网有何影响?

  张朝阳:事实上,了解中国互联网的专家在中国,美国投资者十分幼稚,对中国概念股只会看短期的高成长。

  现在对中国概念股的价值判断严重失误,我反对用市值来排座次,因为这些市值是由不了解中国互联网的投资者决定的,应该用流量、用户群以及影响力来排名。现在中国互联网的用户群和影响力还是掌握在三大门户和腾讯的手里。“正规军”还没大规模进攻百度呢。

  《每日经济新闻》:中国互联网是否迎来了另一个“泡沫期”?

  张朝阳:这一轮硅谷的泡沫终于来到中国了,但并不是互联网本身的泡沫,而是投资的泡沫。1999年的时候,风投都是用百万美元来计算,现在动辄都是上亿美元。

  总体上讲,这对中国互联网是件好事,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很多西方投资者肯定会血本无归,一些新兴的公司由于获得资本太容易,会出高薪去挖人,这就带来人才、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问题,比如李开复事件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爱问(iAsk.com)
  李彦宏 相关网页约90,534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